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机械基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革

2014-07-11 15:22王昌胜
考试周刊 2014年28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王昌胜

摘 要: 《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从事与机电专业技术有关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基础。虽然学好该门课程意义重大,但学生对它并无好感,因而学习效果不好。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非常关键,改革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做好学生专业引路人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机械基础》课程 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

一、《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内容方面

目前使用的《机械基础》教材基本上是对以前中专的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构与传动、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课程的内容精简后机械地整合而成的。知识多且杂,有的内容如“构件弯曲组合变形时的强度计算和构件疲劳强度计算”已超出“够用为度”的范畴。

2.学生情况方面

中职学生遭应试教育淘汰,不仅文化基础知识薄弱,而且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和求知欲。加上不良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以及学生大都对本专业认知的积累匮乏,等等,都是本课程教学的不利因素。

3.教学环境方面

由于种种原因,本门课程的可用资源相对短缺,不利于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课程内容本身就抽象、枯燥,实验可以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东西,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受到环境限制,许多实验,如工程力学中的拉伸、压缩、弯曲和扭转等都做不出来,不利于学生学习。

可见,如何提高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在上述几方面尚存在较大改革空间。

二、结合学生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中职学生的现状是:基础差,素质低,不少人对学习失去兴趣。但是这些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奇思想重,对周围世界十分敏感好奇,他们喜欢观察事物,凡是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凡是自己喜欢的就会做。要结合学生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教学方法改革

(1)精讲巧练,提高学习效率。

精讲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力求容易理解、掌握和记忆知识。如齿轮传动的知识,把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特点、基本参数、各部分尺寸计算、传动比、齿轮工作图的识读、装配及维护等知识作为基本要求,在講解时作为重点,编两句口诀(教学方法)“一隙厚二宽三距,四圆高依靠五数”:一隙厚指一顶隙一齿厚,二宽指齿槽宽和齿宽,三距指齿距、基圆齿距和中心距,四圆高是指分度圆、基圆、顶圆、根圆四个圆,四高指齿顶高、齿根高、齿高、工作高度,而五数是指模数、压力角、齿数、齿顶系数和顶隙系数这五个参数,它们是齿轮几何尺寸计算的依据。

(2)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分析讨论课应该是开发学生智能、锻炼学生胆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方法。为此,在教学中应安排一些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内容可以是概念题、综合题、自选题。例如经常布置一些较重要的综合题给学生讨论,选取一些概念性和综合性强、灵活性强、联系实际的习题,预先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一段时间,拟出解题思路,然后由学生上讲台解答;应尽量提问概念模糊和思路错误的学生,以暴露问题,供大家讨论。

(3)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首要方法,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在求解过程中进一步思考,进一步提出科学设想。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善于设疑、质疑,要特别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出新问题,提出的问题最好能引起几种回答,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恰当的情境中做出正确的回答和判断。通过课堂问题不断产生“互动”,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这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助于增强学生记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较快接受书本知识。

2.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用粉笔、黑板、模型、实物、挂图教学。模型、实物、挂图灵活性差,使用不方便,靠教师仔细地讲解比划讲授机械零件的结构、作用和传动机构的原理,尽管教师讲得很卖劲,学生却听得云里雾里,与教师的期望值有很大距离。应用实物、教具、视频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可以加强直观性教学,从而便于有关原理、理论知识的讲解。

(1)采用模型直观教学。

现在多媒体的应用很广泛,但不能对传统形式全盘否定,而要找到传统和现代的最佳结合点,达到更好的效果。在《机械基础》教学中,接触最多的是机构,在引进一个新的机构时,我们借助模型导入,让学生通过动感、颜色和形象激发兴趣,利用他们的好奇心理,结合教学内容,可进行直观教学。比如在学习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时,利用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的教学模型,进行分析。讲课时,生动形象地演示出同一个四杆机构取不同的杆件作机架便可得到三种基本类型: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双摇杆机构,并能动态地表现出是否满足长度和条件,这样就为如何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做了很好的动态补充,使学生在直观印象中把握了重点。然后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印象,如缝纫机踏板机构,还有人骑自行车时,也能组成曲柄摇杆机构,并辅以视频,形象、直观、生动地显示汽车前的雨刮、摇头扇的结构。既吸引了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

(2)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各种零件的外形、内部结构、零件间的相互运动通过计算机加以展示,使学生能够通过动态画面,较轻松地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对增强学生的感性熟悉,培养他们的学习爱好,均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①课件

《机械基础》教学涉及很多概念和具体图形。概念太多,而黑板的大小受到限制,所以在设计板书时难免会碰到一些不便之处。利用课件教学,我们可以把有关教学内容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系统地掌握有关知识的效果。以联轴器的类型为例,可以把固定式联轴器、可移式联轴器、安全联轴器和万向联轴器放在第一层。如果想介绍可移式联轴器分类,则可以直接点出可移式联轴器进入第二层等,采用这种方式学生要了解哪项就点哪项,可以方便地掌握联轴器的分类,而且有助于教师的讲解和课后总结。

②视频、动画演示

利用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特点和综合处理功能,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些运动机构,然后播放,加深学生对该机构运动特点的理解,并且可以让学生产生联想,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例如在讲解平面连杆机构时,将所讲的曲柄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齿轮机构、螺旋传动等的工作过程做成动画,演示时非常方便,可以停留在任何位置。死点、极位夹角等抽象概念也有明晰理解。通过录像、动画的演示,把难点体现得明了直观,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并能很快理解一些常用机构的组成原理,同时在短时间内拓展演示一些制造企业中各种机械的常用机构。将这些自动机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犹如走进生产现场,拉近了课堂与生产实际的距离,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感到所学知识不再是抽象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实实在在使用的。还可以通过把应用Pro/E软件制作的各类机构模型展示给学生,并在现场让学生亲自尝试改变同类型机构的各个参数,生成不同类型的机构模型,使得学生对各种机构都有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胡家秀.机械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

[2]佚名.中职《机械基础》教学思考.中华硕博网.

[3]许佩群.浅析《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易起论文网.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