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清热散结汤治疗痤疮120例疗效观察

2014-07-09 15:27刘红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紫花地丁脓疱丘疹

刘红梅

·经验交流·

自拟清热散结汤治疗痤疮120例疗效观察

刘红梅

目的 观察自拟的清热散结汤治疗痤疮的疗效并探讨其组方特点。方法 选取120例痤疮患者予以加减清热散结汤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为97%。结论 清热散结汤加减治疗痤疮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痤疮;清热散结汤加减;疗效观察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皮损分布于颜面和胸背部、主要表现为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等多形性皮损等特点,临床易于诊断,通常无需做其他检查。有时需要与酒渣鼻、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皮脂腺瘤等鉴别。

中医称痤疮为“粉刺”、“酒刺”、“风刺”等。古代医学家认为痤疮多为风热之邪搏于肌肤,或因肺经血热熏蒸颜面;或过食肥甘厚味,胃肠积热,蕴久成毒,热毒上攻;或因情志不调,肝郁气滞;或心急烦躁,郁而化火;或忧思伤脾生湿,湿热蕴蒸则成痤疮;或肾水不足、虚火上炎致痤疮。

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用自拟的清热散结汤治疗痤疮120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中医科门诊患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35岁,平均21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5年。

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1]确诊。

1.3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关于皮肤病中寻常痤疮的诊断标准制定。初起在毛囊口呈现小米粒大小红色丘疹亦可演变为脓疱,此后可形成硬结样白头粉刺或黑头粉刺,严重病例可形成硬结性囊肿。多发于男女青春期之面部及胸背部,伴有皮脂溢出。多有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或感外邪等诱发,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2 治疗方法

用本院自拟的清热散结汤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地15 g,丹参15 g,赤芍10 g,紫草15 g,浙贝母15 g,夏枯草15 g,皂荚刺10 g,穿山甲3 g,连翘15 g,黄芩15 g,炒栀子10 g。随证加减:脓疱多且红者加蒲公英15 g,紫花地丁10 g,金银花15 g,野菊花15 g;皮脂溢出多加薏苡仁15 g白术10 g;月经不调加当归10 g,益母草10 g,香附10 g;便秘加玄参15 g,生大黄10 g;心烦易怒加合欢花10 g,郁金10 g;痒重加苦参10 g,白鲜皮10 g。1剂/d,水煎温服,日分3服,皮疹红赤,脓疖多时也可用其头道药汁蘸搽患处。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女性患者一般可以不避开月经期,若当月经量多、时间长暂时停用。治疗期间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宜清淡饮食,保持心情舒畅,生活有规律,保持大便畅通,防止复发。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皮疹出现;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起皮疹少于5个;有效:皮损消退30%~69%,新起皮疹少于10个;无效:皮损消退少于30%,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反见增多者。

4 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中痊愈54例,显效45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5 典型病例

潘某,女,23岁,2012年5月就诊。主诉:5年前面部出现粉刺、丘疹,以后病情时轻时重。最近1个月,病情明显加重。患者平素喜辛辣,少果蔬。月经时有延时。查体:面部较多丘疹色红,部分有脓头,有硬结形成。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中医诊断:粉刺(肺胃蕴热型)。西医诊断:寻常型痤疮。治疗宜清肺胃湿热,佐以解毒散结。予清热散结汤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 、野菊花 5剂,水煎早中晚分服,另用头道药汁涂搽重症皮疹处,复诊时,患者述服药后面部脓疱消退明显,去蒲公英、紫花地丁,加丹皮,嘱继续服用中药汤剂,同时清淡饮食,生活有规律。经2个月治疗后,患者皮疹基本消退,仅留少许色素沉着,至今未发。

6 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因其皮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皮脂样粉汁,故中医称之为“粉刺” 。本病的病因为素体阳盛,复加饮食辛辣,肥甘厚味,郁久化生湿热,蕴于肺胃,复感风邪,亦有月经不调,瘀滞化热而发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黎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痤疮的病因主要是内分泌的原因,同时有细菌感染,属于中医学的血热。清热散结汤中生地、丹参、赤芍、紫草清热凉血、散淤,浙贝母、夏枯草、皂荚刺、穿山甲清热散结、活血祛瘀,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黄芩、炒栀子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散结,祛湿解毒,消痰化坚,活血化瘀之功,从而达到标本兼治,消除痤疮的美容目的。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 935.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58.

[3] 国家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1997:89-90.

443200 湖北省枝江市中医医院

猜你喜欢
紫花地丁脓疱丘疹
3例淋巴瘤样丘疹病临床病理分析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不同温度处理对紫花地丁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紫花地丁妈妈
珍珠样丘疹:我很丑,但我很温柔
紫花地丁与长萼堇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无菌性脓疱病研究进展
未成年人角层下脓疱病及文献病例分析
丁香和紫花地丁
中药合紫外光照射治疗33例掌跖脓疱病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