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让课堂别开生面

2014-07-09 21:44井小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8期
关键词:课堂活力师生互动高中语文

井小华

【摘要】为了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能够充满活力,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语文知识,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变化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师生互动 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71-02

师生互动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它符合新课改的理念,改变了传统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对于知识进行加工和处理,不断地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乐趣,从而改变学生被动地学习状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下面谈一下本人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问题激疑启发,学生思考起来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的最好办法就是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和探究,给学生设置和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能够有事可做。因为“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只有学生有了问题去思考,学生才能产生疑问和不解,才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去探究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起来了,课堂教学自然也就有了生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地等待着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探索知识,经历了学习过程,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

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课文中“拿来主义”的含义是什么?运用比喻,以小见大地阐明抽象、深刻的道理,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点,请举例说明本文是怎样运用比喻来阐明道理的?近百年来我们从外国“拿来”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可拿来?通过教师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就会积极地思考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大脑。

二、学案引导牵引,学生主动探究

导学案是在新课改中被广泛运用的一种学习资料。这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基础给学生提供了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练习,让学生通过对于导学案的探究不断地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度,让学生真正地亲历了学习过程,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之上。学生通过对导学案的学习,可以积极地与教师进行对话和交流,向教师表达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和教师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文章的语言特色,导学案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通感指感觉的转化迁移,如古诗“风来花底鸟语香”,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嗅觉的气味;“鸟抛欢语凡凡落”将听觉的声音转化为视觉形象。接着让学生品味下面句子,指出其中通感的用法及艺术效果。“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渺的歌声似的。”“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旅伴,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学生通过导学案上的解释和介绍学到了“通感”,并且在练习中又经历了思考和分析,加强了自己对于通感的理解和学习,而且学生在课堂上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小组合作,教师积极点拨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积极地与其他学生进行对话和谈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讨论中学生的视野得到了开阔,学生的思路也被打开了,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里学生进行主动地合作和探究,教师可以在学生出现疑惑或者是有不明白的地方的时候给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启发,让学生知道思考的方向和目标,从而能够更加积极地进行探究和学习。也就是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成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和指引者,让学生有前进方向,顺利前行。

例如在学习《雷雨》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性格,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去进行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探究思考:在鲁侍萍讲述往事的过程中,周朴园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课文结尾处与周萍动手打了鲁大海,目睹这个场面,侍萍有什么反应?她由“只要见见我的萍儿”到此时对周萍情感变化是怎样的?通过学生们对于这些问题的交流和沟通,学生会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都说一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的认识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上,变得更加深刻和全面。教师在学生的探究中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指明思考方向,让学生有的放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通过一些现象和文章中的语句去分析其中的人物性格,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探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在学生的快乐学习中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也会逐渐地增加,促进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通过学生逐步地探究和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掌握学习方法。这也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能够“乐学”“善学”。

四、融洽师生关系,师生其乐融融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基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所以,教师应该放平心态,和学生一起讨论和探究,加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成为探究中的一员。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向教师表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相互切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教师也能够“教学相长”。

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于荆轲其人其事,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荆轲那种舍生忘死,扶弱济困,反抗强暴的精神是感人的;有人认为荆轲用行刺手段达到某种政治目的举动不足取。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学生交流沟通,之后引导学生去思考和发言。在其乐融融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为课堂注入了活力。

总之,新课改形势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充满活力和生命力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探究和学习,把新课改的理念和教育思想都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主动地进行探究和学习。只有师生互动和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才是充满生机的课堂,才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彩芳.创设情境是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网络财富.2010(04)

[2]曹美英.对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08)

猜你喜欢
课堂活力师生互动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浅谈怎样营造愉快的语文课堂氛围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