曹艳秋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研究
曹艳秋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方法126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63例。A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B组:肌内注射甲氨蝶呤与口服米非司酮联合应用, 观察A、B两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结果A组总有效率82.5%, B组总有效率92.1%。监测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值降至正常范围内, 彩超显示包块直径缩小, B组成功率明显高于A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成功率明显提高, 临床可广泛应用。
异位妊娠;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病及急腹症之一, 近十余年呈逐渐升高趋势, 发病率约占2%[1], 对育龄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也是妊娠妇女死亡原因之一[2], 本院目前多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方法:单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 两种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2013年5月就诊于本院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126例, 年龄18~42岁, 平均年龄29岁,妊娠35~60 d, 平均妊娠42 d。
1.2选择治疗标准 ①生命体征平稳 ;②阴式超声提示宫内无妊娠囊; ③血常规、肝肾功能正常;④血β-HCG 2000~4000 IU/L, 孕酮<14.5 ng/ml; ⑤无药物禁忌证;⑥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并有随诊条件。
1.3用药方法 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无禁忌证方可用药。①甲氨蝶呤:按体表面积50 mg/m2臀部深肌层肌内注射; ②按常规单次臀部深肌层肌内注射甲氨蝶呤50 mg +口服米非司酮150 mg顿服, 连服3 d, 在服药前后口服2 h。用药后观察生命体征、腹痛、阴道流血情况, 观察药物副作用、病情的随时变化及血β-HCG、孕酮下降水平。在用药后第4、7天检查血β-HCG、孕酮。若血β-HCG 4~7 d下降<15%,再次发出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如无异常可重复肌内注射甲氨蝶呤, 按A组用法。用药后第4天再次检查血β-HCG、孕酮, 直至二者水平降至正常范围内。
1.4疗效标准判定 有效:①用药后血β-HCG、孕酮下降>15%, 4周内降至正常范围内, 孕酮下降明显;②附件区包块失或明显缩小; ③腹痛缓解或消失; ④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 ⑤无内出血。无效:①用药后血β-HCG、孕酮不下降反而升高; ②附件区包块逐渐增大;③腹痛加重伴腹胀或后穹隆积液增多, 若有异位包块破裂的危险, 应急诊手术。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B两组疗效比较, 通过观察有效率B组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A、B两组治疗疗效比较(n, %)
异位妊娠可发生在女性生育年龄各个时期, 其中输卵管妊娠最常见, 占异位妊娠95%左右[1]。近年来, 其发病率升高,与现在年轻女性不良生活习惯、妇产科感染性疾病(如宫内操作)、性传播新疾病等有关[3]。临床研究显示, 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尤为重要, 对未破裂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有重要意义。
甲氨蝶呤通过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从而阻断四氢叶酸合成, 抑制嘌呤和嘧啶合成, 干扰滋养细胞分裂, 对绒毛机构破坏, 导致胚胎组织坏死脱落。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 通过竞争孕酮受体和抗孕酮活性, 阻断了孕酮作用, 从而杀死胚胎, 促进排除, 同时米非司酮加速异位妊娠绒毛变形, 坏死抑制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释放,促进滋养细胞凋亡, 促使血β-HCG及孕酮水平下降, 引起黄体溶解和囊胚坏死。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应用发挥协同作用, 有效减少米非司酮治疗时由于输卵管缺乏孕激素受体导致疗效不佳, 确保有效率增加[4]。
本研究显示, 临床观察126例异位妊娠患者, A组用药有效率为82.5%, B组用药有效率92.1%, B组疗效明显高于A组, 表明二者联合用药提高有效率, 并未增加副作用。
异位妊娠药物治疗避免手术后并发症, 减少盆腔粘连,提高生育率, 尤其适合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 本研究采用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 治愈率达92.1%, 国外报道可达95.0%[5], 二者较接近。
综上所诉, 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合用药疗效高, 经济方便, 副作用小, 安全, 可作为未破裂型异位妊娠临床治疗首选方案。
[1] 谢幸, 苟文丽.妇产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51.
[2]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05-110.
[3] 林学霞.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宫外孕疗效观察.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1(30):30.
[4] 陈婷.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35例分析.中国医药资讯, 2010, 2(31):217.
[5] 曾美玉, 袁浩雄.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50例分析.医学信息, 2013, 3(26):125.
2014-07-04]
121000 锦州市妇婴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