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远志
摘 要:听是人们交流交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学会倾听,对提高学生的交往与交际能力,学会与人沟通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基础,同时,学生倾听的能力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学生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此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培养;倾听;能力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应更多地思考影响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问题,以此作为教育教学的切入点,远离假、大、空的长篇大论,寻求真、善、美、实的教育实践。“专心听讲”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和规范,也是学生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具体表现。有很多老师都惯用这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却忽略了另一问题,就是怎样“听”的问题,怎样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听”的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这就应让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从培养学生倾听入手,让他们的健全人格与学习能力在课堂中得到同步发展和提升。
1.倾听是学会交往的基本方式
“倾听”即用心地听。听是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心理学家对人的一系列交往活动进行研究,发现人们在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标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语言学家卡耐基说:
“一双灵巧的耳朵,
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由此可见,听是人们交流交往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学会倾听,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学会与人沟通至关重要,也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倾听能力和倾听习惯的培养。
2.学会倾听,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
与人交往是一个平等对话、沟通和交流的过程。倾听别人的发言、意见是对交流对象的一种尊重和礼仪。学生与人交往从学会尊重开始,尊重他人就应从倾听开始。无论与父母、老师、同学交往,还是与普通朋友交往,倾听都尤为重要。
我在课堂教学中,非常注重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因为倾听学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认可,一种关注和一种付出。当我用信任的眼光、专注的神情倾听学生的表达时,会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回报我的是一份感激、一份依靠、一份信任和一份喜悦。是呀,世人又何尝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肯定和表扬呢?当然,这也是对学生做出的一种表率和模范。与此同时,我也会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学、老师的发言。告诉他们倾听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品质。我从学生进校就送给他们一句话:“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让学生铭记于心。久而久之,孩子们养成了当别人发言时,必须专注去倾听的习惯。这是对同学的一种尊重和信任,当你发言的时候,他们也会这样对待你。在这种默契的配合下,课堂教学有序了,高效了,学生也有礼貌了。
3.学会倾听,提高学习能力和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我常要求学生对同组、异组的同学或老师的意见进行补充、评价和建议。比如:请你重述一下某某同学的观点,请你归纳一下刚才某某同学的论述,让他的观点更精练,之类的问题或要求。因为这样可促使学生在听别人发言的过程中大脑高速运转,积极思考,让听的过程无声胜有声,形成边听边想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与质疑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必追求哗众取宠、热闹纷繁,要让学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尤其是在小组学习模式中,学生能静心倾听,他才能从中找出不足,发现优点,提出问题,倾听之后的评价、补充才能切中要害,别出心裁。这样,“被听”的学生也得到肯定,获得帮助。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和他人的不足,帮助学生质疑和创新,因此,倾听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学习的能力。学会倾听,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在聆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中,可以获得教益,受到启迪,不仅课堂会变得高效,教学的质量也会变得高效。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条件,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形成机制,注重强调和引导,让学生重视并自觉形成倾听意识,训练倾听能力;要让课堂动静有度,动静结合。这样的课堂才能高效,学生的学习才能高效,我们的教学才能高效。
参考文献:
[1]林碧航.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倾听能力[J].考试周刊,2011(22).
[2]潘宝霞.浅谈语文教学中“倾听”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