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朝奏折研究述要

2014-07-09 05:21臧廷秋
理论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奏折

[摘 要]雍正朝奏折研究动态从奏折文书与奏折文献刊物两方面考察。奏折文书中综合性研究的应是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这部著作;专题性研究上奏折制度是雍正朝奏折研究的焦点。奏折文献刊物中《朱批谕旨》研究论著数量最多。

[关键词]雍正朝;奏折;朱批谕旨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67 — 02

[收稿日期]2014 — 10 — 13

[作者简介]臧廷秋(197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讲师,博士,从事清史研究。

奏折是研究清史的珍貴档案史料,国内外学术界对其比较重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关于清代奏折研究综述目前仅见王剑《近50年来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第7期)一文。该文总结近50年清代奏折制度研究成果,向读者传递有关清代奏折制度研究信息,也为以后此方面研究指引方向。其文既然以宏观视野述论清代奏折制度研究状况,也就不能集中专注于某断时期或某帝王朝的奏折制度,又因受“奏折制度”对象词所限制未予展开全方位、多层面更为详尽的论述,而留下一些空缺之处。雍正帝在位十三年,有力地巩固王朝和推动社会发展,这与奏折使用是分不开的。为此,笔者着手考察自20世纪初以来雍正朝奏折研究成果,以便于细化、深入、广泛研究。现择其要者予以介绍,目力所及,难免遗漏佳作,不妥之处,敬请专家指正。

一、奏折文书

雍正朝奏折综合性研究的应是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这部著作。如此书“第八章密折政治缘起及内涵”的“(二)雍正时期的朱批密折”中谈及“缴批规定”、“推广密奏”、“密折限度”、“保密义务”、“密折内容”、“面传训谕”、“密查官箴”等内容。〔1〕(PP.162——175)对雍正朝奏折各方面的认识,作者所写各节虽是简短,却很面面俱到。这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功劳。臧廷秋《雍正朝奏折研究》(南开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根据《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朱批谕旨》三套书,从雍正朝奏折文书、进折人员、史实补充、《朱批谕旨》研究、满文奏折研究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雍正朝奏折专题性研究成果丰富。奏折制度不仅是清代奏折宏观研究的热点,还是雍正朝奏折专题研究的焦点。经过众多学者的辛勤探索,这方面出现了一些颇为引人注目的成果。

香港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第八章密折政治缘起及内涵”的“九 密折规章”中表明:密折早起于清初,但称得上制度,当始于雍正朝。作者从“折纸与封套;书写;折匣;递送;奏事处”五个内容来加以证明密折在雍正朝可以说成为制度。〔1〕(pp.175—178)台湾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第三章清世宗与奏折制度的发展”中从折奏权的放宽、奏折的类别与使用、奏折与题本的关系三个方面来具体谈之。〔2〕(pp.37——57)冯尔康《雍正传》“第七章军机处的创建和奏折制度的确立”的“第二节奏折制度与政令的推行”中来谈论更影响政治的奏折制度问题。作者认为,奏折制度的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一般衙门的兴废,它涉及到君臣间权力的分配,皇帝政令的施行,是官僚政治上的重大变化。〔3〕(pp.250——272) 三者分别是港台大陆清史专家,他们的雍正朝奏折制度研究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后续研究打下基础。

牛淑贞《论雍正朝的奏折政治》(《阴山学刊》2001年第2期)认为雍正中期以后建立和健全了一系列奏折的处理制度;奏折的保密问题是其处理制度的核心内容;奏折制的广泛施行,也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孔未名《清代特有的文书制度——谈朱批奏折缴回与录副制度》(《档案学通讯》2001年第4期)认为朱批奏折缴回制度始于雍正朝,朱批奏折缴回及录副制度是有意义的。晁中辰《雍正朝的密折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2期)探讨了密折制度的出现背景和条件、特点、得与失。此文内容虽大致与杨启樵之书的相同,但很系统地完整地探索雍正朝密折制度。傅礼白《康雍乾时期的奏折制度》(《文史哲》2002年第2期)从康雍乾三朝历史纵向来看清代奏折制度的更迭。我们从中可以更为清晰地看到雍正朝奏折制度的情形。赵彦昌、方园园《试论雍正对奏折制度的改革》(《兰台世界》2007年第18 期)从八个方面进行阐述雍正对清朝奏折制度的改革。臧廷秋、吴丽华《光绪朝与雍正朝奏折制度之比较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用比较法谈论光绪朝与雍正朝奏折制度情况。这些文章有的拓展了雍正朝奏折制度研究的范围,有的转换了角度,有的采用新的方法,给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除了奏折制度研究之外,其他方面的有:黄才庚《清代奏折文书考略》(《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认为奏折是雍正朝规定为文武官员正式的上奏文书,并考察得出此朝对奏折文书进行了许多改革。牛淑贞《论雍正朝的奏折政治》(《阴山学刊》2001年第2期)认为雍正帝藉奏折了解下情,整饬吏治,强化君权,可谓是一种奏折政治。臧廷秋《雍正朝进折人员考》(《中华文史网》2007年4月25日)认为雍正时期,单独或领衔具折人员共有2021人,随折列名人员151人,总计进折人员2172人,今刊奏折29639份。同时考察雍正朝与康熙朝进折人员情形相比有一些新的变化。可以说,作者在雍正朝进折人数问题上,得出一个新的可信认识。张鑫昌、李兴福《鄂尔泰奏折与云南改土归流》(《档案学通讯》2008 年第1期)一文着重参阅近年公布的《清代皇帝御批彝事珍档》材料,就其奏折入手,探究鄂尔泰与云南改土归流关系。臧廷秋《雍正朝奏折文书运行轨迹》(《历史档案》2008年第4期)梳理雍正朝奏折文书运行流程是:进折人→奏折书写→包装折子→投递奏折→皇帝拆阅和批答折子→奏折发还具奏人→收缴折子。并认为雍正朝奏折文书运行轨迹是由密线和非密线交汇而成的。苗月宁《清代藩臬的奏折权》(《齐鲁学刊》2011 年第5期)认为清统治者通过给予地方藩臬奏折权的形式,控制督抚,纠正督抚行政失误,从而更好的维护地方统治。这些文章从奏折文书所涉及的不同内容进行研讨,为奏折研究开发空间,提供不可忽视的思

路。

二、奏折文献刊物

奏折文献刊物研究中当属对所谓“天下第一痛快之书”(日本宫崎市定语)的《朱批谕旨》研究论著数量最多。1949年日本京都大学宫崎市定发起了《雍正朱批谕旨》研讨会,于京大人文科学研究所举行。其研究成果,先后都发表于《东洋史研究》学报上。 〔1〕(引言p.8)该研究班还从事摘写《雍正朱批谕旨》索引卡片的工作,于1985年完成。这些索引卡片大部分将不向公众发表。人文科学研究所已把它们每十张辑为一页,影印两部。后又增印五部,定名《雍正朱批谕旨索引稿》,寄赠给北京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台北故宫博物院、东京东洋文库、京都大学文学部、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这项事业为国内外学者们提供研究之便,是一件非常可贺的事情。〔4〕

庄吉发《从鄂尔泰已录奏摺谈“硃批谕旨”的删改》〔5〕仅就宫中档鄂尔泰奏折原件与文源书局景印《雍正硃批谕旨》已刊奏折的比较从史事的删略、供词的删略、谕旨的增删润饰三个方面详细探讨《硃批谕旨》的增删润饰。文章以朝廷重臣鄂尔泰个案来看《硃批谕旨》的删改,的确很有说服力。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用三章来探讨《朱批谕旨》刊印(包括刊布目的,奏折稿样,刊布日期,奏折数量,已录、不录和未录,未刊奏折的秘密性等内容)、窜改(举鄂尔泰、高其倬及其他人朱批奏折例子,从纠正错误、整齐格式、润饰文字、因忌讳而窜改四方面来论述朱批諭旨为何窜改)等问题。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做好铺垫。赵云田《略论<雍正朱批谕旨>》(《辽宁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3期)认为《雍正朱批谕旨》是雍正扭转当时社会危机的产物。这是对此谕旨刊布原因一个新见解。

《硃批谕旨》所收的奏折不是原折,而是经过删改的修订折。那么这部书有无史料价值?杨启樵和庄吉发虽未直接对此发表看法,但从其书与文章得知,用《硃批谕旨》要慎重,需结合原折使用。这种做法是比较谨慎的。然而一些学者却大胆地利用《雍正朱批谕旨》来研究,如潘向明《雍正吏治思想探微:〈雍正朱批谕旨〉研究之一》(《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年第3期)、赵桂芝《馆藏<朱批谕旨>披露的雍正朝史料》(《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冯尔康《雍正传》(人民出版社1985年9月版)等论著。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对《朱批谕旨》不能完全抹杀其史料价值,而应鉴别地利用。

清代档案史料汇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部分同志历经6年编纂,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全部影印出版。迄今为止,这是国内出版的最大明清档案史料书籍。李国荣《〈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的编纂及其史料价者》(《清史研究》1992年第2期)对该套书所辑档案的概况、史料价值和编辑出版方面的得与失略作评介。如谈论该书的史料价值认为:此书是研究雍正朝乃至康乾盛世历史的珍贵史料;对研究《朱批谕旨》的修订情况提供了系统的原始材料;所辑入的雍正朝履历引见折具有重要的史学研究价值。

结语

通过以上对雍正朝奏折研究动态的介绍,应该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经多学者们辛勤的耕耘,我们对该朝奏折由模糊不清到一个概览式认识,而所涉及的研究问题也多,且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目前所取得的成绩有:(1)奏折的定位。奏折是官员上给皇帝的报告,是题本和奏本的一种补充,并非以奏折代替本章。(2)在缴批、录副、奏折的保密措施、进折人员、奏折的功能和奏折制度的作用方面已经谈得很多且甚详。(3)奏折制度所形成的一套程序,已大致勾勒清晰。雍正朝奏折制度在整个清代奏折制度的发展变化之中所具有的新变化特点也已基本抓住。(4)奏折文献刊物方面,最属研究《硃批谕旨》所取得的成果多。认识到它所收集的奏折并非原折,而经过雍正帝删改的折子,看到原折是如何做了改动。其次是《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40册)。了解它所辑档案、史料价值和编辑出版的情况。

然而,忧的是,学者们在研究雍正朝奏折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往往把奏折和奏折制度相混淆。就拿奏折作用来说,我们看到谈论此方面的文章,奏折的作用和奏折制度的作用几乎完全一样。这俨然是对两者概念未作清晰界定所造成的。(2)一些文章研究雍正朝的奏折问题重复劳作颇多。某一个问题反复研究而未得出新的结论和新的认识。(3)一些学者未下功夫、认真探索,而只是把某个权威人士所说的完全拿来而不加考证地利用。

对此评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冷静地对待,只有对已有研究有一个自明不自欺的态度和认识,才能脚踏实地做好研究,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成绩。

〔参 考 文 献〕

〔1〕(香港)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台湾)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M〕.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

〔3〕 冯尔康.雍正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日)小野和子.介绍《雍正朱批谕旨索引稿》〔J〕.陈桦,译.清史研究通讯,1987,(02).

〔5〕 清代史料论述(一)〔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责任编辑:张平凡〕

猜你喜欢
奏折
乾隆四十五至四十六年查饬剧本的奏折整理、调试与平衡
奏折的产生,原来是为了保密
清代的奏折
庭院吉气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门位相度奏折的图解
清代奏折解读
论如何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雍正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的内务府相关的奏折
雍正朝奏折制度发展概述
清代奏折对语文辞书编纂的价值
清代奏折农业词语札记——以《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