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国伟
摘 要:本文通过展示课程考核改革的实践,说明了高职专业课程考核要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在课程考核中的地位,加强各级技能大赛对课程的联系,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与科学地评定成绩,最后提出了高职专业课程考核应使学生获得职业准入的通行证的观点。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
一、前言
高职教育承担着技术人才培养的重任,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既懂理论又具有高技能的实用型人才。高职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直接影响到高职的教育质量,考试模式作为教学的指挥棒,决定了高职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首先要从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开始。
高职考试的作用应当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评价体系。在职业技能考核方面,我校基本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多次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体系;在学生素质考核方面,也建立了引导型素质综合评价体系。但只是这样还不够。
多年来,用人企业更多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而非一张毕业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规定,这进一步明确了“双证制”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笔者所讲授的展示设计课程为例,笔者以展示设计课程考核改革方案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索。
二、展示设计课程的行业背景
课程考核必须依托行业岗位要求,不能闭门造车,考核内容需围绕岗位需求进行设计。根据展示设计行业对设计师的要求和基于项目工作过程,展示设计师岗位划分为手绘设计原创、CAD设计图纸的绘制、三维效果图的表现、施工现场的指导与管理等岗位。职称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会展)形象设计师(职业等级三级)、(会展)形象设计师(职业等级二级)和高级(会展)形象设计师(职业等级一级)。
根据调研,高职学生在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基础上,重点要学习展示设计各岗位的职业技能以及制作材料、施工工艺、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等,强化实际动手能力。因此,本课程考核改革的目的就是通过“考核”这支指挥棒转变高职学生的学习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建立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有利于人才培养的新的课程考核制度,引导学生自觉地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标。
三、课程考核改革实施方案
本课程在具体的考核中,除采用上述提到的多种、多元考核方案以外,还引入了以下两个评价环节:
1.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在课程考核中的地位。高职院校基本都建立了与专业对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基地,也要求专业教师获得国家认证的职业技能培训师、考评员等。以此为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全员参加职业资格鉴定或技术等级考级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加强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为今后提高就业率提供保障。具体做法是:本课程将职业资格鉴定或技术等级考级的分数进行折算,形成教学考核量化,将以前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改为职业素养成绩占总成绩40%,其中项目完成情况占70%、基本素质占20%、总结评价占10%;职业技能成绩占总成绩60%,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成为考核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使课程依据国家职业标准、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为学生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技能大赛以赛代考。技能大赛越来越多地成为检验高职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完善了课程评价体系。根据课程的专业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各级技能竞赛,以赛代考,同时引入技能竞赛评价体系,强调技能为核心,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经过跟踪,技能大赛获奖的学生大都就业顺利且专业对口率高,这说明技能大赛对教学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考核引入技能大赛势在必行。职业教育课程考核应该以提高学生的技能为导向,具有社会性、适切性、情境性、形成性、多元性等特点。
四、课程考核改革实践带来的启示
高职专业课程考核应使学生能够和企业无缝对接,获得职业准入的通行证。随着我国各级各类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各地正在加速推进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证书将很快成为高职学生就业必备的通行证。高职教育必须把职业资格认证和技能大赛评价体系纳入整体教育教学中,将其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目标。
课程考核改革只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起点,通过考核改革带动课程改革,进而带动整个教学模式的改革,如顶岗实习、生产实习等全新的教学模式,探索一条使学校“双证”教育与企业对用人要求相对接的途径,真正实现促进就业的目标才是高职课程考核改革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时小侬.基于就业准入制度的“双证制”教育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2]徐利谋.蒋建平.刘延庆.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1(63).
[3]郝德勇.职业技能竞赛及其对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