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快乐教学

2014-07-17 19:19胡芳英
教育界·上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挑山工课文探究

胡芳英

有人认为语文课是欣赏的天堂,是活跃的天堂,它像天堂一样美好,令人向往。也有人认为语文是与生命共舞的活动,是充满色彩和活力的,是教师和学生用生命共同搭建的一个交流平台,谱写的一曲生命欢歌。要想达到这一境界把一堂堂课上得轻松精彩,归根结底是一种兴趣的培养。如果不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一味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的讲解,把学生纯粹当成知识的容器,“填鸭式”地向他们灌输,这只能加重学生对语文的厌烦心理。只有让学生置身在快乐的氛围之中,才能产生求知的欲望、好奇的追求,就会知之、好之、乐之,升腾起热爱语文的感情。

如何快乐教学法?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巧导激趣,诱发热情

俗话说,文章开头好就成功了一半。课也是如此,起始阶段要精心设计,亮闪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趣”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热情,引人入胜。导语主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涵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例如,我在执教《挑山工》一课时,开篇就布疑设阵:“同学们,挑山工肩上挑着沉甸甸的货物,为什么却比游人先到达山顶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情高涨,众说纷纭,我趁机引导:“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半,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找到答案。

二、轻松课堂,指导学法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角,只有学生充分参与了学习,才会学得扎实有效。

为此,我在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设计“自读、探究、排练、表演”四个小环节。

1. 自读,把课文读懂。

2. 探究,学生自读后,对课文有异议,做出标记,小组讨论。

3. 排练,以小组为单位,分好角色,设计情节,精心排练,教师巡回指导。

4. 表演,小组的表演,又一次将课堂推向了高潮,特别是父亲面对一大片废墟,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学生的表情和语言流露出的绝望和悲痛是那样的真实,但是他想起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最后父亲挖了38小时,终于找到了儿子。父子间的精彩对话,父子劫后余生的欣喜若狂,以及儿子对父亲的信赖和骄傲之情……我感慨万千,一个学生就是一个演员,只要给他们舞台就有一台好戏。

三、朗读充分,体会情感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特别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喜欢“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课文,希望讲得面面俱到,其结果往往面面不到,甚至有很多学生根本没有听进去。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淳朴的民风民俗,秀丽的山水景物,有趣的自然科学常识,童话寓言故事等等,我们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大胆阅读文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受到语言的熏陶和人文品质的熏陶,让学生边读边思考,领悟语言表达之精妙,获得情感体验之愉悦,使学生在轻松的朗读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如我在教学《七月的天山》一课时,我引导学生带着对天山的向往,充分去读课文,学生在读中欣赏了天山的美景,感受到了“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的神奇境界。

四、学生探究,体验乐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探究的主体,学习是学生探究的个性化行为,在课堂中要让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要有对教材、对问题的独特感受,从多方位去探究、去追寻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敢于去经历、去发现,善于用科学的探究方法去分析。如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让学生走出课堂,借助图书室阅览科学知识丛书,借助网络查找科普知识,在浩瀚无穷的知识海洋中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参与探究宇宙生命之谜。他们不仅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个个真正地成了自主学习的探究者,在探究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真正地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实践的主人,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的过程。

总之,语文教学是美好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我们只要追求快乐教学的形象、生动、幽默,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达到高度集中,同时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度过。

猜你喜欢
挑山工课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背课文的小偷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调查报告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角色定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