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民
冯友兰说:“才,指人的天赋;学,指后天的习得。”孔子的“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岂非与冯氏的说法相契合?
《中庸》开篇即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其中,“性”犹如“才”,“率性”“修道”犹如后天习得的“学”。顺着人的天性、天赋,后天的不断习得,越来越展现人的本质,也正体现了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说。所学,应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体现了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理论。如此说来,古今中外的智者们谈论人的本质问题,其实是殊途同归。
才,既然是天赋、天命,是DNA,是遗传基因,自然是无可更改的。人的能动性当然要体现于后天的“学”。所“学”当然要充分实现人的本质,即人的个性发展。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要充分实现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自由个性。其实现途径,作为学校教育,大概应该是德智体美等四个方面。德,是生命展开的“正路”,主要包括智慧、情感、意志等。智慧,道德的最高表现形式,即对规则规范的敬畏和精神的自觉、自由;情感,即内心的和谐程度和尊严感、外在的善良和同情程度;意志,即对“应该”价值的坚守和实践能力。智,突出表现为人的好奇心、思维能力和创造精神。体,指身心的健康状况。美,指灵魂的丰富程度。
其实,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四者是交融在一起的,合力为“学”服务,不可人为割裂。德者智,智者寿。反过来,体健则学力充沛,智愈高则徳愈厚。四者的表现都要靠意志形成习惯。良好的习惯将为人生不断增值。意志,一方面表现为克制,克制主要体现为“不做什么”,是对规则敬畏和价值选择后的“严防死守”,一方面表现为进取。二者合而为坚持。
人与人的区别即在此。颜渊“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即是典型的代表。我所知道的梁漱溟、钱穆、季羡林、周汝昌、冯友兰等一批德智体俱佳的学界泰斗,每人都活到了95岁,他们无不体现了坚持中的克制和进取。这种“坚持、克制、进取”,是主观上对价值“神往”的不可遏止,因而是觉悟后的乐于坚持、克制和进取,获得了强大的人生力量和内在精神自由。觉悟程度越高,人生的境界越高。
顺才而学,乐于进学,我们将在“学”上展开自己的生命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