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赟
摘 要: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往往是由于他们缺乏文体意识所致。从该现象产生的背景说起,并阐述了相应的对策。在对策的阐述中,注重的是实践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文学;文体;意识;鉴赏;语言
一、学生文体知识掌握不够好的原因
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时间中归纳出来的一定的形式规范,人们在阅读时,总会对某种文体有相应的阅读需求,如,阅读议论文,应该是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阅读记叙文,则应该有相对完整的事件及鲜明的形象。但现在很多学生在对文学作品进行鉴赏时,会说小说中文字的作用是增强说服力,散文中的开头则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而学生的作文中也常常有一些“四不像”作文,简单来说,议论文不像议论文,散文不像散文。而这一切,实际上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文体意识所致。
这种现象,固然暴露出了学生自身对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和踏实的问题,但细究其原因,应该有以下三个方面:
1.高考试卷的命题模式被误读
高考的题型设置中比较注重对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的考查,这使很多学生甚至老师产生了一种错觉:只要能夯实基础知识,便无畏高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过多地关注语言、语法、修辞等知识,而忽略了语文本身的文学特质。再者,高考的作文题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以前较为单一的议论文要求改成了文体不限。这原本是一件好事情,给学生提供了最充分的写作空间,让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擅长或喜欢的文体来写作,进而得以发展个性、展现才华。但是,这个变化被学生甚至一些教师误读,以为文体不再是高考要求。
2.新教材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改动
老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按古代或现代来设置章节的,具体到每一章又都是相同的文体,小说一章,散文一章,戏剧一章等等。学生拿到书本,首先感受到的就是文体的区别,也就在心里先有了这样的印象。但现在的教材以板块来划分,固然突出了作品的文学和文化特征,却淡化了文学作品本身的文体特征。
3.很多教师自身的文体意识淡薄
这其中有教师自己知识系统不够完善的原因,也有教师自己惰性的问题:守着所谓的教学常规进行文本解读比从不同文体特征入手欣赏文本当然要容易得多。
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文体特征,引领他们走进文学殿堂
1.教师自己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
身为教师,当然不能“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教师首先要熟悉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并在阅读大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文体意识,将文本的基本特征作为自己阅读及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其次,在熟悉教材的过程中,乃至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中,不能简单地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操作,而要充分考虑文体的特征,构建适合文章文体的语文课程。如,执教《想北平》一文时,考虑到《想北平》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的第一篇抒情散文,对于培养学生欣赏散文的方法和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把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理解文意,感受作者对北平的思念、眷恋之情,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2)培养学生回归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而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的能力;(3)体会中国传统文人的乡土情结;感悟老舍先生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有着这样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学生自然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不同体裁的文学殿堂。
2.课堂实践要尊重文体特征
任何想法只有在课堂上以实践的方式体现出来,它才会具有现实价值。相应的,教师就算有再好的思路,若在教学流程的设计上乃至课堂的实践中随心所欲甚至离题万里,恐怕课堂对学生来说都会是一场噩梦。
(1)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教学中,我们切忌把文本作为阅读材料的引导者,必要时,我们必须就文本论文本,因为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信息。比如,小说是一种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从这个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关键词有“情节”“环境”“人物”和“社会生活”等,即小说的三要素和主题,因此,在设计课堂流程时,我们也该以这些要点为出发点,精心安排每一个步骤。如,在教学《祝福》时,有位教师就这样来设计该课堂的主问题:今天我们一起来破个案——谁杀死了祥林嫂?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研讨。这样的问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故事性,而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涉及小说的三要素,进而可以理解小说主题。
(2)对文本特点的熟悉。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表现手法,教师在带领学生鉴赏文本的写作手法及作用时,也应从文体各自的特点入手。同样是写人,写作手法不同,传达的信息也自然不同。小说中写人,在叙述之外,往往极尽描绘之能事,将人物从头到脚、音容笑貌乃至内在精髓细细画来,一篇《林黛玉进贾府》中,对黛玉的外貌就写了三回——从众人眼中看,从王熙凤眼中看,从贾宝玉眼中看。这样的笔法是断然不会出现在散文中的。日夜想念着北平的老舍,会写自己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可以快乐地坐一天。但他长得怎么样,读者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因为这与文章的主旨无关。再者,小说的一大特点是虚构,而散文则往往是作者就眼前取景状物而写成的,所以,小说中的“我”自然不可以等同作者,十二岁的鲁迅不可能在咸亨酒店里当伙计,而朱自清却实实在在地在月色下赏了回荷花。明确了这一点,学生也就不会在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时》时把那个参军三个月就莫名其妙成了伤兵的中学生当作海因里希·伯尔了。
(3)对文本语言的解读。杜牧的《江南春》一直为人所称颂,但明代杨慎却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此,我认为,杨慎最大的问题在于忽略了诗歌语言的特性。诗歌是一种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学作品。也因此,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恰恰体现了诗歌以凝练的语言来表现丰富的内涵的特点。
就小说和散文而言,它们的语言风格自然也是大不相同的,小说讲究的是生动形象,散文则力求优美隽永。在分析鲁四老爷这一形象时,我们可以从他一共开过的六次口,仅仅说过的百十来个字来分析,进而把握他反动顽固、虚伪自私、阴险狠毒的性格特征。而在赏析散文时,我们则当另辟蹊径,如《长江三峡》,作者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来状写三峡奇观,并做到了诗情、画意、哲理的完美的结合和统一。
(4)对文本主旨的探究。文学作品的内涵往往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也总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事实上,不同的文体所体现出来的主旨也往往不同。
以学生比较喜欢的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为例,它们篇幅不长,有时仅仅是截取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加工而成,但多是以小见大,以微见著,用生活中的小事件来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家的审美理想。这其中,有作家对于世间真善美的热情讴歌与赞美,也有他们对人性中假丑恶的无情揭露与批判。而这些主旨常常寓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中,因此,学生若是掌握了相应的方法,在阅读鉴赏的过程中自然能举一反三。
相比于虚构的小说而言,散文则是作家真知、真见、真性、真情的自然流露,这也正是散文的魅力所在。作为一种“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散文是用来表达作者的人生感悟和思想感情的。作家或融情于景,或寓情于物,或寄情于事,在作品中达到物我相融的效果。在鉴赏的过程中,若能认真分析文章的思路,抓住散文那不散的“形”,同时联系上下文,根据具体语境仔细品味其语言,自然能一步步捕捉到散文的主旨。
3.课堂语言要符合文体特征
当文本尤其是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渐渐成为机械的语言解剖课时,我们的课堂正离文学本身越来越远。要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教师责无旁贷。
苏霍姆林斯基说:“你要把自己的学生从书本和思考引导到活动,再由活动引导到思维和词。活动应该转变为学生自己的思想,而自己的思想则应当通过词表达出来。”显然,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语言的感染作用。当然,有些教师的语言不能说不美,但学生却得益不多。为什么?因为他们只注意到了语言的优美,而忽略了语言也该与相应的文体相符合的基本道理。曾听过一个老师的公开课,上的是小说《牲畜林》,一开始就是一大段抒情性极强的文字,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但是,一转身,进入正题后便是幽默讽刺的战争故事。这一巨大的转变让所有听课的师生一下子没有了方向。这时候再来品味他之前的那段文字,那感觉犹如在激烈的运动场上看到了一位身穿旗袍风情万种的女子,美则美矣,却有些不伦不类。
杰出的作家往往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同样是优秀的散文家,朱自清的语言清新隽永,刘白羽的语言则奔放自如。而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也应该是一位出色的语言大师,教师在带领学生赏析文学作品时,应该充分运用与之相匹配的语言。赏析小说时,语言该是生动形象的,以讲故事的方式与激情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节中去;鉴赏散文时,语言则该是真挚而隽永的,让学生在教师款款深情的引领下走入优美的情境中;诵读诗歌时,不能或缺的是教师诗意的语言与凝练的文字。唯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更好地感悟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领会各类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文体特征作为阅读鉴赏的重要辅助手段,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更有效地处理阅读信息,从而更好地掌握阅读技能,并最终增强阅读效果。学会从文体特征入手去鉴赏文学作品,学生才能真正地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进而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当作品的文化气韵与学生的个体相融合时,相信我们的学生不只是在考场上游刃有余,而且能培养出自身的言语风格与气质素养。
(作者单位 杭州第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