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招生的数量,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也加大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尤其增添了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通过对我国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性别上的歧视,从社会、个人及高校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为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3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57—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2
[作者简介]姜琦(1987—), 女,吉林永吉人。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1.引言
十一五以来,我国对高等教育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扩大规模和招生的数量。据有关部门统计,2006年我国高校总毕业人数为388万,其中女毕业生人数占43%;2007年全国高校总毕业人数为500万,女毕业生人数占45%;2008年全国高校总毕业人数559万,女毕业生占5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的高校中女性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女大学生数量的增多,反而女大学生得到的就业机会却越来越少。扩大招生不仅没有为女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反而增添了就业压力,为女大学生已经艰难的就业之路雪上加霜。其中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就是性别上的歧视,同等需求下的工作,同等条件的应征者,用人单位通常会选择男性应聘者,甚至会放弃更加优秀的女性应征者。通过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女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缓解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仅可以让女大学生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且也对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女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
2.1传统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
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伴随着它的不仅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还有亘古不变的人们对女性的歧视。自古以来,女性在历史的舞台上就没有权力和地位,从“三寸金莲”“三从四德”再到如今的就业性别歧视,都体现出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轻视。女性常常被冠以男人的附属品的名号,社会认为女人的工作就是操持家务,相夫教子和孝敬老人,中国有句古话就是“男主外,女主內”,认为外面的世界是属于男人的天下,根本不会想让女人去涉足任何一个领域。随着改革开放,新中国主张男女平等,女性开始接受教育,但现在仍有部分偏远落后地区女性得不到接受教育的机会,女性在追求各个领域的平等,同样女大学生也追求就业方面的平等。但很多用人单位仍然留有传统观念的思想,在给予机会的时候更侧重于男性,他们在潜意识里觉得女性要弱于男性。这种在人们脑海中的传统思想也驱使着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于男大学生有一定的倾斜。
2.2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新中国提倡男女权利的平等,并且陆续的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女性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以及《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这些法律的建立是为了主张男女在工作和生活中权益的平等,但在实施上却缺少力度。在我国设立的这些关于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实施的细节,也没有细分妇女应享有的具体权利,缺乏可操作性。女大学生就业相对比较困难,与我国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关系密不可分。对于就业的性别歧视问题,我国的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其惩罚的措施,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大肆的打出只招男性的牌子,这也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我国的《宪法》也明确规定了女性在就业与择业等方面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权利,然而由于机制存在的漏洞,让平等变得难上加难,致使女性在就业的道路上步履维艰。
2.3女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新时代的女性角色不单单是生育下一代,照顾家庭,她们也有自己的事业,在社会各领域也分得一席之地,但是正是因为女性这种先天的生理因素使得她们在就业的时候遇到阻碍。由于女性自身身体条件的因素,导致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才会有性别歧视的现象发生。我国《劳动法》规定,女性在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将其辞退,工资正常发放的同时还要给与相应的补助,女性职工的增多,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资金的消耗,但却减少了企业生产工作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就是金钱,处处讲究效率的年代,这也无形的加大了企业对女性求职者的排斥。而且,由于女性自身体质就比男性弱,很多环境不利于女性的身体健康,有些工作的强度也是女性无法承受的,这也是男大学生在求职的时候比女大学生范围广的一个原因,这种现象也因为女性自身的条件而很难甚至无法去改变。
2.4高校无差别教育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除了社会因素和自身因素之外,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另一个因素则来自于学校。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女性应该和男性享有同等的权利去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各高校在各专业招收学生的时候也打破了性别的要求,进行无差别教育。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以前只招男生的专业也出现了女学生的身影,她们和男学生一样学习建筑,地质等一些专业。但这些相关的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的时候会更倾向于男大学生,导致女大学生苦学四年最后却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高校一味的追求男女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而忽视了女性自身的优势,所学专业与自身特质不符。
3.优化女大学生就业对策
3.1打破封建思想主张新女性
据调查,自2005年以来我国高校女大学生人数与日俱增,很多高校例如师范高校女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男大学生,造成了一边倒女性撑起整片天的局面。全国每年高考文理状元中女性居多,2010 年,清华录取了1159名女生,比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34.12%。20年前,女生只占清华学生的17%左右,不足20%。而且在各个领域也涌现出很多优秀的女性企业家和领导者,全世界现任女性领导人一共有12人,其中包括6位女总理与6名女总统,另外还有3位女王。这些都足以证明女性的角色已不再是贤妻良母,女性更能够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所以一些企业和用人单位思想观念应该与时俱进,不要再觉得女性的能力水平不如男性,应该给予女性更多的就业机会,新世纪,新思想,开辟新领域,各方面的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新时代的女大学生更应该自立自强,从自身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去证明给社会看,新时代的女性是有能力去承担一些社会的角色的。中国历史悠久,要想打破传统的封建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女性在社会中坚持不懈的打拼下去,相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破除这种封建思想是指日可待的。
3.2完善法律保障机制
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在保障妇女权利的法律法规中补充相应的实施和惩罚措施,对于违背法律的企业单位或个人给与相应的惩罚。另一方面要加大实施力度,提高可操作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和管理,给与女大学生更多的法律支持与保障。完善的法律机制需要国家、企业单位以及女大学生个人共同去建设,国家强力推进,社会按章进行,自身懂得维护个人权利,三者共同进行,相互促进,共同完善法律保障机制,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增添砝码。
3.3政府给与相关补贴
一些企业排斥女大学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来自于女性自身的特殊性--怀孕、生育和哺乳期,在这期间女性不能为企业服务但用人单位仍然要支付其工资及相应的补助。为了减轻用人单位因聘用女性职工而带来的经济负担,国家政府应该给予公司和女大学生个人相应的补贴,制定相关法律,以每人工作年限,学历以及不同行业等因素作为衡量标准,对于怀孕期间的女性给与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补助,政府按女性职工的人数给企业发放补贴,一方面可以缓解女性职工在产假期间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排斥。根据企业招收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政府制定一定的标准,给予相应的补贴,从侧面也是对企业招收女大学生的一种激励,这样一来企业会更乐于接纳女大学生。
3.4高校在专业和就业方面给与指导
高校应改变无差别教育的模式,针对女性的优势开设相关学科,例如日本的高校会开设插花专业,我国高校也可以在一些需要耐心和细心的专业上加大女性的招收比例,也可以开设一些专为女性设计的专业,这样可以在就业中提高竞争力和优势,为女大学生的就业开辟新的市场。高校还要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当今社会市场的就业形势,提供最新的求职信息,指导女大学生如何在就业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优势,加强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意识,警惕招聘的一些陷阱,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在女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中起到疏通的作用,高校要发挥自己向社会输入人才的重任,就要在招生以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把好关。
〔参 考 文 献〕
〔1〕 吴贵明. 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 丁红卫. 经济发展与女性就业——亚洲定性国家实证研究〔M〕. 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3〕 刘文. 高等教育投资与毕业生供求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 赵瑞美.职业性别隔离歧视小议〔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16):37-39.
〔5〕 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5,(1):108-111.
〔6〕 胡近,蒋超英. 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与妇女发展〔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 吕育康. 非主流教育新视野:人才供给非稀缺阶段的中国教育〔M〕.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
〔8〕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9〕 周颜玲. 全球视角:妇女、家庭与公共政策〔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 蒋晓光.西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及其启示〔J〕.经济师,2004,(06).
〔11〕 蒋永萍. 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 2003,(02).
〔12〕 蒋永萍.关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平等——“中国妇女就业论坛”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2003,(02).
〔13〕 瞿振元.2000—2002 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 Ridgeway, Cecilial. Interaction and the Conservation of Gender Ineqality, Considering Employment〔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7,62(4):218-235.
〔15〕 Hillage,J.& Pollard,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cy Analysis,DFEE Research Report, 1998.
〔16〕 Jeff Dominitz,Charles F.Manski, Eliciting Student Expectations of the Return to Schooling, working paper No.4936., 1996.〔责任编辑:侯慶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