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理念观照下的课堂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五上)教学实录

2014-07-10 09:33:50马贞戎枝萍
教育科学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的策略七彩儿童

●马贞,戎枝萍

课前,老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研究单,学生独立、自主完成。

“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单1.王大叔用18 根1 米长的栅栏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用牙签代替1 米长的栅栏围一围,并试着把围的情况记录)我的围法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答:一共有_____种不同的围法。我的提醒(我的小窍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2.订阅如右的杂志,最少订阅1 本,最多订阅3 本。有多少种不同的订阅方法?我的分析与解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我的提醒(我的小窍门): 。3.解决上面两个问题,我有话要说。我的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困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实录】

师:课前我们已经用18 根牙签代替1 米长的栅栏围过了长方形,说一说你们有几种不同的围法?

生 1:4 种。

生 2:3 种。

生 3:8 种。

师:看来答案不尽相同,有 3 种、4 种、8 种等等,你们把不同围法都记录到研究单上了吗?

生:(齐)记录了。

师:下面,我们在小组里讨论研究单第1 题的围法和小窍门 (师在研究单上圈出 “围法” 和 “小窍门”),看看有没有找全,是怎样找全的! 讨论好了之后,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交流,用时约3 分钟)

师: 下面请小组代表带上组里同伴的研究单到前面来交流。

包伊蕊有选择地收集自己学习小组的研究单。

师:先表明你们组观点,一共有几种围法!

包伊蕊展示自己的研究单:

包伊蕊:我们组里的观点是4 种围法,分别是长8 厘米、宽 1 厘米;长 7 厘米、宽 2 厘米;长 6 厘米、宽 3 厘米;长 5 厘米、宽 4 厘米。

师:你们组是怎样记录的呢?

包伊蕊:我们组有的是用分成的办法,把9 分成8 和 1、7 和 2、6 和 3、5 和 4;还有是用小线段代替牙签画图记录的。

师:分成的方法简洁,数学味很浓;画图的方法直观、形象,是不是让我们想到了昨天摆牙签的那一个个画面?

包伊蕊:(面向全班同学) 你们还有其他的记录方法吗?

(田秋若展示)

包伊蕊:这是用表格的方法记录的。

【评析】

“教师不教,学生会学吗?”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道:我们要“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课堂上我们发现,当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学生比以前学得更主动、更积极,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更具多样性和创造性,数的分成、画图、列表等,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题目的理解,这种来自儿童世界的语言也许更容易被儿童所接受。 老师适时的点拨更是将这种生生之间的交流引向深入。

师:表格很清晰,一目了然就知道哪4 种情况。有不是4 种围法的吗?

黄静雯出示研究单:

蔡雨倩:我有不同意见,黄静雯把18 当成了面积,而这里是18 根1 米长的栅栏,18 米是长方形的周长。

黄静雯:谢谢蔡雨倩! 我知道错在哪儿了。

张健乐也拿出自己的研究单:

唐玟羽:我不同意,长方形有两组长和宽,18 米是两组长和宽的和,所以先用18÷2=9(米)求出一组长和宽的和,再把9 分成。

张健乐:谢谢唐玟羽的提醒,我把18 米当成长与宽的和了。

师:错误能启发我们思考。老师以前教过的学生中还有这样解答的:

包伊蕊:这样解答有问题吗?

吉星宇:重复了,长8 厘米、宽1 厘米和长1 厘米、宽8 厘米是一回事,只不过一个是横着,一个是竖着。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分享包伊蕊这一组的小窍门。

包伊蕊:我们这一组是用18 根1 米长的栅栏去围羊圈,也就是说,羊圈的周长是18 米。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是 18÷2=9 米,9 能被分成 1 和 8、2 和 7、3和 6、4 和 5,加起来是 4 种方法。

师:有请单璨和我们一起分享她解答这一题的小窍门。

单璨:一一列举时要有条理,不能乱,要不然就找不全,或者重复了。

师:掌声感谢包伊蕊和单璨跟我们一起分享了他们的交流成果! 一一列举时要做到?

李涵谦: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评析】

“有不是4 种围法的吗?”教师的适时追问,给孩子们公平表述的机会。课堂不应只有一种声音,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彼此碰撞、交流、分享,即使是错误的思维, 它也应该得到尊重, 它也有表达的自由,孩子们积极自信,思维活跃,哪怕成为课堂的“靶子”也很乐意,因为在互动过程中,孩子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真诚与友谊。

师:下面请大家继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研究单上的第2 题,师用红笔在“最少订阅1 本,最多订阅3 本”下浪线标注,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生:可以订阅1 本,可以订阅3 本,也可以订阅2 本。

(学生小组交流,用时约3 分钟)

师:哪一小组争取这道题的交流机会?

王陆陆:我们组认为一共有7 种不同的订阅方法(展示自己的研究单)

第一种三本都订;第二种订《科学世界》和《七彩文学》,第三种订《七彩文学》和《数学乐园》,第四种订《科学世界》和《数学乐园》,第五种订《七彩文学》,第六种订《科学世界》,第七种订《数学乐园》。

我们组还有同学是这样记录的。(展示范晓瑜的研究单)

她用数字①代表《科学世界》,②代表《七彩文学》,③代表《数学乐园》。 她把订阅 1 本的 3 种方法记录在最左边,2 本的3 种方法记录在中间,3 本的1 种方法记录在右边。

你们还有其他记录方法吗?

高凡展示如下:我是用表格记录的。

崔戎:我是画图记录的。 我用 A、B、C 分别代表《科学世界》、《数学乐园》和《七彩文学》,订一本我用小圆圈起来,有3 种方法;订两本我用连线的方法,分别是 AB、AC 和 BC, 也有 3 种方法;3 本都订只有 1种方法,我用大圆圈起来的。 这样一共就有7 种方法。

师:崔戎订阅两本书时用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四年级学的——

生:搭配。

【评析】

“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更是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是动力之源,能量之源。”教育者不能代替儿童思考,哪怕这件事情再简单。 在没有教师介入的情况下,学生通过课前独立预习,课中小组讨论,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文字、数字、表格、画图,并融合以前学过的“搭配”策略,他们的学习潜力令人惊叹!

师:知识是相通的,学习新策略,不忘旧知识。只有把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学好学精。请王陆陆继续组织交流。

王陆陆(展示组里同伴的研究单):

这位同学写了10 种答案, 其实订阅 《科学世界》、《七彩文学》和订阅《七彩文学》、《科学世界》是同一种方法。

师:这里不需要考虑先后顺序。

王陆陆:我们组的小窍门是先把最少的写出来,再把中等的写出来,最后把最多的写出来,然后相加就算出有几种方法了。

师:掌声感谢王陆陆!再请曹艺檬说说你的小窍门。

曹艺檬:订1 本肯定每本都订,有3 种方法;订2 本可以用搭配的办法,有3 种;订3 本是都订,没有任何选择,只有1 种方法。

师:大家注意,王陆陆和曹艺檬跟我们分享的小窍门,都是先考虑什么情况,再考虑什么,最后考虑什么?

生:先考虑订1 本,再考虑订2 本,最后考虑订3 本。

师:也就是说大家在考虑一共有多少种订阅方法的时候,不是想一个记一个,而是——

生:先分类,再思考每一类各有几种情况。

师相机板书:分类

师:这样先分类再列举的方法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就不容易乱,也就不会重复、遗漏了。

【评析】

有一种爱叫放手。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学法小窍门,就像一个小老师一样循循善诱,“先分类再列举”说得多好啊,正所谓“给我一个机会,还你一片惊喜”。

师:刚才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很好,现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于小泉:做第一题用牙签来围一围就不会出错了。

王一竹:两道题是一不小心就会把位置不同的一种方法看成两种。

师:长方形“站着”和“躺着”是同一个,两本书一起买回家,没有先后顺序的问题。

高凡:要用简洁的方法记录出题目的条件,然后再有顺序地计算出答案,要注意不能重复。

徐英依依:不知道第一题反过来的算不算?

生:肯定不算了,这只是摆放的方法不同,但还是同一个长方形。

盛钦程:第二题一开始时不知道怎么下手?

师:现在你明白了,在情况复杂的时候,我们最好先做什么工作?

盛钦程:先分类。

师:对了,把一个大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来思考,这样思路就清晰了。

王瑄琦:有时太混乱,搞不清楚怎样算。

师:不知道怎样算,不急,我们可以有序地一一列举,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策略。

【评析】

本课的小结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获和体会? ” 在回头看的过程中,孩子们用“原始”的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感悟,虽然不够简练与规范,但真实、真诚,是一种融入内心的理解。

师:下面请大家独立完成试一试第64 页的“练一练”。

(学生练习。核对答案,答案6 种和5 种的,各持己见;答案3 种的,疑惑地看着争论。 )

师:6 种和5 种的,谁能说服对方?

生:6 环加 10 环 是 16 环,8 环加 8 环也是 16环,这两种情况总环数是相同的,要去掉一种。所以,不同的环数只有5 种。

师:看来对于一一列举的结论,有时还需要适当地筛选。

师:不过,老师还发现有几个孩子列举的情况是6 和 8,6 和 10,8 和 10, 答案是可能得到 14 环,16环,18 环 3 种情况。 问题出在哪里呢?

生:你想啊,如果是你去参赛,你希望最好的成绩是多少? 当然是每次都命中10 环了,现在明白了吧, 问题就出在你没有考虑到两次命中的环数一样的这一类,只考虑到了命中的环数不一样。

师:老师如果把问题中的“投中”换成“投了”,还一样吗?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继续思考,想想这时你又要怎样进行分类呢?

【评析】

巩固练习,题不在多而在精。 虽然只有一题,但它的思维容量是扩展的,与例题“同中有异”又“异中有同”,既是对今天所学内容的巩固,又有所提升,为什么会出现6 种、5 种、3 种等不同的情况,它们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想?老师适时介入“四两拨千斤”,把孩子们的思维引向问题本质的探讨。

【课后总评】

生本教育,主张在“教”与“学”的关系中,以“生”为“本”开展教学活动。课堂应当成为以学为主的“学堂”而不是以教为主的“教堂”,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你(学生)学,我(教师)帮”,正如彼德·克莱恩所说,“孩子们所拥有的潜力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 你只须从旁协助他们”。 本课中我们看不到教师的精彩表演,看到的只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稍显凌乱的对话和活动。 学习好像在不经意间进行,我有提醒,我有补充,我有发现等,在对话中分享智慧,在辩论中加深理解。 相反,教师的教显得更为“后退”,但这种“后退”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前进”,教师关键时刻的介入,及时将讨论引向深刻。

好课未必“好看”,当然这节课远远不能称得上是“好课”,这只是我们学校数学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要效法天地和自然的规律,顺应天地而行事,这才符合宇宙世界的自然法则,小学生学习亦是如此。我们常说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的改变从课堂开始。“学生学会任何东西, 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因而,这个最后过程并不是教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最终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也不再是“教”而在于“导”,一切顺乎自然,因势利导,教师就像农人守护庄稼一样,静待花开,静候生长。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 我们应当遵循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就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妈妈只能教宝宝走路的方法,但是不能代替宝宝走路。也许宝宝走路的过程中会跌倒、会摔疼、会哭闹,但这个过程同时为宝宝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这是成长中必须经历的。 课堂上“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动手,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提问,解决问题,不要只传授知识——要鼓励行动”。让儿童在头脑中“建模”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们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本课中学生围绕预习单自己提问,自己解决,这个过程不是一种告诉,也不是一种灌输,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学在其中,乐在其中,课堂“喧闹”只是表象,在这种“喧闹”的背后是学生火热的思考。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的策略七彩儿童
“七彩”年
七彩屋
快乐语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18
七彩屋
快乐语文(2019年12期)2019-06-12 08:41:44
七彩树
苏教版教材“解决问题的策略”新授课解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
探微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个性化与多元化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由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发的思考
求知导刊(2016年16期)2016-07-28 12:28:32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