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探索构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方法:根据新医改要求及药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及教学特点,结合作者近年来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阐述了构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想的可行性;结果: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以创新思想、创新技能为核心,从药学学科主要骨干课程设计、药学各课程教学教学体系改革、药学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高年级阶段的创新教学单元设计和适应“新医改”形势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建立等五个方面,并引入“PBL(问题式)”教学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结论:探索建立了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条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之路。
关键词 新医改 药学 创新人才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Pharmacy Innovative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Research
under the New Medical Reform Environment
CHENG Jinsheng
(Medical College of Jiaying University, Meizhou, Guangxi 514031)
Abstract Object: To discover a novel route to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Method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according to the recent research experiences of the authors. Results: The study take innovation idea, innovation thought and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core points of this study, five important parts including key under-graduate courses designing, teaching system reforming, practice teaching designing, multi-mode designing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system management as the skeleton of the research. Meanwhile,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 were also induced to this research. Conclusion: we discover a novel route to the innovat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system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new medical reform.
Key words the new medical reform; medical; talents; research
1 现状及背景
2009年,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即“新医改”,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新医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医学、药学高等教育带来了重要发展契机。①②药学专业在我国高等院校中开设较为普遍,很多综合院校或医科院校均开设有药学本、专科乃至硕、博专业。当前,我国医药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对药学人才的需求及专业技能要求均呈现动态变化。在“新医改”国家战略深入实施形势下,药学高等教育模式如何适应形势的动态要求,建立与“新医改”政策、医药事业社会需求等相适应的药学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构建适合“新医改”及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药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这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③④
国务院“新医改”文件((中发〔2009〕6号))及相关细则(《“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指出,要创新卫生人才培养使用制度。要深化药学教育教学改革,必须要重视医药职业素质教育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逐步完善药学继续教育制度,加大职业药师、临床药师、全科医生、卫生监督及医院管理人员等“新医改”急需专门人才的培养。允许具备职业药师资格的人员在多个地点执业,进一步深化完善职业药师的注册、备案、考核、评价以及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建立药师管理档案。这无疑对新时期药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培养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医药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国家对高等医药教育提出的目标。⑤
《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粤发〔 2006〕3 号)》鼓励新型创新人才培养,这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良好的政策保障。从高校角度看,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医药人才是新时代赋予高等医药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在当前形势下,各医药院校怎样利用各自优势和教育特色,逐步建立与当地医药事业发展阶段和“新医改”实施情况相适应的药学创新人才体系,对我国大多数医药院校来说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⑥⑦
尤其是在“新医改”形势下,如何紧跟时代需求,深化医学教育改革,转变药学专业教育理念,确立“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原则,将药学教育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及医学伦理教育相结合,结合“新医改”情势,合理设置药学人才的知识体系及框架,以培养与“新医改”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在医改中推进医药事业发展,将为新时期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思路与研究基础。endprint
我国早期的药学本科教育过去一直沿袭前苏联学术化的“专业对口”的人才培养模式,但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实施,对药学人才的人文素养、职业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这使得原有的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新时期医药事业的发展,主要包括:
1.1 新医改形势下药学教育面临着专业结构的调整
“新医改”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除全科或专科医生外,同样需要一批既懂得药学知识和卫生属性,又具有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等背景,还懂得卫生政策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医事法学等知识的药学复合型人才。这对药学从业人员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有必要调整原有药学培养方案,加强通识教育,重视医药互通,多学科交融,培养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
1.2 新医改使面向基层社区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大增,但对药学从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方面要求也显著提高
新医改提出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提高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在政策引导下,面向基层社区的医药卫生人才需求大增。新医改也首次提出增设“药事服务费”,号召“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无疑对药学人才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从业人员不仅需要熟练掌握药品的研究开发、药品的配置和调剂,更需要学习掌握必要的临床医学及基础医学的基本知识、医学伦理学及心理学知识,以更好地提供各项技术服务。
1.3 医学院校(系)与新医改互动性明显加强
新医改形势下,医药院校(系)肩负着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神圣的使命。同时还要结合新医改政策,调整药学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转变教学模式,更要发挥自身科研平台优势,为医药卫生技术进步提供根本动力,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政策研究参考;为社会培养一批实用的医药创新人才。
1.4 医药人才日益具有“医药兼通”的特点,通识教育亟待强化
自古以来,医药人才就注重将药学技能与临床医学技能相结合,如“药王”孙思邈、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皆是既擅长疾病诊断,又熟悉各种中药材功效的医药大家。近贤陈嘉谟、伍连德亦是精通医理、通晓药性的国医大师。在“新医改”形势下,药学人才培养也要按照“医药兼通”培养方向,着力培养既具有药学知识,又通晓临床基础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同时,药学人才也需探索具有普适性、人文性、医药兼通性的通识教育教育。
2 教改实践内容
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从实践中存在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讨和阐述。基于学科平台课程,遵循多层次教育相结合、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课堂创新创业理论辅导与社会创业引导相结合等原则,按照“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理念和“新医改”精神,对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设计,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2.1 按照“新医改要求”整合相关学科,构建学科体系
确立“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原则,构建以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和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药剂学、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理学等药学学科为核心、分子医学、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学科为前沿的基于学科的平台课程。结合“新医改”形势,按照“医药兼通”原则,在通识教育课程平台的基础上,进行各学科大类的课程的精细设计,重新规划调整各模块核心课程;构建以各模块单元为基础的的教学体系,并采取一定灵活弹性学习模式,打破课程教学的一些旧有模式,尤其注重与“新医改”形势相结合,将基础教育与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构建药学学专业学科教学体系。按照“医药兼通、通识教育,药学服务”新医改理念,在新教学体系内要设立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如一些前沿课程、艺术人文课程、临床专业课程等),还要允许学生跨专业甚至跨年级选课,深化学分制改革,鼓励学生学习双学位,逐步建立鼓励创新、适合“新医改”形势和社会需求的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新方案。
2.2 按照“新医改”理念,深化教学改革,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按照“新医改”形势下药学创新教育的要求,倾力打造药学精品课程,加强特色课程的构建与创新;因人而异,积极实施个性化教育,根据各学生性格特点及兴趣爱好,结合各医药院校自身特点实施教学改革,创新教师指点方式,改变原有填鸭式和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鼓励引导式、互动式、问题式教学,使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药增加药学及临床实践教学的内容在所有教学中的比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鼓励综合性实验,尤其是学生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要积极把学生带出校园,鼓励与制药企业、科研机构、疗养院、社区卫生院、大型医院等联合构建教育实践基地,尤其让学生尽早适应“新医改政策”,适当采取一定比例的双语教学,拓展学生视野。
按照“新医改”理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积极采用研讨式、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方式,加强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也称问题式学习 )教学新模式引入力度,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为目的,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文献检索、独立设计实验、团队协作等完成相关自主设计性实验,教师则转变角色,主要起着引导作用。这样学生学习兴趣可获得极大的提高,并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素质。
2.3 按照“新医改”理念,鼓励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分阶段构建多模式的药学教育体系
“新医改”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实践技能,能多学科融汇贯通,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体系设计中予以考虑,并日益重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如药品开发、药品营销、卫生管理、临床技能等)技能相结合。各医药院校学生新生入学后,可按学科大类别进行招生,第二、第三年鼓励学生按照兴趣自主选择专业,从制度上允许学生辅修双学位。在高年级阶段,积极实施开放式教学,鼓励教师将优秀的科研课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尽早接触到实践内容;同时,要加大各实验室,尤其是各医药院校最好的实验室开放水平和开放范围,学生可以利用平时甚至是晚上、周末空余实践在实验室自主开展各项实验,培养自主思考及自主创新能力。endprint
2.4 按照“新医改”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通过为新型创新人才在学籍管理中开设特殊通道、在选课上提供最大的自由度、从制度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新教师导师制,逐步建立严肃严格的教师培育机制,倡导创新教育,适当允许一定比例的教师淘汰或增补,明确“教授”、临床主治大夫、临床药师、高级实验师及校外资深专家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让学生接受最优质教学资源,要全面铺开“学生评教”模式,让学生资助评价各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对各学期排名最后的若干名教师给予调岗或暂停教学安排,努力创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创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突破了产学研结合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和转化,给创新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2)提出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糅合不同层次人才,建立了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3)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PBL”教学方法,引领了药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以新医改形势下新型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探讨医科院校(系)中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走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注释
① 黄敏,龙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0.10:226-227.
② 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③ 陶秋贤. 新医改环境下对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17-618.
④ Phillip WR.Education reform and equitable excellence: The Kentucky Experiment,a publication of the kentuckylone-team policy research center,2000.7(2):1-12.
⑤ 赵云,吴琪俊.新医改政策推动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动分析.卫生软科学,2009.5:526-528.
⑥ 袁月梅,杨得坡.综合性大学创新性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医教育,2005.24:32-33.
⑦ 程金生,赵进.现代教学方法及因特网资源应用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会.右江医学,2007.35:731-732.endprint
2.4 按照“新医改”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通过为新型创新人才在学籍管理中开设特殊通道、在选课上提供最大的自由度、从制度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新教师导师制,逐步建立严肃严格的教师培育机制,倡导创新教育,适当允许一定比例的教师淘汰或增补,明确“教授”、临床主治大夫、临床药师、高级实验师及校外资深专家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让学生接受最优质教学资源,要全面铺开“学生评教”模式,让学生资助评价各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对各学期排名最后的若干名教师给予调岗或暂停教学安排,努力创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创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突破了产学研结合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和转化,给创新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2)提出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糅合不同层次人才,建立了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3)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PBL”教学方法,引领了药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以新医改形势下新型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探讨医科院校(系)中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走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注释
① 黄敏,龙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0.10:226-227.
② 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③ 陶秋贤. 新医改环境下对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17-618.
④ Phillip WR.Education reform and equitable excellence: The Kentucky Experiment,a publication of the kentuckylone-team policy research center,2000.7(2):1-12.
⑤ 赵云,吴琪俊.新医改政策推动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动分析.卫生软科学,2009.5:526-528.
⑥ 袁月梅,杨得坡.综合性大学创新性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医教育,2005.24:32-33.
⑦ 程金生,赵进.现代教学方法及因特网资源应用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会.右江医学,2007.35:731-732.endprint
2.4 按照“新医改”理念,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新型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通过为新型创新人才在学籍管理中开设特殊通道、在选课上提供最大的自由度、从制度上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新教师导师制,逐步建立严肃严格的教师培育机制,倡导创新教育,适当允许一定比例的教师淘汰或增补,明确“教授”、临床主治大夫、临床药师、高级实验师及校外资深专家为本科生授课制度,让学生接受最优质教学资源,要全面铺开“学生评教”模式,让学生资助评价各授课教师的授课质量,对各学期排名最后的若干名教师给予调岗或暂停教学安排,努力创建适应“新医改”形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3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1)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创建多模块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创建“零距离”产学研结合示范实践教育基地的构想和实施,突破了产学研结合的空间瓶颈,使学生在第一时间深入生产实践现场,有助于学习的深化和转化,给创新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2)提出分阶段设计多模式的专业教育体系,在“新医改”形势下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中,糅合不同层次人才,建立了多学科交融的人才培养模式;(3)率先在地方医科院校(系)中提出“PBL”教学方法,引领了药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总之,本文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以新医改形势下新型药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着眼点,探讨医科院校(系)中适应新医改形势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之路,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研究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紧密结合,将改革思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改革当中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以期走出一条新的人才培养之路。
注释
① 黄敏,龙泉.新医改下公立医院人才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经济师,2010.10:226-227.
② 张旺凡,汪友容.改革传统医学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6-8.
③ 陶秋贤. 新医改环境下对医院药学服务工作的探讨.现代医药卫生,2011.27:617-618.
④ Phillip WR.Education reform and equitable excellence: The Kentucky Experiment,a publication of the kentuckylone-team policy research center,2000.7(2):1-12.
⑤ 赵云,吴琪俊.新医改政策推动下医疗保险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变动分析.卫生软科学,2009.5:526-528.
⑥ 袁月梅,杨得坡.综合性大学创新性药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医教育,2005.24:32-33.
⑦ 程金生,赵进.现代教学方法及因特网资源应用于医学创新人才培养体会.右江医学,2007.35:731-7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