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愿军 ,冯方俊
(1.湖北中医药大学2007级七年制本硕连读生,湖北 武汉 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脑病科,湖北 武汉 430061)
冯方俊近年来用加味活络效灵丹治疗偏头痛22例, 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共40例,均为湖北省中医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20~56岁,平均(38.52±3.46)岁;病程1个月~12年,平均(4.37±2.83)年。治疗组22例,男9例,女13例;年龄18~55岁,平均(40.13±2.42)岁;病程6个月~20年,平均(4.63±2.5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1]:①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②舌质紫黯或舌体瘀斑,瘀点,脉弦细或细涩。③有头部外伤史和中风史。辨为瘀血型。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头痛学会(IHS)2005年5月发表的《国际头痛疾病分类》第2版(ICHD-IIR1)[2]。
治疗组:用加味活络效灵丹。当归12g,丹参15~30g,制乳香6g,制没药6g,川芎15g,黄芪15~30g,葛根15g,羌活10g,白芷10g,全蝎6g,地龙12g,甘草6g。每日1剂,分2次煎服,每次150mL(饭后服)。脾胃素虚大便溏者可去制乳香、制没药,加山药20g,薏苡仁15g,白术12g补益脾胃;气机郁滞较重者加香附15g,青皮10g,柴胡10g,赤芍15g,郁金10g疏肝理气止痛;痛甚持续者可酌加蜈蚣1~2条,白僵蚕15g活血通络止痛;血瘀闭经、痛经者加益母草30g,香附15g,桃仁6g,红花6g活血调经止痛。
对照组:尼莫地平片40mg,1日3次饭后服。两组疗程均为28天。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头痛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及血压等无变化。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患者,女,43岁。左侧头痛反复发作6~7年。左侧头痛剧烈,痛如针刺,痛而夜间难以入睡,面色 白,神疲乏力,纳食一般,月经来潮色暗夹有瘀块、量偏少、2天即净,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头痛。证属气虚血瘀,虚实夹杂。治以和血通络,行气止痛。药用当归12g,丹参20g,川芎15g,黄芪30g,葛根15g,羌活10g,白芷10g,全蝎6g,地龙12g,山药15g,白术10g,茯苓12g,柴胡6g,甘草6g。服14剂后,头痛消失。
偏头痛(瘀血型)病因一是内伤血瘀头痛,因情志不遂,怒气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逆乱,郁滞日久,由气及血,气血滞涩,瘀血阻于脑络,不通而痛。二是外伤血瘀头痛,因跌仆闪挫,头部外伤,瘀血内停,脉络瘀阻不通而痛。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五脏之精血、六府之清气皆上注于脑,且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均上会头中,故内伤气血瘀滞,阻塞脉络,或外感时邪,跌仆损伤,均可引起头痛。虽然病因甚多,但以瘀滞不通为病者多见。顽固性偏头痛病程较久,根据叶天士“久病入络”的理论,病情必涉及经络,“病初气结在经,病久血伤入络”,络脉凝滞、瘀阻脉道、经络不通或不荣都是导致疼痛的病因,所以顽固性偏头痛当从络脉论治。
活络效灵丹出自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具有活血通络,化瘀止痛之功。方中当归养血和血通络,丹参活血化瘀通络,两药合用补中有攻、攻中有补、攻补兼施,增强了活血通络功能。再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行气通络,使经络得通、气血畅行,两药合用能增强活血行气,消肿定痛之效。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谓:“乳香气香窜,味淡,故善透窍以理气;没药气淡则薄,味则辛而微酸,故善化瘀以理血,其性皆微温,二药并用为宣通脏腑,流通经络之要药”[3]。临床上有不少患者发病后除见典型瘀血阻滞症状外,尚可见全身疲乏无力、少气懒言、面色无华等气血亏虚之象,属虚中挟实、虚实并见,故治疗时攻补兼施往往收到显著效果。应用中加黄芪15~30g,川芎15g补气行血,使气血畅通。加葛根升脾胃清阳,与黄芪、川芎同用可使气血上行脑络,脑络得以滋养,而头痛可愈。李东垣谓:“头痛每以风药治者,髙巅之上,惟风可到,味之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者也。”故头痛多加用羌活、白芷等祛风止痛之品。虫类具有行窜之性,可搜风剔络,剔除滞痰凝瘀。叶天士谓“病久则邪正混处其问,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搜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故治疗加用全蝎、蜈蚣、地龙等虫类药物搜风剔痰、活络止痛[4]。用虫类药当中病即止,祛邪而不伤正,不可过用。全蝎、蜈蚣等均有毒,可研末服,用量不宜过大[5]。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14.
[2]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2010:312.
[3]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78.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90-294.
[5]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1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