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的时代意义与实现途径

2014-07-12 14:49曾绚琦
现代出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全民阅读

曾绚琦

摘要:全民阅读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阅读流行的趋势下,传统阅读值得坚守和创新。推进全民阅读需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职责。

关键词:全民阅读;阅读立法;传统阅读;数字阅读

2013年,国民阅读问题在我国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社会各界的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提案,呼吁立法推动全民阅读。此后,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主持推动下,我国首部全民阅读立法《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被列入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的立法安排无疑正是国家对国民阅读问题的重视和实质行动,足见国家对推进全民阅读的决心,也折射出当代国人的阅读状况非常不容乐观,急需改善。

全民阅读关乎国家发展与文化繁荣

国人阅读状况究竟是怎样的水平,还得看数据说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3年4月发布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18至70周岁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54.9%,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39本,而1999年,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0.4%,也就是说,近年来国人的图书阅读率总体而言是下降的。另一方面,4.39本的年人均图书阅读量指标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显著落后。有数据表明,近年来,欧美国家年人均读书约为16本,北欧一些国家达到24本。而近邻韩国与日本的国民年人均读书量分别在11本及8.5本左右。其实,除去学生和要参加各种考试的人之外,可以说当下相当多的国人“不怎么读书”。连续数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中,明确承认“读书很少”的参与调查者均超过了50%。显然,我国国民阅读整体t已处于偏低水平。国家推进全民阅读正是要提振我国国民整体阅读状况,使越来越多的国民走近阅读。时至今日,尽管阅读看似属于个人生活范畴,但全民阅读问题却已关乎国家发展。

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国家硬实力不断增强,国人开始对国家富强、实现“中国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期待和向往。但与硬实力的快速上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发展明显滞后,这对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经济上富有了,文化却跟不上,容易被视为“暴发户”,得不到别人的真正尊重,个人如此,国家也一样。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几乎均是文化强国,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中国国力的进一步提升显然需要足够的文化软实力提供支撑,需要国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文化的发展繁荣已成为我们实现强国理想和“中国梦”不可缺少的一环。然而,一个“不怎么读书”的民族何来智力资源和精神力量创造和繁荣文化、建设强盛国家?推动全民阅读显然是提升国人整体精神文化素质和促进国家文化发展的必然途径,对于中国而言,将全民阅读上升到国家发展大计层面已势在必行。

促进全民阅读除了关乎国家长远发展,另一一个更为现实的意义在于,全民阅读能为中国文化出版业发展注入动力。我国出版业经过快速扩张,出版规模已居世界首位,当仁不让成为世界出版大国。然而,低迷的国民阅读率意味着出版物消费市场疲软,事实上,当前我国出版市场确已进入滞胀时代。国家大力推动全民阅读,除了能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客观上无疑能扩大阅读消费,帮出版业“拉动内需”,缓解滞胀问题。这对于中国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均是重大政策利好。十八大以来,国家确立了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型产业的转型战略,全民阅读或将成为推动出版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

全民阅读需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相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全民阅读调查显示的较低的阅读水平主要指传统纸质书报刊阅读,从媒介竞争的角度来说,这与当今数字新媒体的流行有很大关系。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现在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网获取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极为丰富,通过网络搜索引擎等方式查找、获取信息远比书报刊等传统媒介方便快捷,网络新闻报道比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更及时更全面,目前,网络事实已成为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主要渠道。然而,数字新媒体的优势远不止于此,如今网络社交、娱乐、购物等数字化生活方式已极为丰富,相比之下,读书看报看杂志的吸引力显然逊色得多。其结果是,当代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把网络当作首选媒体来使用,传统印刷媒体自然就被冷落了。2013年的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过去一年国人人均每天读书时长约为16分钟,而同期人均每天上网约3小时,差距甚为悬殊。

当然,我们不能狭隘地理解只有读书看报看杂志才算阅读,在新媒体时代,通过电脑或手机“读屏”也应属于阅读活动,那么我们的阅读率实际岂不是应该很高?的确如此,阅读调查显示,2012年97.9%的网民表示上网进行与阅读相关的活动,把新媒体算在内的综合阅读率达到76.3%。数字化阅读也是阅读,那为何要如此在意传统阅读水平低呢?原因在于,数字阅读与传统阅读有着深刻差异,尤其表现在二者对读者的作用和效果方面。实践表明,数字化阅读方式多表现为不求甚解的“浅阅读”以及不系统的“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人们快速和大量获取信息,却不利于人们系统了解和深入思考阅读对象。中国人民大学贺耀敏教授发现,现在的博士生上网看资料多过读纸本书刊,他们在一般性知识掌握上拥有的信息量相当大,但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则十分贫乏。这正是数字阅读影响当代青年人知识结构的典型体现。由此看来,数字阅读虽然看起来更为先进、更为新潮,但隐藏着容易忽视的“副作用”,需要人们加以重视与反思。

相比之下,传统阅读活动中,人们更易进入“深度阅读”状态,长期坚持健康的传统阅读尤其是读一些好书有助于培养人的知性,使人的知识结构更为系统,使人的思维更有逻辑、更深邃、更有创造力,甚至能陶冶人的心灵和性情。可见,尽管新媒体正在改变着当代人的阅读方式,但传统阅读仍有着数字阅读不可替代的价值。若在数字阅读流行时忽视甚至放弃传统阅读,那么我们的损失或许难以估量。现阶段,传统阅读仍属“正餐”,而数字阅读大多数时候犹如“快餐”,以之代替“正餐”后果无疑很严重。因此,传统阅读尤其是对书籍的阅读不仅值得也必须坚守。但也应看到,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已使阅读数字化成为不可逆的趋势,因此坚守传统阅读不能简单视为固守纸本阅读。坚守传统阅读的实质应在于留住其提供给读者的“深度阅读”体验。传统纸本阅读和当下的数字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补性,或可推动二者的融合,即研发新型数字阅读媒介,使其能更好地呈现目前适合于纸本印刷的书籍内容,并能使读者舒适地体验数字化“深度阅读”。全民阅读应努力使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融合发展、相得益彰,才更具有时代性和可行性。

全民阅读需要个人与社会的共同努力

全民阅读的实现意味着国民普遍乐于阅读,把健康有益的阅读当做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整个社会则具备充分的促进人们阅读的氛围和条件。然而,从现实来看,我们的阅读状况和阅读环境距此显然还很远。推进全民阅读利国利民,却也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国人乃至整个社会都重视之并努力实现之。

于个人而言,参与全民阅读主要应增强阅读意识和使命感,并努力培养阅读习惯,常读好书、好作品。当今国人普遍读书少,既有社会大环境引起的客观原因,又有个人方面的主观原因。社会不断转型,经济日益发达,然而人们也普遍感到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其实成了一件相当“奢侈”的事。面对工作与生活的挑战,人们需要放松,但更需要在精神与智识上“充电”,读书显然是最佳“充电”途径之一。时至今日,阅读已关系国家与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对于当代有担当的中国人而言,肩负着一点使命感来读书也是责无旁贷的。拿起书本读书其实并不难,关键是态度和决心,必须增强阅读意识,重新重视起读书来,把读书视为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同时,培养阅读习惯也很重要。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养成终生阅读习惯最好的阶段,但“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为了升学而被动读书,并未真正养成自觉、良好的读书习惯,甚至厌恶阅读。因此,学校和家庭应重视引导青少年发现自主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的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然,全民阅读提倡的是常读好书、好作品,而不是毫无选择地读,读粗制滥造、低俗无聊的书或作品显然有害无益。读者需要学会选择好书、好作品,应选择一些有分量、有品位、有质量的书,尤其是一些经典作品,应该常读多读。

于社会而言,推进全面阅读的关键是为人们营造好的阅读氛围,提供好的阅读环境与条件。实际上,国民阅读意识的增强、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内容的选取,除了个人的努力,也需要国家与社会层面的支持和引导。我们的政府应该建立与完善促进与保障全民阅读的制度,多为国民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基础设施与条件;我们的媒体应投入更多的力量来报道全民阅读,用传播的力量告知人们阅读的重要性,向人们介绍推荐好的作品,引导和说服人们回归阅读。我们的出版单位不能一味追求利润,应该切实履行自身的文化责任,多出对读者身心有益的好书。显然,全民阅读的推进是个浩大繁复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与支持,也绝非三年五载就能实现。于当下而言,笔者认为应着重解决以下两方面问题。

其一,我们的社会应多为国民提供利于阅读的场所。研究表明,人们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下更愿意读书,更读得进去书,如没有其他活动选择、没有干扰或有阅读氖围的地方等。我国普通家庭中最常见的媒介终端是电视和联网的电脑,在这样的居家环境下,人们往往不选择读书。但如果家庭有个安静的书房,情况就会好很多。公共场合中,环境宁静优雅的书店或有很多人埋头看书的图书馆和教室也能让人拿起书来读。这些都表明空间场所对人们是否阅读有较大影响。台湾的“诚品书店”就非常注重“场所精神”,书店中的环境布置极有人文气息和阅读氛围,甚至每天深夜都有人置身其中凝神细读,俨然成为“都市中的书房”,其扬名的原因反在卖书之外了。诚品的理念是“建立一个有书读、爱读书、读好书的美好阅读社会”,不能不令人感喟。要促进全民阅读,我们的社会无疑应该有更多的像“诚品书店”这样吸引人去读书的场所。

其二,推进全民阅读,政府应该承担更多的职责。政府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领衔组织全民阅读,应该有专门而充足的财政资金给全民阅读提供支持,更应该有专门的制度来确保这些工作的落实,给全民阅读提供保障。全民阅读立法无疑是政府促进全民阅读的重要制度安排。目前,国际上以立法方式来保障国民阅读的国家其实不少,我们对阅读立法倒也不用过于惊诧。《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作为促进型立法,应该旨在监督与促进政府在全民阅读中履行更多的职责,让相关责任部门切实调动公共资源助推和保障全民阅读,将促进全民阅读的工作成果作为考核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而非规定量化阅读指标强制个人阅读。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政策本意是好的,制度安排也很合理,政策的具体效果还得看如何执行和实施。全民阅读立法显然并不意味着“不读书就犯法”,但是,地方政府部门为全民阅读政绩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摊派阅读任务这类事却不是没可能。如何确保全民阅读相关政策执行时不变味、不“走偏”,还值得我们的各级主管部门好好思考。

猜你喜欢
数字阅读全民阅读
大学生数字阅读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农村用户数字化阅读培养策略研究
全民阅读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员党性修养培养研究
新媒体时代高职大学生践行“全民阅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复合型文化场所:实体书店的立体化转变
手机阅读平台用户体验影响因子分析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全民阅读与阅读推广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