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与生活事件交互作用对抑郁自杀未遂的影响*

2014-07-07 01:41王彦芳彭菊意杜巧荣张克让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7期
关键词:基因型引物性生活

任 燕 王彦芳 彭菊意 杜巧荣 张克让 杨 红△

自杀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据WHO 2012年统计,全球每年有将近100万人死于自杀[1]。自杀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到2020年自杀导致的疾病负担将占全球疾病总负担的2.4%。一般认为,自杀行为的发生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无论家系调查、双生子和寄养子的研究均表明自杀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其遗传度约为43%[2]。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集中在5-羟色胺(5-HT)系统,但近年来,不少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大脑发育以及神经元再生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并与自杀行为关系密切[3]。Jun-ichi Iga等在日本人群中发现BDNF基因Va166Met多态性与抑郁症自杀未遂有关[4],但同时也有阴性报道[5]。最近有学者尝试从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角度来探讨其发生机理,发现BDNF基因Val/Val基因型可调节儿童期性虐待对暴力自杀未遂者的影响[6],为探明自杀的发生机理提供了新的视角。负性生活事件是自杀者常见的社会心理因素,就其与该基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及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鲜有报道。

自杀与精神疾病密切相关,尤其抑郁障碍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15%的抑郁患者最终死于自杀,对这一群体开展的自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拟以具有自杀未遂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BDNF基因与生活事件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进而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的发生机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1.1 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组 选自于2008年10月-2012年6月期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患者。入组标准[7]:①经2名以上主治医师应用DSM-IV-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为工具,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②本次抑郁发作或既往抑郁发作中出现过至少1次明显的自杀未遂行为,自杀未遂的判定方法:“过去任何时候您是否有过喝药、割腕等自伤或自杀行为?”,回答“是”,则继续询问有关自杀的详细资料,排除有自我伤害行为但无自杀意念者之后,则视为自杀未遂;③年龄20~50周岁;④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排除标准:①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疾病及物质滥用史;②既往有躁狂或轻躁狂病史;③合并其他精神疾病;④受孕及哺乳期女性。共收集80例,其中包括男34例,女46例;平均(34.8±8.4)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1.4 ±2.4)年,HAMD 量表总评分(22.3±3.3)分,首发患者 48 例(60.0%),复发患者 32 例(40.0%)。

1.1.2 重性抑郁障碍无自杀未遂组 选自同期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住院或门诊就诊的患者。入组标准:①经2名以上主治医师应用DSM-IV-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I/P)为工具,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中重性抑郁障碍诊断标准;②本次抑郁发作或既往抑郁发作中无明显自杀行为;③年龄20~50周岁;④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排除标准同自杀未遂组。共收集80例,其中包括男38例,女42例;平均(34.1 ±8.5)岁,平均受教育年限(10.8 ±3.8)年,HAMD量表总评分(21.7 ±4.1)分,首发患者 50 例(62.5%),复发患者30 例(37.5%)。

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组和无自杀未遂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HAMD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对本次研究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生活事件评定 应用杨德森编制的生活事件量表(LES)[8]评定,该量表具有很好的效度和信度,包含48条我国常见的生活事件,包括家庭、工作、社交及其他方面的问题,通过记录事件发生时间、性质、精神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持续时间来评估事件对个体的精神刺激强度。测量指标包括:正性生活事件总分、负性生活事件总分。由于正性事件分值意义尚不明确,本研究只就负性生活事件(Neg LES)进行探讨。根据量表说明以32分为界分为严重组(负性生活事件分>32分)和一般组(负性生活事件分≤32分)。

1.2.2 基因分型 采取肘静脉血5ml,常规酚-氯仿法抽提研究对象外周血白细胞DNA。在美国国立图书馆数据库选取BDNF基因rs6265作为目的SNP。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的 DNA片段,引物设计通过引物设计软件Primer5.0进行,将通过软件设计得到的多对引物输入到NCBI的BLAST中进行引物的同源性比较,选出同源性最小评分最高而 Tm值合适的引物。引物序列:上游引物为5'-GCTTTCTCCCTACAGTTCCAC -3',下游引物为 5'- TCTGCTGCCGTTACCCAC-3',引物由上海英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合成。PCR 反应体系:25μl,含有基因组 DNA60ng,2.5μl 10×GC 缓冲液,1.0UTaq 酶,各 5pmol正负引物,2.5μl dNTPs(2mmol/L)。PCR反应条件:先在95℃预变性5min;再以下温度和时间循环30次:95℃变性30s,56℃退火30 s,72℃延伸30s,最后72℃延伸10min,最终保持4℃维持。本研究PCR产物片段491bp。使用美国ABI PRISM 3700 DNA自动测序仪,利用双脱氧核苷酸末端终止法进行PCR产物序列分析,鉴定基因型。

1.3 统计处理 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法则进行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中t检验和χ2检验完成人口学资料分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应用多因子降维法MDR软件包[9]完成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吻合度检验 经拟合优度χ2检验,两组中基因频数的观测值和期望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χ2=1.627,P >0.05),符合 Hardy- Weinberg定律,说明各基因型频率符合遗传平衡,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

2.2 BDNF rs6265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的关联分析 经χ2检验,与重性抑郁障碍无自杀未遂组相比,重性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组rs626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存在差异,自杀未遂组 AA基因型频率30.0%高于对照组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杀未遂组A等位基因频率51.3%高于对照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有无自杀未遂组BDNFrs6265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n(%)]

表2 有无自杀未遂组BDNFrs6265与负性生活事件交互作用MDR分析

2.3 BDNFrs6265与负性生活事件交互作用分析 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BDNF rs6265基因多态性与性别、受教育程度、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见表2,根据检验样本的平衡检验误差、符号检验的结果,以及交叉验证的准确度来筛选多变量间的交互作用模型。结果显示BDNF rs6265基因多态性与负性生活事件存在交互作用模型,该模型的检验样本误差较小(1-0.5314=0.4686),交叉验证一致性为 10/10,符号检验 P <0.001。

MDR揭示了交互作用的存在后,进一步以GG基因型、低负性生活事件作为基线(Or=1),则携带非GG基因型的且具有高负性生活事件的患者发生自杀未遂的风险增加了(OR=2.417),同样证实二者存在交互作用,见表3。

表3 抑郁障碍自杀未遂BDNFrs6265与负性生活事件交互作用(OR)

3 讨论

我国自杀研究起步较晚,且我国自杀现象具有明显的独特性[10],针对抑郁障碍这一自杀高危人群开展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立足于自杀发生生物学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从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的角度出发,对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BDNF是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的主要成员之一,它对神经元再生、结构整合、形态可塑性、神经轴突生长、表型成熟、合成神经元及突触内各种蛋白质,以及调节神经递质、突触离子通道和神经元活性有重要作用。这可能是BDNF参与自杀生物学机制的重要机制。既往研究显示[11],抑郁障碍自杀死亡者海马和前额皮质BDNF 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本研究中,基于BDNF单位点的研究发现BDNFrs6265基因多态性与自杀未遂的发生相关联,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频率在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组高于无自杀未遂组,说明BDNF可能是自杀行为潜在候选基因。此结果支持Sarchiapone等[12]研究结果,即BDNF rs6265基因与抑郁障碍患者自杀未遂行为的发生有关,但Zarrilli等[13]研究却认为BDNF基因与自杀无关联,与我们结论不一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包括:首先与研究对象的种族、样本量不同有关,其次可能与疾病临床异质性有关,比如首复发患者比例等特征。

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研究对揭示自杀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负性生活事件与自杀行为的发生关系密切,在自杀研究中引入负性生活事件作为主要环境因素进行联合作用分析非常必要[14]。本研究结果发现BDNFrs6265与负性生活事件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初步提示了BDNF遗传基础可修饰负性生活事件对抑郁障碍自杀未遂的效应,携带A等位基因的抑郁障碍患者在遇到负性生活事件时更容易出现自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同样的应激事件面前,有的个体更容易自杀。一方面,负性生活事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受到特定的遗传结构调节[15];另一方面,BDNF基因通过改变个体对环境应激的敏感性从而增加了个体自杀风险。如Perroud等[6]研究认为童年性虐待可能影响BDNF功能失调,进而增加成年后自杀风险。

BDNF可能在自杀行为的发生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将来自杀生物学因素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目前为止,尚无研究能明确BDNF在自杀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有学者认为BDNF引起自杀行为可能与5-HT系统有关。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回顾性实验设计,尚需大样本试验以及前瞻性纵向随访以验证本研究结论。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探讨BDNF的作用机制及其调节途径,BDNF与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机制,BDNF能否作为自杀早期预测指标等。

[1]陈桂华.急性脑梗死后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0:)1539-1540

[2]Qin P,Agerbo E,Mortensen P B.Suicide risk in relation to socioeconomic,demographic,psychiatric and familial factors:A national register- based study of all suicides in Denmark 1981 -1997[J].Am J Psychiatry,2003,160:765-765

[3]李春秀,刘涛,徐晶,等.自杀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9):1439-1441

[4]Iga J,Ueno S,Yamauchi K,et al.The Val66Met polymorphism of 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psychotic feature and suicidal behavior in Japanese major depressive patients[J].Am J Med 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7,144(8):1003-1006

[5]Hwang J P,Tsai S J,Hong C J,et al.The Val66Met polymorphism of th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geriatric depression[J].Neurobiol Aging,2006,27(12):1834-1837

[6]Perroud N,Courtet P,Vincze I,et al.Interaction between BDNFVal66Met and childhood trauma on adult's violent suicide attempt[J].Genes Brain Behav,2008,7:314-322

[7]宋海滨,任燕,杨红.伴与不伴自杀未遂史抑郁症患者P300对比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8):720-721

[8]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43-147

[9]Oki N O,Motsinger-Reif A A.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 as a filter- based approach for genome wide association studies[J].Front Genet,2011,21,2:80

[10]沈力晔,程灶火,金明媚,等.大学生自杀现象及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76-78

[11]Paska A V,Zupanc T,Pregelj P.The role o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in the pathophysiology of suicidal behavior[J].Psychiatr Danub,2013,25(Suppl 2):S341-344

[12]Sarchiapone M,Carli V,Roy A,et al.Association o f polymorphism(Val66Met)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with suicide attempts in depressed patients[J].Neuropsychobiology,2008,57:139-145

[13]Zarrilli F,Angiolillo A,Castaldo G,et al.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genetic polymorphism(Val66Met)in suicide:A study of 512 cases[J].Am J Med.Genet B Neuropsychiatr Genet,2008,150B:599-600

[14]梁毅平,杨红.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和生活事件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5):518-519

[15]Brezo J,Klempan T,Turecki G.The genetics of suicide:A critical review of molecular studies[J].Psychiatr Clin North Am,2008,31(2):179-203

猜你喜欢
基因型引物性生活
HBV基因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
甘蔗褐锈病菌单管巢式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玉米品种德美亚多重SSR-PCR系统的建立及应用
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B、C基因型 HBV S蛋白变异比较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
性爱和谐有秘诀
数学工具在自交和自由交配相关计算中的应用探讨
从一道高考题看自交与自由交配的相关计算
几个月没有夫妻生活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