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桂侠
摘 要: 小学语文不仅是停留在课本上的一门课程,其教育核心是对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构建。正是因为其核心内容常常被小学语文老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忽略,需要反思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把握住语文的精神内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精神世界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一定量的语言积累和一定深度的情感体验中生成丰富的生命个体。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育反思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育不应该被分裂成很多小的部分进行教学,这样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不是技能,它应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小学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思维活跃、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在这个充满阳光的时期,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堆砌知识,不注重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就只会抑制学生的思维,阻碍学生正常发展。
一、对教学理念的反思
1.以人为本
我国注重并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方针,教育教学亦是如此。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文气息更深入人心,这就亟待教育方式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当今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各地区都在努力进行教育转型,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落实。但是实际的教育情况不容乐观。据了解,很大一部分学校的语文教学只是把课程改革当做一句空话,无法实现为由继续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是课堂主体,学生是被动接受者。这样的角色分配无法为学生构建自由发挥的平台,压抑学生的思维,无法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不能作为自己学习的主导者。这样的授课环境不利于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最终学生只能作为老师“满堂灌”的被动接受者,学习效率不能有效提高,影响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加强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让学生在课堂扮演主导者的角色,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关键。
2.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指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能有老师要问,语文教学为什么会和德智体美劳联系在一起呢?正是某些语文老师没有认识到这种关联,才需要教育工作者反思。语文不仅仅停留在文字上,更重要的是语文之中精神的引导与传授。语文包含深厚的精神文化,涉及德智体美劳,这些基本的素质需要我们在语文中充分挖掘,并灌输这些精神元素,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语言表达的同时也能感受其中精神世界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所选择的课文往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篇目,这些篇目不应该被分割成生词句的书写背诵,而是抓住其中的文化内涵进行充分的分析,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丰满羽翼。
3.综合教育
说到综合教育,一定会引起很多老师的疑问。何为综合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语文尽管不是具体化的学科,不会像科学这门课程似的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太多的平台供学生操作。但是,这并不是我们不采取综合教育的理由,语文教学需要我们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到更具体化的内容。语文的核心精神需要我们挖掘,这些挖掘出来的精神内涵,比如吃苦耐劳、助人为乐、知恩图报等需要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举个小例子,在引导学生体会父母辛苦、学会关心父母这样的课程时,可以让学生回家给父母洗脚、剪指甲等,通过这样的小事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课文精华所在,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培养学生的孝心,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二、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1.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由于本身以文字为主的性质,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调节课堂氛围,那么语文课堂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一门课程,这是我们进行反思的原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实现教学成果的突破。老师必须反思,是否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讲课时的说辞,习惯于用“通过……使得……”“本文通过描绘……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这样枯燥死板的话进行课堂讲授?是不是经常上课开始不加任何引入性的话或者活动就直接开始讲课?这样的上课方式无非是让学生更觉得这门课过于枯燥,学习兴趣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水平。老师应该反思自己的上课方式,从抓住学生兴趣入手调节课堂气氛,这样才可能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2.考察方式
当今的教育体制下,考察方式仅仅局限在考试上,这是全中国的通病。语文考察方式是老师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必须反思的重要方面。语文教学中,关于字音字形的认识等只是其包含的一个方面,但是,正是由于考试的存在,老师及学生都忽略语文教学的本质目标。语文的核心内涵没有经过老师的重视和引导,不能被学生消化吸收,这就意味着语文学习只是文字的学习罢了。为了学生更好更透彻地学习语文,老师必须率先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利用新的理念和自由的考察模式,比如开放性试题和课下实践作业,巩固和发展语文知识,这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构建十分重要。
三、结语
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面临听课效率低、教学效果差等问题,这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更有老师教学方式方面的问题。加强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反思,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定会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刘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语文与成才,2011(11).
[2]李碧.走出与新课程理念“貌合神离”的迷途[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18(12).
[3]吴舜华.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及其意义[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