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会云
【摘 要】学前教育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占绝大部分儿童人数的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和现象,应采取积极的措施:改革当前学前教育方式,注重健康教育,加大教育力度,增大教育投入;遵循科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管理,提高办园水平;提高师资素质和水平等。
【关键词】农村学前教育 问题 对策
学前教育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开端,是学龄儿童身心等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的教育质量,严重影响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树立,对于学龄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一个好的受教育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有大约一亿多的学龄前儿童,而三分之二甚至更多的儿童在农村。因此,农村学前教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之大事。但是目前,我国的农村学前教育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正在走向关键之处。
一、普及率低,办园规模小,缺乏正规管理
1.学前教育普及率低。目前我国农村的入园率普遍低于城市,有的农村地区甚至没有幼儿园,而只是设有一年制的学前班,且只招收五、六岁的幼儿,而三、四岁的幼儿没有机会接受学前教育。在这些地区,学前班也只有一到两个班的规模,儿童入园率很低。
2.办园规模小,硬件设施匮乏。
3.管理不正规。目前的农村幼儿园或学前班都是附设于小学,统一归小学管理和领导。没有专业教师负责,只是聘请一些临时代课教师。教师只是一味将知识灌输给幼儿,幼儿的学习缺少主动性。
二、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低
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加之忙于务工和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加上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阻碍供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因此,不能很好地实现家长、老师、学生的三方面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学龄儿童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当前农村学前儿童多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带,而多数的老人一方面不识字,思想跟不上时代,认为孩子还小,不用那么早读书,因而延误孩子的最佳教育时间,孩子的智力就不能得到开发,独立性也差,加上语言环境差,幼儿孩子到6、7岁了,还不会讲普通话,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
三、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
目前,在农村没有独立的公办幼儿园,多数幼儿园都附设在小学里,作息制度同小学一样,教学课时过多,课时过长。加上家长强烈要求幼儿要会念儿歌,会写字,会计算,有而甚至要求老师教20以内或100以内的加减法,因此,也就出现了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多偏重于读、写、算,从而形成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的倾向。这样就容易形成一些不规范的读、写姿势,有的甚至因为过早的开始写字,造成手指变形,这样的习惯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便很难矫正。这一做法,在严重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也阻碍着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幼儿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的特殊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政府发展幼儿教育的责任,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把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工作之重心。
针对当前农村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对幼儿的教育越规范,越有利于幼儿的学前教育。家长文化水平是获得幼儿家庭教育知识的重要基础,要普及高质量的幼儿家庭教育,首先要提高家长文化水平,特别要提高农村女性的文化水平。因为在教养孩子过程中,母亲担当着主要的任务。母亲掌握幼儿教养知识多少,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因此要逐步提高农村女性的知识水平。
二、加强幼儿园管理,增加经费投入,稳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农村应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建立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层次结构、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教育体系,提高幼儿园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其次,应增加经费投入,增强师资力量,不断完善幼儿园的设备。
三、幼儿园要多组织进行幼教知识的培训
尤其要加强对幼儿心理、幼儿教育方式方法、幼儿教学内容等的培训,多组织教师到较为完善规范的幼儿园听课、观摩,多组织农村幼儿教师开课、评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农村学前教育是我国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就谈不上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的整体水平。以创新驱动新型教育方式,积极学习国际先进的学前教育经验,以改革带动农村学前教育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