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丽
摘 要: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新课程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础知识入手,浅谈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顺序;初中化学;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属于规律性知识,也属于工具性知识。《考试说明》中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要求具体如下: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所以,学生必须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理解得比较透彻。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教材中的呈现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本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的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中,学生做了两个探究实验:(1)分别把镁条、铁片和铜片的表面用砂纸擦亮,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这是金属活动性的第一次“亮相”,为以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得出做了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紧接着的第二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中又提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国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等)有单质存在外,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金属活动性是有差异的。然后在下册书本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复习巩固了部分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明确提出“金属单质与酸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是,教材此时也未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知识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中再次提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直到此时,教材才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内容完全呈现出来,这样的呈现方式将知识难点分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
对于上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作如下阐述: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越剧烈。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此处需特殊说明,这边所指的金属不包括钾、钙、钠。
4.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且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本文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内容归纳如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几种未知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铁比铜活泼,如果用铁制溶液盛装硫酸铜溶液,两者会发生反应,所以③也成立。锌相较于镁和铁而言,它的活动性顺序鉴于两者之间,所以与酸反应的速率也鉴于两者之间,速率适当,更适合于实验室制氢气。所以选D。
总之,要想灵活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的相关问题;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解释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需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理解其内涵,这样面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学的重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71).
[2]胡明胜,曾勇.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点归类.中学教与学,2008(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endprint
摘 要: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新课程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础知识入手,浅谈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顺序;初中化学;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属于规律性知识,也属于工具性知识。《考试说明》中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要求具体如下: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所以,学生必须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理解得比较透彻。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教材中的呈现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本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的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中,学生做了两个探究实验:(1)分别把镁条、铁片和铜片的表面用砂纸擦亮,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这是金属活动性的第一次“亮相”,为以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得出做了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紧接着的第二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中又提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国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等)有单质存在外,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金属活动性是有差异的。然后在下册书本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复习巩固了部分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明确提出“金属单质与酸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是,教材此时也未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知识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中再次提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直到此时,教材才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内容完全呈现出来,这样的呈现方式将知识难点分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
对于上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作如下阐述: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越剧烈。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此处需特殊说明,这边所指的金属不包括钾、钙、钠。
4.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且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本文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内容归纳如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几种未知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铁比铜活泼,如果用铁制溶液盛装硫酸铜溶液,两者会发生反应,所以③也成立。锌相较于镁和铁而言,它的活动性顺序鉴于两者之间,所以与酸反应的速率也鉴于两者之间,速率适当,更适合于实验室制氢气。所以选D。
总之,要想灵活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的相关问题;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解释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需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理解其内涵,这样面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学的重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71).
[2]胡明胜,曾勇.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点归类.中学教与学,2008(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endprint
摘 要: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新课程九年级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热点。从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基础知识入手,浅谈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化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金属活动性顺序;初中化学;活动性强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规律之一,属于规律性知识,也属于工具性知识。《考试说明》中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要求具体如下: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所以,学生必须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理解得比较透彻。
一、金属活动性顺序在教材中的呈现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所以教材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书本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的第一节“金属的性质与利用”中,学生做了两个探究实验:(1)分别把镁条、铁片和铜片的表面用砂纸擦亮,放入稀盐酸(或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把2~3枚无锈的新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这是金属活动性的第一次“亮相”,为以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得出做了个很好的铺垫,让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有了感性的认识。在紧接着的第二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中又提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国分布很广,除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铂、金、银等)有单质存在外,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金属活动性是有差异的。然后在下册书本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中复习巩固了部分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明确提出“金属单质与酸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可说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是,教材此时也未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知识一步到位,而是在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中再次提出“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除非常活泼的金属外,排在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比它不活泼的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直到此时,教材才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内容完全呈现出来,这样的呈现方式将知识难点分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能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二、初中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内涵
对于上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作如下阐述: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非氧化性酸(一般是稀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生成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越剧烈。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此处需特殊说明,这边所指的金属不包括钾、钙、钠。
4.活泼金属置换较不活泼金属,且金属活泼性差异越大,越容易发生置换反应。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在中考中的“身影”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通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化学试卷的分析,本文将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内容归纳如下。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几种未知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析:铁比铜活泼,如果用铁制溶液盛装硫酸铜溶液,两者会发生反应,所以③也成立。锌相较于镁和铁而言,它的活动性顺序鉴于两者之间,所以与酸反应的速率也鉴于两者之间,速率适当,更适合于实验室制氢气。所以选D。
总之,要想灵活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释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的相关问题;判断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解释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需要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理解其内涵,这样面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关问题时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常林.解析中考化学的重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考试周刊,2012(71).
[2]胡明胜,曾勇.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7).
[3]耿昌福.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点归类.中学教与学,2008(12).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