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得到快乐

2014-07-05 06:49:03戴建新
考试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学生营造氛围

戴建新

摘 要: 如何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中得到快乐呢?首先要克服传统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其次要营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再次,要实现师生互动,有效优化课堂。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尊重学生 营造氛围 师生互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转变。但有些课的教学,距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目标必须提高教学有效性。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教学过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努力使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对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从而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开发,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条件。学业的压力让孩子们的欢乐少了,我们要如何让孩子们在课中得到快乐呢?

一、克服传统观念,尊重学生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基本上采取的是被动性的学习方式,长久以来,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只有照做的份,“老师说了,要这样做”,“老师不让这样做”,“你做得不对,我们老师教的不是这样”……这些观念影响了学生,他们的思想遭到限制,严重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生活还是教育教学中,教育者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1.增强参与感

新体育课程强调,教师将不再是课堂的主要表演者,更多的是课堂的组织者,要将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这有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他们在体育课堂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才能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课堂中,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教学思想指导。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关键是要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所以要获得成功的教育和良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在计划和组织教学中考虑到学习的需要和情绪。把一些学生觉得无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热烈宽松。例如学生特别不喜欢800米跑,教师利用电视中《挑战极限》这个节目的方法来比赛,看最后谁能获得胜利,也就能战胜自己的极限。学生为了战胜自己很快地完成了任务。

2.增强愉悦感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首先转变教育观念,迎接新课程的挑战。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也有了很大变化。教师心中有了学生,把学生看成了学习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能珍视学生学习上的差异。

例如30米跑,单让他们反复地跑,他们会觉得无趣,不努力跑,那么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而学生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的,可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在课中加入游戏和比赛,教学目标实现了,学生学得也愉快。

二、营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

情感具有情景性,一定的体育教学情景可以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形成某种心理气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就必须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促其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状态。

1.创设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进入童年这个神秘之宫的大门,教师就必须某种程度上变成孩子。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或童话故事中,增加体育教学的情绪色彩,增强教学感染力和教学效果。

在体育教学中创设儿童喜爱的教学情境,课前可采用谜语、音乐、舞蹈、儿歌、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设置悬念,明确目的,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殿堂。如:在教學生学习跳绳之前,先不告诉其名称,而是出个小谜语让学生猜:“双手摇,双脚跳。穿过城门,跨过小桥。”谜一出,学生的兴趣顿时提高了,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学易记,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此,兴趣是产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亲近生活

任何东西都是源于生活的,体育也不例外,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很大程度可促进学生情感与教学的融合,把学习内容放到学生熟悉的生活中,这样的教学素材来源于学生,更加贴近学生,学生爱学、乐学,也易于接受。在投掷练习中把生活中出现的事件融入体育课堂,在投掷课上,我用运动会的形式练习,在课堂中学生热情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有了目标。

三、师生互动,优化课堂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推动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的动力,师生之间心理上的协调、适应和沟通,有利于师生的感情交融和接近,便于教师的教学设想得到贯彻执行。在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和终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必须与学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配合,营造出一种自由宽松的民主气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实施民主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的亲切、激励、期待和挚爱。

1.师生合作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做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只研究教师的教法,不重视学生学法、心理的研究和探索,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所以教师要走进学生心里,了解他们,这样才能更好地上课。

2.情感交流

学生的好奇心强,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提出来,在一节课上会提很多问题。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遇到学生提问,往往会制止他们提问,学生就无法和教师在言语上进行沟通,而现在可以和教师一起参与学生间的评比、课后的小结等,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情感交流上就进了一步。

总之,要实现有效教学,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老师不仅要研究教学方法,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动手做的,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尽量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体育课中获得快乐。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尊重学生营造氛围
体育课堂教学增强学生体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体育教学(2016年11期)2016-12-23 17:36:56
农村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17:58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课的应用研究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37:38
搭建支架发展“说”“写”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43:49
分享之路,从小起步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08:29
开展科学绘本活动建构生动课堂探研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0:15
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考试周刊(2016年34期)2016-05-28 15: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