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桂香
【摘要】目的:对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与传统硬吸管的人工流产术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38 ~50d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8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全流产及漏吸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以传统硬吸管行负压吸引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而将微管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应用于观察组患者。结果:全部患者均无发生无子宫穿孔。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全流产及漏吸的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具有疼痛小、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完全流产率高,临床推广使用价值大。
【关键词】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传统人工流产术; 不良反应;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2-0113-01
人工流产术终止早孕为我国广泛使用的一项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在传统负压人工流产术中使用的不锈钢制吸管,不能够在术中随意进行弯曲,与子宫的 过度前屈或后屈子宫很难顺应,极易造成漏吸和吸宫不全以至于子宫穿孔。本研究以微管负压吸引术为妇女终止妊娠,不仅疼痛小、出血量不多,而且也不出现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性强,与孕妇的身心需求符合,深受育龄妇女的喜欢。对此作如下报道。
⒈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3年6月~2014年 7月在我院门诊没有手术禁忌证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的早孕妇女96例,其年龄为20~46岁之间,有38~50d的停经时间,经超声检查以宫内早孕确诊。随机把全部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也为48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孕次及妊娠天数,其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要对患者人工流产术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情况严格掌握好,把情况在术前为患者说说明并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好术前各项工作,取得正常检验结果后,让患者进手术室接受常规消毒铺巾,采取与人工流产术一样的手术步骤[1]。行吸宫术时,以传统硬吸管行负压吸引术应用于对照组患者,而将微管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应用于观察组患者。把吸出物于术毕过滤,为血液及组织进行测量,并检查是否存在无绒毛。宫内情况的超声检查于1周后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术中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全流产及漏吸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率( % ) 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⒉ 结果
全部患者均无发生无子宫穿孔。比较两组人工流产综合征、不全流产及漏吸的发生率指标,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要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⒊讨论
漏吸、子宫穿孔和不全流产通常都因子宫的过度倾屈所致[2]。在传统负压人工流产术中使用的不锈钢制吸管,不能够在术中随意进行弯曲,与子宫的 过度前屈或后屈子宫很难顺应,极易造成漏吸和吸宫不全以至于子宫穿孔。以质地柔软的PVC 高分子医用材料制作的微管,弹性细软的管径能自由运转于宫腔内,可以与子宫相应的位置顺应弯曲。一旦遇到明显的子宫前屈或后屈时,就可手工随意弯曲吸管与子宫的倾屈度相顺应,可让吸管顺利抵达宫底,确保顺利完成手术,尽量将术中牵拉子宫颈现象减少,可有仅仅2~3min的手术时间,促使发生漏吸、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全流产的情况减少,也不容易有子宫穿孔发生[3]。与传统负压人工流产术相比,无痛微管人工流产术的优势体现在:
⑴终止早孕快。比起传统的传统人工流产术,其时间可缩短1~2 周;⑵细小的管腔与较小的创伤小可很快恢复,弹性细软的管径能自由运转于宫腔内与过度前屈及后屈的子宫位置可充分适应,不发生漏吸;⑶无痛。不必使宫颈扩张和麻醉,则传统人工流产术对宫颈扩张和牵拉导致的人工流产综合征就可有效避免;⑷较小损伤微管。不大的出血量小可于术后很快恢复,使完全流产率降低。⑸一次性使用微管,不能有交叉感染和医源性感染产生,这与WHO所倡导预防交叉感染的生殖健康理念更加符合。采用微管微创无痛人工流产术能够为健康妇女终止妊娠于停经天数在35~42d,就能让等待手术的妇女,避免有早孕反应和心理压力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症状发生。所以,这一手术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这些女性的痛苦感受。在安全性上,与传统的金属吸管基本一样,没有特殊的关于手术对象及整个手术的操作过程相关的要求,也不会有负压吸引术加大的风险。同时,当其进行手术时,可以促使出血减少,也可以促使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术后出血和月经出血以及由感染引起的术后不孕等远期并发症相应地减少,临床推广使用价值大。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 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367-400。
[2]容春凤,朱小宁,可弯曲吸管与传统硬吸管应用于人流术疗效比较[J], 现代医院,2008,8(1): 50-51。
[3] 管莉,微管人流术 185 例临床观察及体会[J],淮海医药,2009,27( 3) : 245-246。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4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