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艰 田萍
厄尔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 121 例疗效观察
贺艰 田萍
目的 探讨厄尔沙坦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患者 242 例 , 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 每组 121 例。治疗组采取厄尔沙坦治疗 , 而对照组采取依那普利治疗。治疗 2 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经过治疗后 , 在血压降低幅度 ,总有效率 , 肾功能、血 β2微球蛋白及 24h尿蛋白定量变化等方面 ,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 94.21%、84.30%, 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厄尔沙坦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有很好的效果 , 值得肯定。
厄尔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疗效
原发性高血压 (或称特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心血管常见病 , 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区别于继发性高血压 , 该病病因复杂 , 目前尚无治愈方法[1]。然而患者的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 会给相关靶器官造成损害。肾损害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会发生肾小动脉硬化 , 导致肾脏功能受损 , 出现蛋白尿等并发症。因此当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主要集中于合理控制血压降低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上。厄尔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的一种 , 不仅具有更好的降压疗效 , 还起到保护患者肾脏的作用 , 可有效防治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蛋白尿的肾损害并发症。本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厄尔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的效果 , 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从 2012 年 5 月 ~2013 年 9 月期间本院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患者中随机选出 242 例 , 按照随机分配与自愿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 各 121 例。242 例患者同时符合以下标准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2]诊断标准下高血压 1 级、2 级 ;尿白蛋白测定 >30 mg/24 h ;血肌酐(SCr)<265.2 μmol/L。治疗组男 65 例 , 女 56 例 , 年龄 38~87 岁 ,平均年龄 (63.3±5.8)岁 ;病程 1~14 年 , 平均病程 (8.1±4.9)年 , 24 h 尿蛋白定量 <0.5 g、0.5~1.5 g、>1.5 g 者分别是 47例、65 例、9 例。对照组男 69 例 , 女 52 例 , 年龄 34~86 岁 ,平均年龄 (64.3±7.1)岁 ;病程 2~13 年 , 平均病程 (7.9±5.2)年。24 h 尿蛋白定量 <0.5 g、0.5~1.5 g、>1.5 g 者分别为 45例、66 例、10 例。在性别、年龄、病程、患病程度等患者一般资料方面 , 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作3个月内、继发性高血压、各种原发性肾脏病、正在服用避孕药或有可能妊娠的妇女、对研究药物有明确禁忌证者等不适合入选者。
1. 2 治疗方法 ①既往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停用原服降压药 2 周。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2]提供的方法 ,检测治疗前 3 d 患者的平均血压值 , 作为初始血压值。②两组患者均采取适当休息、低盐低脂饮食等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 ,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治疗 , 晨起口服依那普利片10 mg/次 , 1 次 /d ;观察组给予厄尔沙坦治疗 , 晨起口服厄贝沙坦片 150 mg, 1 次 /d。另外 , 若治疗 2 周后 , 患者坐位 DBP未达降压标准 (>12 kPa 或下降≤ 2.6 kPa), 剂量做相应增加 ,其中治疗组增加 1 倍至 300 mg/d, 对照组增加至 20 mg/次 ;否则 , 则不需增力增加剂量。连续治疗 2 个月 , 期间定期检测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1. 3 疗效评价标准 舒张压下降 10 mmHg (1 mm Hg=0.1333 kPa)及以上 , 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虽未降至正常但已下降20 mmHg 以上为显效 ; 舒张压下降不足 10 mm Hg, 但已达到正常范围且舒张压降 10~19 mm Hg 但未达到正常范围为有效或者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 30 mm Hg 以上为有效 ;以上标准均未达到为无效。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 x-±s)表示 , 采用 t检验 , 计数资料率表示 , 采用χ2检验 ,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1 治疗前 后血压变化情况 经过 治疗后 , 两组血压均比初诊时显著降低 (P<0.05), 且治疗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而心率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 (P>0.05), 见表1。
2. 2 临床降压疗效比较 2 个月治疗期之后 , 对比两组显效、有效和无效例数 , 表中数据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 见表2。从数据可见 ,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比例为 94.21%, 而同时期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4.30%,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 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 3 24 h 尿蛋白定量的比较 2 个月治疗结束后 , 测定患者24 h 尿蛋白定量发现 , 治疗组由治疗前的 (1.01±0.68)g/24 h 下降到治疗后的 (0.61±0.52)g/24 h, P<0.05 ;对照组则由治疗前的(1.02±0.77)g/24 h 下 降 到 治 疗 后 (0.78±0.79)g/24 h(P<0.05)。比较治疗前 ,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 , 治疗组蛋白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 (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
注 :比较对照组aP<0.05, 比较治疗bP<0.01, 比较治疗前c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舒张压 ( m m H g ) 收缩压 ( m m H g ) 心率 (次 / m i n )治疗组 1 2 1 治疗前 1 0 0 . 1 ± 4 . 8 1 6 1 . 3 ± 8 . 3 7 6 . 0 ± 9 . 0治疗后 7 4 . 3 ± 1 0 . 3ab 1 3 4 . 3 ± 8 . 2ab 7 7 . 2 ± 6 . 9c对照组 1 2 1 治疗前 9 9 . 3 ± 5 . 1 1 5 9 . 5 ± 9 . 6 7 6 . 9 ± 8 . 9治疗后 7 6 . 5 ± 1 0 . 7b 1 3 8 . 0 ± 9 . 7b 7 6 . 0 ± 7 . 2c
表2 两组血压疗效的对比[n (%), %]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区别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病因复杂 , 尚不能完全治愈。但是患者的高血压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 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 给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肾脏是容易受损的靶器官之一 , 研究显示高血压早期即可引起肾损害[3]。因此如何保护肾脏、防治蛋白尿和降压一样得到临床高度重视。
本研究治疗组采用厄尔沙坦 , 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 (属于ACEI), 经过 2 个月治疗后 , 两组患者的高血压均得到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厄尔沙坦治疗组降压效果更好 , 其94.21% 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依那普利对照组的 84.30%。24 h 尿蛋白定量检测显示 , 治疗组患者由治疗前的 (1.01±0.68)g/24 h下降到治疗后的 (0.61±0.52)g/24 h, 肾功能及 24 h 尿蛋白定量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 , 血压动态监测显示 , 两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降压 T/P 比值分别是 53% 和 65%, 表明厄尔沙坦疗效更稳定。这与陈绿娥[4]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预解释其原因 , 可从该药药物作用机理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理角度来分析。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来看 ,肾素 -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在调节血压方面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 且能自成系统。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是由于肾小动脉硬化导致肾内血流异常引起的。而早期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以通过检测血 β2-M 水平及时发现。从药物作用机理来看 ,厄尔沙坦可选择性地阻断 AngII 型受体从而有效抑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 达到抑制血压的升高的效果。同时 AngII受体拮抗剂可扩张肾小球出球小动脉 , 降低肾小球内压力 , 减少患者尿排泄 β2-M, 缓解患者蛋白尿并发症。
厄贝沙坦作为一种新型受体拮抗剂[5], 降压同时能够兼顾肾脏的保护。患者口服该药后不需要经过体内代谢过程 ,就可以起效。该药在体内可选择性地阻断 Ang II受体 , 通过抑制组织释放醛固酮和抑制血管的收缩来降低血压。又由于该药不会降低激肽酶 II的活性 , 那么也就不会有 ACEI治疗常有的咳嗽、心血管系统等不良反应。在治疗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以及合并有糖尿病微量蛋白尿的患者临床实践中收到了良好效果。另外患者只需口服 1 次 /d, 用药十分方便 , 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综上所述 , 厄尔沙坦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蛋白尿有很好的效果。药效稳定、药物安全性高 , 值得临床肯定。
[1]王文灏 , 丁海涛 . ACE 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研究进展 .内蒙古医学杂志 , 2010(11):1339-1342.
[2]刘力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0.中华高血压杂志 , 2011 (08):701-743.
[3] Appel L J, Wright Jr J T, Greene T, et al. Intensive blood-pressure control in hypertensiv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3(10):918-929.
[4]陈绿娥 . 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疗效观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10(21):2644-2645.
[5] Triantafyllidi H, Trivilou P, Ikonomidis I, et al. Changes in arterial stiffness after three years of treatment with ramipril or irbesartan in never treated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3, 34(suppl 1): 5965.
2014-04-15]
441800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