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洁
摘 要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训练方法能将识字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把识字和阅读相结合,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推行这种方法是切实有效的。本文结合教学实例,总结出了以下五种有效的训练策略:以读为本,读中识字;寓教课外,延伸识字;训练说话,灵活识字;创设环境,自主识字;品句学字,感悟语言。
关键词 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训练策略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alking about Primary School Lower Segment "Character never Leaves Word, Words never Leave Sentence" Training Strategy
LI Minjie
(Zhejiang Linan Taiyang Henglu Primary School, Linan, Zhejiang 311311)
Abstract Literacy teaching is focused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difficulties in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first paragraph. "Character never Leaves Word, Words never Leave Sentence" can literacy training methods into specific teaching situ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literacy and read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method of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lower section is effective. Combining teaching examples, summed up the following five effective training strategy: to read as read in literacy; education through extracurricular extend literacy; training talk, flexible literacy; creation environment, independent literacy; goods sentence learn words, sentiment language.
Key words character never leaves word; words never leave sentence; training strategy;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又是以识字教学开始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训练方法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中去理解。其运用于低段语文识字教学中,具有突出的激趣高效性。 笔者尝试应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总结出以下五种有效的训练策略。
1 以读为本,读中识字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国传统的启蒙识字教授方法是读书识字,让学生在诵读中学习汉字。学生读的过程是字的音形义整体感知的过程,“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就是要把识字寓于诵读课文的过程中,树立“朗读第一位”的观念,凭借课文这个识字载体,夯实识字过程,在读中理解字词,进而理解课文。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主要依靠“读”来认字。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用范读、自读、分组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利用课文的注音扫除拦路虎,解决生字词,并要读准字音。学生在自主阅读感悟的同时,借助字词典、联系上下文、情景再现等多种方式学习不熟识的字词句,做到读中感悟语言,读中领悟字词。
笔者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将学习的重点放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上,生字词的积累也在朗读中同步进行,让学生轻松地在朗读中识记了字音。在指导学生预习初读时,先让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名后进生读课文,让尽可能多的学生来读,并及时板书学生读错的字词。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笔者尝试让学生学会“四读”文本,见表1。通过这四次读书,四次与生字亲密接触,字音、字形已经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这样比老师对每个字形逐一进行繁琐的分析更为有效。
表1 “四读”文本具体步骤
例如,在教学《荷叶圆圆》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先听听老师读课文,要听准生字的字音,然后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忙试着自己读课文,再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帮助,读通课文。接着笔者便将课文中的难点生字词“摇篮、停机坪、透明、翅膀、荷叶”等提出来,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想象躺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展开翅膀挺立在荷叶上,多读几遍,突破了这个难点再往下学习。
2 寓教课外,延伸识字
“作诗的功夫在诗外”。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生字不能只抓课上时间,还要利用课外时间去拓展学生的识字量。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由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提高识字能力,拓宽知识面。学生的识字教学很难通过40分钟的课堂教学来实现大的跨越,教师要多渠道地开发识字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利用课内外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识字。
一年级新生在入学一至两个月后,便可熟练掌握汉语拼音,利用音节读一些淺显的儿歌和儿童故事。此时,教师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既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有效地巩固了汉语拼音。每天早自习十分钟可让学生读用生字串编的儿歌或短文,中午鼓励学生阅读课外小故事。初学到的常用字在其中高频率出现,学生在新的语言环境中重见所学过的字,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是兴趣盎然中的再学习,获得的是“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可做不同的要求,见表2。这一过程可以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读”中有所得,在“读”中获得发展。大量阅读是一种重要的有综合效益的识字途径,并且与新课改关于识字教学多认少写的要求相一致。
表2 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可做不同的阅读要求
3 训练说话,灵活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也能使学生很快掌握生字,理解生字的要义,这是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单独认字后,要让学生说一说本课中带生字的词语和句子,能组词的尽量让学生再多组几个词。这样的一些说话训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说话的自信心,同时,也灵活地了解了生字的“字义”。
如认识复韵母“un”,可以用编口诀的方法,用“un”的声音组词,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如教“走”这个字时,学生组词“走路”,笔者请他用“走路”说一句完整的话。他说:“我走路回家”。笔者再要求更具体地说一句完整句,他则很骄傲地回答我:“今天放学后,我一个人走路回家。”最后,笔者请其他学生多组几个词语,再用其中的一两个重点词造句,并模仿我们的对话进行说话训练。如此安排既顺理成章,又丰富了识字的内容,使识字与组词、造句、说话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时,笔者精心制作了生字卡,并设计了这样的识字环节:教学时,先让学生带拼音读,接着去掉拼音读、组词读、看字说话、小老师教生字、引领学生谈谈识字方法等活动。如换偏旁法学习“咬、洋”,编儿歌法学习“吞”,组合法学习“狮、苦、靠、扑”,看插图学狮子动作。学生可以边识字边说话,边说话边识字,并且还能将词句的训练与识字教学巧妙地融会贯通。
4 创设环境,自主识字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给儿童创设温馨而富有情趣的识字环境,为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广泛的兴趣与健康的个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为了避免学习的枯燥,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看、让学生说、让学生演、让学生画、让学生玩等。一年级下期,孩子们已经掌握了不少识记生字的方法,如联系生活、熟字加偏旁、熟字去偏旁、猜谜语、编故事等。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适合于自己的独特的识记生字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喜欢让孩子们一边学课文一边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字。
在识字教学中应该提倡自主识字。当学生有一定的识字量的时候,可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识字,小组成员先找出自己会认的字和不会认的字,不会认的字小组交流解决,解决不了的在全班交流。这样变换角色,让学生自主识字,学生更乐于接受。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笔者先通过猜谜语的方式出示一幅乌鸦图,创设丰富的情境,做到“课伊始,趣亦生”。同时,笔者在教学中把识字也融入到句子教学中。如在学习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这句话中有词语“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就把这些词语的学习放在句子教学中穿插进行,特别是教学“渴” 和“喝”这两个生字的区别,因为口渴要喝水,所以“渴”是三点水,而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这样扣住语言环境,揭示一下构字规律,不仅很容易被学生接受,而且印象深刻,不易忘记。然后让学生戴上乌鸦头饰情景表演,巧妙地连接,这样既不会断了文章情感学习的线,也使词语教学不显得枯燥乏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5 品句学字,感悟语言
陶行知说:“教小学生读书认字教学的方法要一句一句地教,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字义随词而异,词义随句而变。词句就是语言环境,上下文就是语言环境,这是阅读时学生必须注意的。
在课堂上,笔者让学生把带有生字的句子画出来,体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同时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出来,让学生用心去品味和感悟语言的优美,达到乐学的效果。让学生品出自己认为优美的语句,分析它的美妙之处,让大家共同欣赏。把学过的生字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运用和感知,加深理解和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说话,体现了随词随句识字,在具体语境中识字的教学规律,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关键词句,以此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读、思、议、评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笔者在教《棉花姑娘》感悟课文的过程中,重点让学生理解“盼望”这个词语,读到“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一句时,问学生:“‘盼望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吗?”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想”有的说“希望”等。在学生理解“盼望”一词后,学生就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进行说话练习。如:“我盼望妈妈能带我去吃蛋糕。”“妈妈盼望爸爸早点回家。”这样,学生不但能理解了词语,而且还学会运用这些词语,悟出句子的感情基调,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民霞.浅谈小学识字教学的误区与对策[J].学周刊,2013(5).
[2] 張一娇.谈语文识字教学中要点的把握[J].现代阅读,2013(1).
[3] 秦小平.小议随文识字[J].语文考研,2012(11).
[4] 丁铭锋.低年级学生识字常见问题及矫正[J].教学与管理,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