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明
探索,其基本解释为“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古代思想家、教育家荀匡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意思是“不去登高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去靠近深谷,不知道地有多深”。在学习过程中,探索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关系到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和能力,而且对其终身学习能力的开发和运用已有知识探讨新问题的能力都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然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重视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填鸭教学”“满堂灌”;学生习惯“老师教,学生学”,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地接受知识。但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却是数学的运用与创新,而运用和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探索,数学就会失去其灵魂。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加以诱导,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坚持探索,把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作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呢?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动力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没有数学学习兴趣,不可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动力,更谈不上把数学学好,因此兴趣在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课要上得有生趣,就要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并且在学生的学习中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力求使学生亲自去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种种关系,使他们在发现中感到自己所有的进步,这就是兴趣,并作用于整个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我们要坚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让学生走进数学,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要告诉学生,数学就在我们周围,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并经常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示范。二是重视数学应用,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识。重视数学的应用教学,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从而热爱数学。三是让学生亲自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使其亲身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从而产生更强烈的求知欲。四是挖掘数学本身内在的乐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二、重视学习方法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它是获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一旦掌握了它,就容易打开知识的大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帮助学生“会学”。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选用学生比较喜欢的一些新方法,以新引思、以新促思,充分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引导学生求变、求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一是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启迪和引导学生思维,并采用多种数学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二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探索。发散思维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数学学习最常见、最有效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的观念去学习,多利用发散思维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一个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要讲究教学策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要鼓励学生,以正面的评价激发其学习动力;四是师生共同努力,共建“情感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