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媛
摘 要: 研究幼儿的生活容不得急功近利,容不得好大喜功。要特别注意捕捉幼儿真实的问题,结合教育的实际,紧扣幼儿的发展进行扎实而认真的研究。通过研究幼儿的一日生活,促进幼教范式的变化,促進幼教观念层面的变化,促使教师更多地思考和关注幼儿的生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幼儿教育 一日生活 质量提高
去年我园就已经把《指南》发到我们每位老师手里了,但是在工作中还没有真正运用它,没有真正认识它,也没有真正理解《指南》对我们的意义到底在哪里。通过这次培训,首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要想做深入研究或者说是想准确定位,应该抓住关键词。《指南》是导向,而不是标准。
通过学习《指南》我知道了要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一切活动要从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角度出发,耐心、细心和真心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了解他们的需要,倾听他们的内心想法,更好地教育幼儿。
《指南》的核心理念抓住了尊重一词,尊重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尊重幼儿的经验;尊重其生活价值。
听了李老师给我们讲述的有关《指南》的内容,我了解到《指南》不仅是幼教工作者对自己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导向,而且是家长、社会关注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导向。以下是我理解的如何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综合实施《指南》。
一、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契机
《指南》对各年龄阶段的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出目标,纵观幼儿在园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不难看到《指南》各领域的目标与幼儿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实现《指南》各领域目标的机会,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我举个例子说明。
在健康领域,如:情绪安定愉快(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表达情绪的方式比较适度,不乱发脾气);幼儿来园时是否有哭闹现象(主要是针对小班幼儿)等。
在语言领域,如:早上来园是否能主动问老师好,离园时是否会和老师说再见;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能大方地与人打招呼;愿意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想法;愿意与他人交谈)等。
在社会领域,如:愿意与人交往(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能与同伴友好相处(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学习轮流、分享、合作)等。再比如在每日的餐点、饮水、如厕、盥洗、午睡等生活环节、转换环节、户外自由活动环节都蕴含着实现《指南》各领域目标的机会。
二、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以幼儿为本。
转变观念,以幼儿为本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比如:孩子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拍皮球或跳绳动作协调并能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有的孩子达不到,这时候不能“成人化”地强迫孩子接受成人的安排,如果不给他们任何自己选择活动的权利,则会磨灭孩子热爱学习的天性,将会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其实,转换观念不仅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的问题,还有社会、家长的问题。因此,实施《指南》必须首先理解和认同《指南》的理念,转变观念,坚持以《指南》的精神来指导教育,而不仅是运用《指南》关于幼儿教育的知识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指南》的价值和内涵,避免在实施中陷入误区。
(二)重视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
一日生活各环节——入/离园、生活环节(餐点、午睡、盥洗、排便等)、过渡环节、集体教学活动环节、自由游戏环节、活动区环节、户外活动环节,这些环节的存在都是因为幼儿的需要,都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偏重或轻视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破坏幼儿生活整体的平衡,都可能带来幼儿学习与发展上的偏差。
重视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是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有力抵制。小学化倾向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忽视幼儿的游戏、生活,忽视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与发展,特别是忽视幼儿社会性与情感、学习兴趣、学习品质、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应当通过实施《指南》,深入改革,在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全面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不仅为幼儿上小学做好准备,更着眼于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让教育自然地融入生活中。
“把《指南》的实施融入一日生活中”是追求幼儿园教育的自然与无痕,让幼儿园教育与生活实现一体化。为什么必须这样做呢?因为对幼儿来说,吃喝拉撒睡,加上游戏、交往、在环境中探究等有趣的活动,就是他们每天踏实而快乐的生活。因此,幼儿教育必须在保证幼儿过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把幼儿教育自然地和幼儿的生活融为一体。
在实际的幼教实践中,其实幼儿园也实际地在这样做。例如,我园在《纲要》实施中,转变观念,以幼儿为本,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进行积极而适宜的教育引导,让幼儿以自己的速度学习规则,适应新环境。例如:我今年带的是小班,我班有个别幼儿初来园时不愿意午睡,连自己的小床都不愿意靠近,伟伟小朋友就是其中的一个。照过去的做法,从幼儿健康的角度考虑,我们必须统一要求,谁都不能“特殊”。但现在我园对教师提出对个别幼儿“个别对待”,针对伟伟入园前在家就不午睡的生活习惯,我放慢了教育速度,降低了常规要求。在最初的一两周内,我在午睡时间陪着伟伟玩玩具,并在其他孩子熟睡后,带着伟伟到午睡室帮助掖被子、整理衣物等,消除他对幼儿园午睡的陌生感与恐惧感。一个月后,伟伟就轻松、自然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规则,逐步养成了午觉习惯。幼儿对老师、集体生活、规则、幼儿园的积极“原体验”无疑将为他们今后的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研究幼儿生活
在幼儿园进行的对幼儿生活的研究不需要追求宏大、高深的课题,不需要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的包装。研究幼儿的生活容不得急功近利,容不得好大喜功。要特别注意捕捉幼儿真实的问题,结合教育实际,紧扣幼儿的发展进行扎实而认真的研究。通过研究幼儿的生活,进一步促进幼教范式的变化,促进幼教观念层面的变化,促进教师更多地思考和关注幼儿生活,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努力创造一个能够激励幼儿主动投入、积极学习的教育环境,把《指南》的目标或意图蕴藏在环境中,让幼儿通过环境,与人与物互动,模仿、体验、探究,自然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向着《指南》提出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第1版).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家长读本旅游教育出版社,2012.11(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