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让学生作秀”的实验探究课

2014-07-16 01:50金晶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男同学氢气同学

金晶

一、主题与背景

本学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伯乐中学的校本教研活动——关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研究。研究活动中葛雅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题为《水的组成》的实验探究课。在这节课的准备、上课、研训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身上潜藏着巨大的能量和难以预测的智慧,正等待着我们用知识去唤醒和开发。下面把我对这节实验探究课的一些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

二、情景描述

【教学片段1】

课前教师布置了预习学案,以课前自测题的形式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在课前对测试题进行了批改。上课时,教师首先进行了预习反馈,然后开始介绍氢气的物理性质。现场制取了氢气,完成了氢气燃烧的演示实验,并且演示了氢气的验纯实验,对比了纯净的氢气和不纯氢气验纯时不同的声音。PPT投影验纯的方法,请学生在黑板上板书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教学片段2】

上课前,教师同样先布置了预习作业,除了课前自测题之外,教师还提供了预习学案,学案中明确了学习目标:1.知道氢气的性质,会写氢气燃烧的表达式,了解氢气验纯的方法。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会写水电解的表达式。3.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学会从微观角度描述化学变化。要求学生通过看书、上网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找和水的组成相关的化学史以及和氢气的性质有关联的资料。

上课了,教师介绍说:“今天我要请班上的几位同学一起来当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今天的这节课。”

首先出场的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她带着自己制作的PPT绘声绘色地讲解了“水的组成揭秘”的小故事,并告诉同学们资料主要来源于书本上的资料小卡片。接下来,另一位女同学登场,介绍了氢气的性质,她通过大量的图片介绍了生活中使用氢气不当而引起的爆炸事故,震撼了在场的同学。

此时才轮到教师出场,她展示两瓶气体。提问:“如何鉴别两瓶气体中哪一瓶是氢气,哪一瓶是氧气?”

班上绝大多数学生立刻回答说:“正放的是氧气,倒放的是氢气。”

教师接着提问:“哪位同学说明一下原因。”这时还没来得及等老师点名,大家就在下面集体回答:“氢气的密度小,倒放;氧气的密度大,正放。”(看得出来学生预习得还是很充分的)

教师接着又说:“请一个同学上讲台来通过实验向我们验证一下我们的结论是否正确。”此时有六七位学生举手,要求试一试。教师请了其中一位男同学。男同学首先用带火星的木条验证了氧气,然后用点燃的木条验证了氢气。在验证氢气的实验中,同学们清楚地看见了蓝色的火焰猛地冒出瓶口,之后瓶中产生大量的水雾。教师请做实验的学生选出台下的一位同学描述看见的实验现象,并请另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氢气燃烧的表达式。

接着,教师问靠近讲台的学生为什么点氢气的时候往后退,那位学生回答说害怕氢气爆炸。(看得出第二位介绍氢气的女同学准备的图片是很给力的)这个时候教师及时地介绍有关氢气爆炸极限的知识,引出了氢气验纯的实验,并请刚才验证氢气的男同学继续演示氢气验纯的实验。男同学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他如何收集一试管纯净的氢气和一试管不纯的氢气,然后一边做实验一边介绍实验的步骤。检验纯净的气体时,发出了很小的声音,该男同学停下了手中实验,向台下的同学提问:该如何描述听到的声音?台下不少同学回答“‘噗的一声”“很小的声音”。台上的男同学接着说:“是的,当我们听到这种很小的声音的时候,说明氢气很纯。下面请大家仔细听,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发出了怎样的声音。”点燃不纯的氢气,其发出了尖锐的爆鸣声,台下同学一片哗然,此时台上的男同学神情得意地说:“是的,当大家听到这种尖锐的爆鸣声时,就表明氢气不纯。”

……

三、反思与讨论

看到这里,你可能要说教学片段2太假了,完全是让学生作秀嘛,平时上课会这么上吗?开始的时候,我也有这种想法,可是在本次的研训活动中,我越来越觉得自己要转换观念。我们就应该让学生多“秀一秀”,这种“作秀”不仅不假反而很实在。这次“秀”让我意识到:开展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转换观念。

在氢气验纯的实验中,看着台上展示的男同学那份得意自豪的神情,台下同学那种羡慕和跃跃欲试的表情,我深刻的意识到:与其让学生佩服老师,不如让学生佩服学生,问题就应该留给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让学生在讨论中看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激励自己更主动地学习。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冲出迷雾,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角色。教师应该是教练,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师还应该是导演,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组织、安排去演奏一曲充满青春活力的人生乐章;教师还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和谐统一,使教育活动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其实,有关氢气验纯的实验,教师本打算自己完成,因为担心学生的能力不够,也担心学生没有这个胆量,可是参与活动的学生却主动要求自己完成这个实验。看着他们从第一次的些许胆怯和迟疑到课上的那份从容与自信,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在课堂上大胆“放一放”的信心。我们要相信学生,多给他们必要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生创造自我发现、自我表现、自我调控的机会。

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帮助,主要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自己去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这堂课的教学活动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这场“秀”的主持人,节目都留给学生去表演、去出彩。

听着我的描述,是不是觉得第二次课和第一次课相比教师变得更轻松,课堂全部交给了学生,教师几乎无事可做了。其实不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安排好学生的活动内容,并在课前对展示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类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其实并不轻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会想着:偶尔公开课弄一弄就好了。其实不然,因为随着一次次的训练,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能力也会随之逐步地提高,许多工作学生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完成的质量也会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地做到了“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工作才是真的变得越来越简单轻松。

四、后记

我想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就应该这样善于研究教学内容,挖掘学科特色,了解学生情况,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学生自身的精彩演绎来领悟化学的真谛,真正做到让学生“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这既体现课程改革的精髓,又达到提高化学自主学习有效性的目的。

随着新教育思想的深入,我们要学会将课堂变成学生与教师交流、对话的场所。让我们真正摒弃那种为了考试,课堂中争分夺秒,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克隆知识的落后教育思想。就让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的秀场吧,充分发挥、发展学生的能力,展现学生的风采。

(责任编辑 罗艳)

猜你喜欢
男同学氢气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搭讪的技巧
“树木”与“树林”
一种用氢气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大型氢气隔膜压缩机的开发及应用
玩的智慧
送给MM的礼物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