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芳
摘 要 本文根据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结合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就教学目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具有创新性的建议。
关键词 旅游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On Tourism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urse Teaching Innovation
CHEN Xiaofang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Huashang Colle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courses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mbined with some of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at I found in the course, to discus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on innovative teaching purposes,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Key words tourism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teaching methods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大部分高校在专业培养计划中都有设置该课程,其目的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使之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常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该课程在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编写、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存在问题,为了提高该课程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对该课程的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进提供借鉴。
1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特点
1.1 应用性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主要是借用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其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员工绩效与薪酬管理、人员素质测评等内容,也涉及管理学、旅游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体现出应用性的特点。
1.2 实践性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旅游专业学生了解旅游企业人事管理工作的基本知识来源之一,也是学生了解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技术要求、管理能力要求的主要理论知识来源,同时也是学生掌握面试与职业生涯规划等具有实用性技能的重要理论指导,对学生的实践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3 实操性
旅游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企业,对服务质量的控制其实质就是对人力资源质量的控制和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控制,要求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管理人员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旅游企业对人才资源的特殊性要求,并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包括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岗位分析、人员招聘、人员面试、人员激励、人员发展等,这些技能的掌握对于未来进入旅游行业从事工作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提高实操能力。
2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的现状
2.1 教学目的过于宏观,缺乏实践性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管理能力,目的过于宏观。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这门课程期望了解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以及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能力要求,并按照这些要求进行自我管理来满足旅游企业对合适人才的需要。具体涉及到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和运用问题,对自我管理的提升为题,包括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的编制、招聘计划的编制、简历的制作、培训计划的编制、薪酬管理的激励性、绩效评估工作计划的编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的编写等,尤其是简历编写和职业生涯规划对学生来说富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做到如何按照旅游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打造自己、锻炼自己,很好地推销自己,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过于模式化,缺乏时代性
纵观目前旅游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材,教材内容编排基本上大同小异,模式化、板块化现象严重,理论性强,过于抽象,让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内容陈旧,缺乏与时俱进,未能根据旅游业的发展情况变化、旅游企业经营状态的变化、人才资源需求及要求的变化来完善内容,对新问题、新现象、新趋势缺乏研究和补充。
2.3 教学方法过于传统,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解教材的知识,照本宣科,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缺少互动、缺少体验、缺少反馈。教师自身也缺乏实践经验,基本上是从学校进入学校,无企业工作经验,无法知晓企业对人才资源的真正要求,使得上课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更无从谈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目前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大致以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为主,也有少量的角色扮演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方法上不懂得借用外部资源,不懂理论和实践的真正结合。
2.4 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
目前,高校考查学生对课程掌握的程度基本上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大致的做法是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主要从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方面来考核,期末考试成绩通过卷面考试分数来考核。这种考核方式无法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真正掌握程度,也无法衡量考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方式也缺乏科学性,导致很多学生在课程考试结束,其课程知识也跟着结束,根本不知道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掌握方面、能力锻炼方面有何提高,凸显出教学效果的瞬时性和短暂性。
3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进的建议
3.1 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培训
大学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求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思维与方法,善于用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理论知识,还要求其对旅游企业人事管理的具体工作有较强的操作性。教学目的的设置要把能力培养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不要再流于形式,过分强调理论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应用应该成为教学目的的重中之重,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其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符合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3.2 注重教材内容的实操性和拓展性
目前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材的内容基本上比较陈旧,没能很好地做到与时俱进,与实际严重脱节。教材内容的缺陷不是关键,关键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的拓展,时刻关注旅游行业尤其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并用相关的理论去分析、研究这些现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素质。例如,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去关注旅游行业发展趋势问题,并思考这种趋势会给旅游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带来哪些挑战及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这就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材缺乏新颖性的缺陷,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3.3 教师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讲课质量
学生对某门课程的喜欢与否一定程度上与教师的讲课质量相关,有时甚至是关键影响因素。现实中,很多教师自身对教材的掌握不够,阅读量有限,缺乏系统的思考,造成讲课质量不高。作为教师应该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这对教师自身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应该认真阅读该课程相关的书籍,尤其要认真阅读该课程领域内权威人士的著作和经典教材,关注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的情况,在讲课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这种差别,做到融会贯通,给学生补充教材以外的高质量的内容。教师自身要创造条件进入企业学习,参与实践,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实践给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3.4 注重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和实操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能停留在教师填鸭式的讲课,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缺乏对学生实操的训练。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是该课程常用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给予学生自己发挥的空间,老师再给予专业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笔者认为,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训练,需要加大社会调查或调研法的使用力度,要求学生实地考察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真实地了解旅游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包括人才要求、人才培训、人才管理与开发等问题,从而为自己将来进入旅游企业做好实践方面的准备。
3.5 考核方式要尽量多样化,注重实际能力的考核
考查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不仅要从理论上入手,更要从实践方面入手。以往我们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更多用理论考试成绩来体现,无法体现教学效果的持续性。笔者认为,考核学生对一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主要看其对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熟练掌握和应用,尤其是应用能力的考查要加大比重。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应该为4:6,其中平时成绩考查的指标主要为学生的实操与实践能力表现,包括学会撰写旅游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说明书、会编写旅游招聘计划、会编写人才培训计划书、会编写自己的简历、会编写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书等。还包括学生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过程中的表现。通过这些体验式的教学,教师就能够发现学生的问题所在,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动态,给予学生人生上、学业上科学的指导。
3.6 注重校外或企业资源的利用,以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学校自身资源,有时学校自身资源不足以给予学生较好的教学条件和环境,这时就需要考虑校外资源的利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而大多数教师自身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时可以设置2~3次实验课,邀请旅游企业老总或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来给学生讲课,讲述企业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和所遇到的问题,真正做到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培养企业真正需要的人力资源。
参考文献
[1] 王慧.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8.4.
[2] 胡湘菊.体验式教学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课中的应用[J].长沙大学学报,2008.6.
[3] 孙静华.参与型学习情境构建的策略分析——以《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2.6.
[4] 杨钢.高职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刍议[J].职教论坛,2012(5).
[5] 何勋.关于《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初探——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6] 张玉改.案例教学在《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