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的丑角解读

2014-07-14 15:06田道均
短篇小说 2014年7期
关键词:奥拉丑角公爵

田道均

莎士比亚喜剧《第十二夜》的丑角解读

田道均

奥丽维娅是莎士比亚创作的 《第十二夜》中的一个角色,她是一位家世显赫的伯爵小姐,从小就接受优良的教育和修养。莎士比亚创作的女主人公都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她们既美丽又聪明。其中的奥丽维娅就是这样一位美丽的女性,美得让人不敢靠近,就连高贵的公爵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称她是天使下凡。当西巴斯辛与奥丽维娅第一次见面时,便称赞她的美丽藏有无穷的奥妙。具备如此美貌的奥丽维娅倘若是一个生性呆板的人,或许寿命会短一些,但偏偏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一生注定不寻常。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扮成侍童的薇奥拉去拜访时,在她的脸上蒙上同女仆一样的面纱,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想试探来访者的真实实力,并捉弄他们。而面对离去的西萨里奥,她既害怕又担心,害怕他又来帮公爵示爱,担心因为拒绝他后就再也见不到他了,内心万分纠结,此时脑海中浮现一个想法,于是命管家将自己的戒指送给他,并假装作是公爵强硬给她留下的,这样不仅能够保留面子,还能将自己的心思表明给西萨里奥。从这件事上足以证明奥丽维娅是一个机智的女子。奥丽维娅不仅聪明,她还拥有丰富的知识,并且能将家务整理得有条不紊,这些也证明她是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大多数的美丽女人都喜欢别人的恭维,而奥丽维娅却是个例外。比如面对西萨里奥满嘴的恭维之词时,奥丽维娅直接让他说重点,将不爱听的恭维话挡回去。由此也证明奥丽维娅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一个不喜欢甜言蜜语的普通人,正因为身上具有这样淡泊名利的特点,才决定她拒绝了高贵的公爵,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一、费斯特——给人精神上享受的丑角

喜剧在以往的创作中往往采取讽刺的手法,多以底层人民为故事的主人公,并将故事要表达的思想以喜剧式的讽刺手法来实现,达到娱乐的效果。所以,最初的喜剧被看做是一场闹剧。在观众的内心中,闹剧并未产生什么影响力,给观众带来笑声就是一夸张的表现手法。后来的喜剧逐渐变成创作的一种,并被莎士比亚用在创作中,打破传统,把歌颂置于第一位,掺杂讽刺的创作手法,打下了乐观开朗的喜剧基础元素,划清了与传统喜剧的界线,开创快乐喜剧的开端。在莎士比亚创作的作品中,喜剧的人物性格都是积极向上的,喜剧的语言也充满诗意,且作品中多有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然而莎士比亚喜剧作品得到的好评原不止这些,最重要的元素是将当代人文主义的生活迹象通过喜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并提倡自由恋爱和解放个性,因此更深层次的思想蕴涵在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中。而作品中传达作者思想的人物便是丑角,该角色也是焦点人物,丑角不仅具有搞笑的效果,还有更深层面的意思,这就使得莎士比亚的喜剧蕴涵了更深刻的内涵。其中丑角在作品中成为作者的传声筒,在剧中是关键性人物,丑角除了起娱乐作用外,他自身还具有更深层的内涵。

丑角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影响要从丑角的根源来分析。现实人们生活的价值就是借助丑角的放纵欢乐表现出来,因此在普通的喜剧中,丑角永远代表人民大众,借助自己的娱乐效果来击败现实的恐惧与肃穆。丑角能借助自己独有的眼光看透事物的异常,有着超于常人的智慧,这使得丑角被当做先知先觉角色的代表,也因此丑角产生的娱乐效果和丑角的笑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是幽默和宽广胸怀包容的笑,是在自由的基础上集体和个体和谐共处的欢乐的象征。莎士比亚吸取了丑角与生俱来的乐观精神和什么都不怕的坚定意志,使得作品中的丑角充当特殊角色并成为他的传话者。在莎士比亚创作的 《第十二夜》中,费斯特担任丑角,费斯特与马伏里奥这样的小丑不同,他兼备智慧与过人的胆识。在观众的心目中永远是他睿智的话语和搞笑的动作,但是其小丑智慧的光芒隐藏在表面笑声的后面,并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精神与胆识。而所谓的正面角色则通过马伏里奥体现出来,他是一个具有反讽意味的角色。导致他成为被大家嘲讽的喜剧角色的原因在于他心口不一,将巨大的野心隐藏在内心的深处,完全不同于表面的清教徒的生活方式。侍女玛利娅将他的心思看得透透的,并使其逐步进入到她设计的圈套内,继而成为被讽刺的人物。与前面丑角引发的笑声不同,该笑声不再是单纯的愉快,而是隐含着对丑角马伏里奥丑陋灵魂的鄙视。因此在小说中,他与女主人公和丑角费斯特完全不同,在他的眼中,婚姻的首要因素就是财富和地位,作家因此设计衬托出女主角向往的真挚爱情。在莎士比亚创作的所有喜剧作品中,《第十二夜》可以说是喜剧的综合体,搞笑的话语和插科等都借助丑角表达出来。丑角不仅让我们对这一形象进行了新的认识、不同的定位,也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快乐,真正展现出小丑的面貌。大众看到搞笑的语言和滑稽的动作而捧腹大笑,这种笑声是快乐的,充满美好的、让人深思的,并且大众获得了精神上的快乐,可以说净化了整个世界和观众的内心。

二、野心勃勃的马伏里奥

小说中有对马伏里奥在花园中进行自我表演的描述,从中可以看出他内心深处的欲望。我们也最终明白,马伏里奥除了在奥丽维娅面前没有气焰外,在其他人面前总是一副桀骜不驯、高傲无比的样子。他内心深处的欲望都是因为他想成为伯爵以及来源于对女主角抱有不可实现的幻想,在小说中曾这样写到,侍女玛利娅对他说过小姐喜欢他,小姐自己似乎也说过这样的话,她曾表示即使以后爱上别人也要是他这样的脾气。不仅只有这些,根源还在于压抑已久的欲望。他的婚姻观念可以说是另类的,把婚姻当做提高身份的垫脚石,也时常沉浸在自己是伯爵的幻想中。常常处于这种幻想与现实交叉的生活中,促使他经常对他人摆出一副趾高气扬的态度。马伏里奥这个角色的高潮部分直到玛利娅成为重点人物,丑角和伯爵为陪衬的闹剧才正式进入。小说中也写到玛利娅临摹女主人公的笔迹写了一封含含糊糊的情书,并有意将信丢在马伏里奥一定经过的路上。他发现这封信后也知道了里面的内容,更加激起他内心深处隐藏的欲望。玛利娅主导的闹剧就用内心中的四个字母来表达了,此时的欲望已经完全遮挡住了马伏里奥的眼睛,且拼命地将自己与这四个字母相连,这样不合逻辑的联系除了马伏里奥自己喜爱外,其他人都感到是如此的可笑。

而在小说的第四幕第二场,这篇故事中写到马伏里奥被假扮牧师的丑角试探的内容,然而马伏里奥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欲望是多么的可笑,自己的欲望完全牵制住了自己的内心,并不能清楚地看出在闹剧中自己所在的位置在哪里。直到小说的第五幕,在与奥丽维娅当面交谈的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在哪,在对质中当女主角说出信的内容是虚假的时候,他才猛然惊醒,才将自己从欲望中拽回到现实。但是清醒过来的他并没有认真去反思和做出任何改变,反而出言不逊。从这里可以看出心怀野心的马伏里奥既想借助与伯爵小姐结婚来提升自己地位的目的,也想展现出即使自己的欲望破灭了,他也会像其他野心家一样心里只有埋怨而没有反思。传统的喜剧故事均是以美好的爱情完结,同样,马伏里奥的野心也不能实现。

三、薇奥拉是理性与美的化身

《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精心设计了一个角色——薇奥拉,该角色能够将现实的人文主义理想和女性主义概念美表现出来。与 《皆大欢喜》中的角色罗瑟琳相同,薇奥拉也向往自由的爱情,能够主动向喜欢的男生表达爱意。对于公爵,她很早就听说过,而船长对他的描述更加加深了她对公爵的好感。于是便出现了她假扮成一个男仆去服侍公爵。但是命运好像跟这位对爱情痴情的女子开了个玩笑。美丽的奥丽维娅获得了奥西诺公爵的爱恋,同样具有坚定不移的爱情观、痴情的薇奥拉并没有任何想法要放弃公爵,反而让她对公爵的爱更加深。也就是爱情使得对爱情矢志不渝的公爵折服了,以致她不得已地也去爱公爵喜欢的伯爵小姐。她大胆地替公爵向伯爵小姐求爱,此时的她没有带一丝的嫉妒心,反而是将自己的才智和高雅表现出来。与奥丽维娅第一次见面,薇奥拉就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高贵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一向自命清高的奥丽维娅也佩服她,甚至可以说是伯爵小姐对她一见钟情。这样的故事内容可以说是在讽刺男性,讽刺当时的地位特征,公爵被这样女扮男装的女主人公打败,并被他抢走了奥丽维娅的真心,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也是想对世人展现出一种公平,爱情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权利,此外还表明男女之间也有共同点,不仅男性具有优越性,女性也同样具有这样的魅力,甚至有的人更超越了男性。

薇奥拉展现出来的求爱方式将传统女人身上的束缚以及守旧的婚姻观念完全摒弃。面对爱情,她能主动追求,不管前面的路程有多么艰难,面对多少世俗的人,也无法阻挡她追求的脚步。她对爱的无私更让人钦佩,对公爵越是鞠躬尽瘁地尽忠,越是将她的心灵美和高尚的情操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人类的感情世界中,情爱的苦楚就是单个人的苦楚,所以爱情是自私的。然而薇奥拉的方式却打破的传统爱情自私的观念,为了爱情她可以牺牲自己,表现出自己大无畏的高尚品质,超越了莎士比亚创作的其他作品的女主角,并具有大多数男性身上都没有的无私精神,强有力地评判了宗教观念中所谓女性心性轻浮等观念。

四、结 语

莎士比亚创作的 《第十二夜》被世界文学评论者称为最能代表其精神和才华的作品。作品中使用结构复杂的情节设计、采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内容曲折丰富的故事、向读者展现出一个喜剧性的天地。该部作品中共有三个恶作剧:首先是男扮女装的薇奥拉,其次是托比与小丑等人捉弄具有野心的马伏里奥,最后是安德鲁遭受托比的欺骗。这三个没有任何恶意的闹剧在布局上一环扣一环,展现出浪漫主义戏剧的风格。

[1]石锐.《第十二夜》与《梁祝》的比较——试论两剧中“女扮男装”的相似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

[2]王一卓.试论《第十二夜》中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8).

[3]王艳.角色凸显与丑角复活——莎士比亚《第十二夜》中丑角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5).

[4]陈惇.两相对照层层铺垫——莎士比亚《第十二夜》的形象体系[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1).

田道均(1973— ),男,山东东阿人,硕士,山东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奥拉丑角公爵
丑角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大度也是一种美德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离奇的绑架案
《奥拉星:进击圣殿》
别开生面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