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勤芳
新课程标准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在思想上全面把握改革思路,在实践中全面贯彻改革精神。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要渠道。我们必须注意改革和创新。
一、重视在课上留白
中国古代的绘画作品常常留下空白,让欣赏者驰骋想象,进行再创作活动。政治教学亦可借鉴这一手段,故留空白,让学生体会课文的内容。“空白”,即于教学过程中设定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或预习复习,或归纳演绎。“空白”艺术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由学生自己对学习内容进行解析、消化,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这将激发每个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空白”作为教学中的艺术,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空白”艺术要求教师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包办代替”、学者“生吞活剥”的现象。教师将由演员变成导演,学生则由台下的观众变成领衔主演。在“空白”中,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按照自己的思路解析概念、归纳原理,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掌握内容的具体方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应用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空白”艺术的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操作。在“空白”中,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或“悟”,或“做”,或“记”,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必将诱发学生的学习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皆可找到用武之处,从而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信心。运用“空白”艺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一方面,教师必须于课前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研究和策划,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每道题、每句话都应充分准备。另一方面,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空白”中,教与学得到有机统一,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掌握程度必然会有较大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重视图片的使用
政治和其他科目一样,也应该重视图片的使用。彩图、插图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如能灵活运用则必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彩图、插图虽居某一框题之中,但有的如果预先提出,作为入境之法和新授课的导入部分,则效果更佳。可以以图入境,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方法新颖奇特,富有吸引力,必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进入境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适时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当学习到某一内容时,如果适时对该部分的彩图、插图加以讲解和指点则必然会取得“推波助澜”之效果。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得以升华达到高潮;用于课堂教学的结尾,根据教材内容,有些彩图和插图在一堂课的结尾时再加以运用,效果则更好,教师在引导学生看图时,进行概括和总结,这样定会深化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使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彩图编排的顺序,反映了教材内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故此,复习时如以彩图为联系点,启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把教材内容联系起来,必然有助于学生从总体上完整而又系统地掌握教材内容。可见,彩图就犹如精彩的电影片断,使教材内容一幕幕重现在学生脑海中,激发了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三、重视课程的导入
政治课也应该重视课程的导入,不能忽视导入的重要性。因为政治很容易给人呆板的印象,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更加要重视政治的导入。比如政治课教学之初,教师可通过模型、标本、图片、幻灯、录音、录像等形式创设一种生动感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为之所动,为之所感,产生共鸣,激励他们快速进入课文的世界之中。或是教师在让学生接触课文之前,可先自己复述课文内容,在关键处停下来,让学生猜测答案,这样巧设悬念,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就会大增。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针对所讲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集中,积极地期待着问题的解决。这样导入新课,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感,增强讲课的吸引力。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的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逸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的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逸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的浓厚兴趣。政治教学可通过“入画—入情—入理”这样的环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入画,即以画导入,让学生进入画面情境之中;入情,即由入画将学生导入课文情境之中;入理,即让学生由情明理,认识到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相信在一个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使政治课活泼、生动、妙趣横生。
四、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为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很难适应。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我主要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同仁探讨。要提高学生素质,关键是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变“教师为本”为“学生为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扎扎实实地组织教学。实际上,也只有观念正确了,才会设计合理的教学,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对课堂教学的认识,不应该只是满足于让学生把握教材,更主要的是引导他们借助对教材的学习发展思维、情感和分析判断能力等。通过一堂堂课的学习,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掌握理解与运用政治理论的本领,提高认识世界的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教学,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出来。所以,正确地协调与处理好教材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关键。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头脑中要有学生,时时思考学生原有基础如何?他们能接受吗?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水平怎样?等等,简单说来,就是在头脑中,带着学生的实际水平去钻研、处理教材,才能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用好、用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