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峰
(阜阳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阜阳剪纸是阜阳地区民间美术资源之一,具有皖北地域文化特征,其传承与发展对地方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近年来,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机制不断完善,有助于带动学术界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深化地方民众在对本土民间美术的认识,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实现地方民间美术与现代生活方式的融合。
阜阳民间美术种类繁多,雕塑、刺绣、手工艺、年画及剪纸均属该地民间美术的宝贵资源,它往往以人生礼仪、传统节日、信仰禁忌和衣食住行的存在为依托,体现出区域群体艺术和文化心态。[1]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美术赖以生存的土壤发生了本质的变化,风俗信仰、传统节日逐渐淡化出年轻一代的视野,种种此类现象致使地方民间美术的传承面临严峻考验。
作为地方民间美术门类之一的阜阳剪纸在阜阳市民间美术工作室的全力支持和保护下,于2007年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2008年被列入到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
1.申遗前
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前,阜阳剪纸是民间活态的文化艺术,与民间民俗生活融合一体,自然产生,顺势发展。
阜阳地区民间美术工作,历来备受省级政府部门和地方文化部门的关注。尤其以剪纸艺术活动深受民众的喜爱,1978年,阜阳成立了第一个剪纸培训班;1979年,阜阳剪纸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展览馆展览;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展览受到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在1980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剪纸学术组织——阜阳剪纸研究会,在全国引起很大轰动,继而全国各地的剪纸协会陆续成立了;1981年,以宣传介绍剪纸艺术的《民间美术》在阜阳创刊;1984年5月14日,阜阳成立全国首个民间美术研究室,2001年《民间美术》创刊。
2.申遗后
我国政府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明确定义之前,就启动了对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艺术的抢救、保护和传承的工程。阜阳先后成立工艺美术学会、申报国家级传承人、申报非遗项目、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动、利用非遗资金切实扩大传承群体。
1.个体、群体与群落
从事剪纸的民间艺人,社会上剪纸的爱好者、艺术公司以及院校团体可看出阜阳剪纸艺术主体群落的层次结构非常清晰。阜阳剪纸的个人是原生态环境陶冶产生的剪纸艺人,即使在社会中略呈弱势,并不影响他们对剪纸创作的热情。学校教育、社团、不同社会职业的人群,以及剪纸艺术公司等共同构成了阜阳剪纸的群落。而这三者之间在一定的艺术展演活动当中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具有地域性剪纸风格的文化生态。
2.群体间相互影响
原生态民间剪纸艺人的代代相传,文化工作者的采集、发掘和整理,普通义务教育对于青少年民间美术兴趣的启蒙培养及高等艺术院校对地方民间美术专业化的集中训练,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社会机构及团体的文化产业运作等行为不仅为地方输送人才,使群体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依相伴。
图1 剪纸艺术主体群落的层次结构图示
在这样的传承生态环境中,往往一系列的公共活动在不断地彰显民间艺术集群化效应。 由政府文化部门为主导的文艺活动(艺术节、展演等)以及以市场为动力的商业展销会等活动,从纵向复合和横向联系就是集群性效应的集中体现,更是上述主体各个层次群体赖以生存的土壤。各层群体组成的主体群落通过集群性交融(外化环节,有利于交流技艺)或分离(内化过程,有利于提升技艺),形成活态的群落生态有机系统。[2]
高校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不断加强改革创新的力度,力求在高等艺术教育体系中融入地方民间美术课程,增强学生对于民族地域文化艺术的认识,正视本土文化。同时继承和发展民间美术中的鲜活元素,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创作当中,这也是当代民间美术集群化效应的典型体现。
3.坚守生态化传承
在文化艺术发展进程中,广大群众自发创造了符合自身审美观念的艺术形式。人们将其称之为“民间美术”、 “民间工艺”或“民俗艺术”。阜阳剪纸是民间美术中的纯美术。它所蕴含的哲学意义、文化内涵、意蕴精神深刻而广泛。[3]因此,不论阜阳剪纸的具体艺术形态还是其创作主体的普通民众,均应受到尊重。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的剪纸工作者都应得到重视,不可偏废。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传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发挥生活应用性功能。作为民间艺术形式,剪纸主要应从实用装饰的角度来推动发展。剪纸作品蕴含的意义和作用已经远远超出剪纸本身,不仅是老一辈剪纸艺人的情感和精神的历史记忆,也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老一辈阜阳剪纸艺术家受生活所迫曾经街头卖艺,但其创作情感、手法是真挚的,以自己喜爱的艺术形式来分担生活的压力也是现实之反映。
(2) 尊重历时性身份认同。“老一辈剪纸艺术家的剪纸艺术形式在一些人看来是旧形式,认为老艺人的剪纸已经定型,但不能苛求其根据现代生活去剪,只注意个性的发展就可以。”此种观点存在严重的偏误错。
时代的限制和生存生态环境的限制对剪纸的艺术表现形式及内容有很大影响。20世纪八九十年代,阜阳剪纸艺人的作品就如同上好的佳酿,埋藏越久越能品味其甘醇。传统的形式是现代剪纸汲取营养的艺术源泉,有其文化和精神内涵融汇于作品中。我们需要这种“定型”。
(3)维护立体化传承方式。“家族式”的传承方式是传承中的核心,必须得到保护。虽然家族式传承方式对于剪纸的广泛传播作用不太明显,但我们应尊重、鼓励家族内稳定、积极、主动的发展。家庭传承、师徒传承、社会传承和教育传承均有其特点。家族式的传承是最根基性的传承,具有保障性也有先天的优越性,是中国传统传承方式当中最根本、稳固的传承方式。
1.传承方式的多元化
在传承工作中有一项最有效便捷的方法就是记录。记录工作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保护举措。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口传身授,对于剪纸的有效保护和传承形成制约。家族性质或街坊似的发展速度较慢,传播途径也有限,剪纸作品更是不易保存。
相机普及尤其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的问世给图像采集工作带来便利,也有利于图例的保存和记录总结。家庭摄像机、手机的普及更是将影像资料的应用发挥到极致,方便、便携且易于存储。因此摄像记录对非物质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更有优势。
广大爱好者在记录工作的基础上,能有效利用视频资源自我学习,反复实践,将娱乐与艺术创作相结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传播阜阳剪纸。
2.保护理念的大众化
相关保护行动主要是明白其宗旨,有超前思想。1980年阜阳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剪纸学术组织——阜阳剪纸研究会。可见在保护意识和行动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有超前的思想。[4]
(1)将“公益性”意识根植于民众心中。加强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抑或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需要长期的智力、精力和财力的大量投入,具有明显和突出的公益性事业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例外。我们当下必须经过无私努力和付出,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而不是依靠这个“家园”将之视为“利益之财”养活自身。“保护”是一种自救,绝不是一种依赖,更不是索取和经营。要意识到非物质文化艺术遗产是一项重大的“公益性”事业。
(2)形成全民理解和支持才最有力度。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众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又必然由民众来赏阅和使用,又需要由整个民族群体从自我文化角度来加以认同。因此全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做到实有成效、持久不衰、全民理解、支持必不可少。政府部门的操作,专家学者的热情,传承者的努力,最终替代不了社会民众的理解与支持。[5]
由此可见,阜阳剪纸的传承与保护要想落实,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支持是最有力的支撑,只有创造出与群众艺术思想共鸣的剪纸作品,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才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使这一地方文化艺术被更多的人接受、热爱。
民间美术是民风民俗的物化形式,剪纸作为民间美术当中的纯美术,造型夸张质朴,体现了阜阳人民的审美情感。它反映了该地区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整体文化的变迁。作为阜阳民间艺术的物质载体,剪纸蕴含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作为阜阳人,只有从心理上真正对地方民间美术产生认同感、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热爱本土艺术,积极将其融入到具体的实践生活需要中。进而激活乡土文化,开阔思路,在阜阳剪纸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参考文献:
[1]靳之林.中国民间美术[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4.5~8.
[2]戎龚停.沿淮花鼓灯歌舞艺术的群落生态景观[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3,(4).
[3]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2006.11~12.
[4]陶思炎.应用民俗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5~57.
[5]伍国栋.什么是有力度见成效的保护[N].中国艺术报,2007-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