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丽
(重庆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重庆 401331)
全球经济、政治等一体化步伐加快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对学生的外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为教学要求)来适应社会新的发展。课程教学要求对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听、说、读、写、译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提高学生翻译能力是其要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后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新增汉英翻译项。且从去年,即2013年12月开始翻译项的题型由之前填空型改变为成句的段落翻译,题型的改变再一次证明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对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因此,英语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仅要以听说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也要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对中英两种语言的翻译水平。穆雷教授曾经提出:“学生的英语水平主要体现在口笔译能力上,听、说、读、写几种能力最终都要从翻译能力上体现,因此,可以说,翻译能力是学生学习外语语言和知识各方面能力的最终体现(穆雷, 1999)。”该论述虽然论及的对象是专业外语学生的翻译能力,但是作为非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翻译能力的提高也是其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增强的具体体现。由此,教师对学生语言审美认知能力培养的同时,能够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也能为学生四、六级中翻译得分率低的现状寻求一条崭新的教学思路。
翻译是一种认知实践活动,是译者在充分理解源语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对源语语言所表达的语言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重新输出的过程。在整个翻译认知实践活动中,语言则是作为认知主体的译者最主要的审美认知对象。在认知翻译研究者们看来翻译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信息加工模式、加工策略和加工单位便成了认知途径翻译研究的主要内容。“翻译不但是语言活动, 而且是心理活动。联系翻译转换过程研究心理机制是翻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杨自, 刘学云, 1994 )。”可见,认知翻译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范式。下文将采用认知翻译学中的 “信息加工单位” 及“ 信息加工策略”对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培养及翻译水平的提高进行阐述。
刘宓庆教授认为人类的语言不仅仅是几乎“无所不能包藏于其内、又无所不能表达于其外”的功能载体,而且是它本身是一种延绵亘古、历久弥新的审美载体。因而在翻译认知行为中,作为认知主体的译者必须通过对语言美的认知能力提高,克服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艺术美带来的阻力和障碍。语言美既是一种能体现于外的声音和形式美,又是一种能够激起人内心深处感情的内在美。
1. 英汉两种语言的音韵美和形式美
语音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物质载体和表达方式。要充分了解某种语言的美的本质,首先要懂得语言本身的语音特点。汉语是声调语言,声调体现为音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而正是这种声调特点可以用来组织语言节律,加强语言的音韵美。所以,古代诗歌以唐诗为代表讲求声调的和谐美及诗句之间的押韵和平仄协调。尽管现代汉语没有古代诗词中能够通过音韵的变化而体现情感的音韵美,但是在现代汉语里很多四字语继承了古典诗词的特点,具有一种平起仄收的趋势,读起来也非常有音韵美。由于现代社会交际和发展的需要,人们已经简化了采用音韵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手段。但是中国文化历来注重人的主体意识,具有浓厚的情感因素,而音节的轻重、高低、快慢、长短及音调变化所造成的独特的音乐美可以营造不同的感情气氛,从而表达人们的各种复杂感情。因此,汉语是声调语言这一特点决定了汉语的美主要通过双声、拟声、叠韵等语音层次的修辞格来实现。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要表达复杂的感情和传递他们的思想时,语调和重音起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由于英语是简单而规范的语调语言。英语音韵美主要是体现在三个方面:音节是英语语音美的基本单位;以押韵(头韵alliteration/尾韵rhyme)、拟声(onomatopoeia)、反复等为主的语音层次修饰格。英语里的押韵法很多除了头韵,尾韵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方法,而英语的语音美往往就是通过这些语音层次修辞格在不同的音节单位上得变化和处理来展现其不同于其它语言的美。总之,虽然汉英两种语言在美的本质上有很多差异,但是两种语言的美却是各有千秋。
2. 英汉两种语言的内在美
语言是一种美的载体这不仅是因为其美的音韵和形式,还在于人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体会语篇、字里行间所蕴藏的情态、神韵、风格、风貌等等。如果读者不通过阅读时,对语言对象进行具体的审美认知,语言所承载的这种语言内在美是不可能被读者所体会。语言本身的这种魅力也没办法具体量化出来,所以语言的内在美是超越读者感官的一种“隐形”而无法碰触的魅力。《初雪》是一篇抒发作者P. 约翰. B. 普里斯特利(Pri John Boynton Priestley)突然见到冬日大雪初降时的喜悦与感触,它观察细微,描摹逼真,想象丰富,读起来是一种美的享受。不同的语言却能表达同一景物的美,鲁迅先生的《雪》写出了中国江南和北方美丽动人的雪景。在对江南恬静的雪景和北方猛烈的雪景刻画中,读者可以感知语言所带来的美的享受。读者的审美认知由于语言 “隐形”而无法碰触的魅力得以扩展,而读者的思绪随雪景的展现渐渐融入作者所描写出的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的雪野意境中。如果语言没有这种内在的“隐形”魔力,读者何以体会不同国家不同作者对美好的事物迅即消逝惋惜、感慨与苦闷的同一表达。
上文对学生这一审美主体在翻译认知活动中,所要处理的英汉两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审美认知对象进行了综合、全面的客观比对。从分析和比较中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在四、六级中的翻译水平,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语言审美智力的提高和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的培养来实现,这是认知翻译学中译者即审美主体在有效输入“信息加工单位”后要形成“信息加工模式”的必经阶段。所以“信息加工策略”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1.教材—学生审美认知激发的基本要素
学生的教材是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语言的重要载体,具备语言的审美价值。语言的审美价值又在于其本身的审美特征即语言的形式美,它是整个教材文本也就是审美客体的基础构架。所以教师培养学生对语言本身审美价值的辨识是使学生具备一定翻译能力的重要步骤。克莱贝尔(Clire Bell)是著名英国批评家和艺术理论家,他在《艺术》中指出:“一件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而“有意味的形式是对某种特殊的现实之感情的表现。”参照该论述,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使教材成为“艺术品”,而该“艺术品”的审美主体就是学生,由此激发学生对“艺术品”审美价值的审美认知便是教师在利用教材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尺度。英汉两种语言的修辞格是“有意味的形式”之一,修辞格的运用能够把事情的性质、特点、状态等描述得格外鲜明突出,由于修辞格的在文章中的应用作者的想法和感情也会表达得更加清楚,其行文也因此而笔头生花、沉博艳丽。也就是说教材作为“艺术品”这一审美客体的审美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材里所选文章的修辞格应用。
在国内,余立三的《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一书首次从英汉比较的角度,按照适应题旨和情境的要求,从音韵、结构、以及语义三方面,对英汉修辞格进行了分类。从教学的实用性角度讲,他对英汉语中修辞格的比较和分析为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认知能力提供了可以参考的依据。通过对教材的合理利用,把语言文本从音韵、结构及语义的修辞现象三方面进行讲授,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语言审美认知价值观,具备一定的语言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其翻译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翻译能力培养方面,教学要求提出了一般水平和较高水平的要求。从教学要求看,无论是一般水平还是较高水平均要求学生对与文化及文学相关文本进行翻译,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本审美认知能力,因为文学文本不同于其他文本,是一个特殊的审美对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学生审美认知能力的激发首先依赖于学生对文本的形式美的把握,因此修辞现象的把握就是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把握,是学生审美认知能力形成的基本要素。
2. 语言篇章认知培养—学生审美认知的形成
语言学界中研究者倾向于把语篇看做是语义单位,而把句子看做是语法单位,并且认为语篇可以由一个句子甚至由小于句子的短语和单词来体现。著名学者 Beaugrande(1978:13)认为:“翻译的基本单位不是单词,也不是单个句子,而是语篇。”所以翻译主要是以语篇为基本层面的,译者的主要任务在于感知语篇所反映出来的文本整体主旨、意义及特点。王寅教授在其论文中指出“译者除应当译出语篇的交际功能和语用意义(这是翻译的功能观)之外,更加强调在语篇层面上各类意义的映射性转述。”(王寅, 2005:18)从该论述可以看出如果要培养非外语专业学生的语言篇章能力,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引导学生们对文本语篇层面上各类意义的映射转述,所以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以一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其具备一定的审美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其语言篇章意识能力。这样学生的翻译能力才能最终得以提升。
结合下面表格中2013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后新题型翻译部分试题,笔者将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使具备一定审美认知基础的学生提升其审美认知,从而形成翻译审美实践中的语言篇章能力。
据下表在2003年翻译题型改革之前,翻译试题考核的重点是对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点的考察,比如:英语语法的应用,英语习惯用语的表达,英语字、词、句等的掌握。显然,改革前的题型文本对学生的审美认知和语言篇章能力和水平的要求相对要偏低。把2003年改革后新题型文本与改革前题型文本相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英教学改革大学英语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对语言的审美认知以及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正如穆雷教授所说体现在学生的翻译能力基础之上。而翻译能力的提高则有待学生具有对语言的审美认知和篇章语言能力的形成。
试题文本四级(例1)中国结( the Chinese knot)最初是由手工艺人发明的,经过数百年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一种优雅多彩的艺术和工艺。 在古代,人们用它来记录事件, 但现在主要用于装饰的目的。“结”在中文里意味着爱情、婚姻和团聚。中国结常常作为礼物交换或用作饰品祈求好运和辟邪。 这种形式的手工艺(handi-craft)代代相传。 现在已经在中国和世界各地越来越受欢迎。(例2)“你要茶还是咖啡?” 是用餐人常被问到的问题。 许多西方人会选咖啡, 而中国人则选茶。 相传,中国的一位帝王五千多年前发现了茶,并用来治病。在明清(the Mingand Qing Dynaties)期间,茶馆遍布全国。饮茶在六世纪传到日本, 但直到十七、八世纪才传到欧美。 如今, 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茶是中国的民族饮品,也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3)许多人喜欢中餐。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精心准备的中餐既可口又好看。烹饪技艺和配料在中国各地差别很大。但好的烹饪都有一个共同点,总是要考虑颜色、味道和营养(nutrition)。 由于食物对健康至关重要,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之间取得平衡,所以中餐既美味又健康。六级(例1)省略(例2)省略(例3)省略
尽管语言段落是由句子及句群(句组)组成,篇章则是多个语言段落的有意义结合体,但是语言段落本身也是相对独立的篇章形式。因而,语篇有长有短,对于篇章较长的翻译由于审美信息量过大,由此造成了翻译的难度。对比上表中四六级翻译试题文本,六级试题的语篇承载的审美信息比四级试题语篇的审美信息复杂得多,也就是说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对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要求远远大于四级考试水平。从整体上看,表中无论四级还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六级翻译文本应该说其“美”集中体现于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对有关中国文化篇章的理解,这种篇章形式也就是上文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即翻译实践过程中“信息加工单位”。 人类的思维、理解和认知都是基于客观世界的,有了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才最终形成人类的基本思维(这与唯物主义观点是相符合的)。根据Lakoff和Johson(1980, 1999)及Lakoff(1987)体验哲学的理论,人类的认知、意义、理解、概念、推理和语言等都是来源于客观外界的经验和感知,翻译活动既然是一种认知活动那么该活动也基于认知主体(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经验和感知。表中四级翻译新题型例1是一个典型的承载着中国文化信息的语言篇章。该例子从“中国结”的由来、用途、象征意义以及影响等几个方面构成客观、具有整体性的认知概念。比较并分析表格中所有例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文本要求学生在阅读审题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选择自己对篇章文本的文化审美认知方法,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审美和翻译行为经常是同时进行的。据此,学生的翻译行为的有效性完全取决于他们已有的篇章审美认知能力。学生(认知主体)在翻译实践中如果能够充分调动起对该类试题的篇章感知和经验,那么学生和翻译试题之间存在的关系就不在是被动的语言与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而是学生对已有经验的回顾、筛选、输出、和重构的一个审美认知过程。
为了适应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加强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特别是提高学生的文化交流能力,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通过一定的语言审美教学模式,对学生审美认知能力进行培养。审美认知能力的提高故而应当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这就意味着语言审美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审美认知教育就是要在传授翻译美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认知能力和翻译水平,并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测试中的翻译实践来实现其教学价值。因此,让学生懂得把自己作为审美主体,将源语文本中的语言信息作为审美客体及审美认知对象置于翻译认知活动中这一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后,原本枯燥乏味的翻译试题就会变成充满美感的语言审美对象。而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便会因为积极的审美态度的形成从而摆脱枯燥、被动、单一的语言与语言之间的字、词、句的翻译心态,从而激发起应对翻译试题的热情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 Beaugrande. Factors in a Theory of Poetic Translating[M]. Assen Van Gorcam, 1978.
[2] Lakoff, G. & M. Johonson. Metor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3]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4] Lakoff, G. & M. Joho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5] 刘宓庆, 章艳. 翻译美学理论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6] 穆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7] 王寅.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J]. 中国翻译, 2005,(5):15~20.
[8] 余立三. 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M]. 北京: 北京商务书馆, 1985.
[9] 杨自俭, 刘学云. 翻译新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