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2014-07-05 03:18蓝旭生
新课程·小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正方反方纸片

蓝旭生

一、问题提出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些最新的课程评价基本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中能否得到有效的实施?实践中需要关注和避免哪些问题?

二、现状探析

1.表扬频繁,廉价过度

【案例A】

以下是六年级《长方体的认识》的课堂实录: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

生1:长方体有6个面。

师:太好了!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2:长方体有8个顶点。

师:真棒!长方体有几条棱?

生3:长方体有12条棱。

师: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教室顿时响起了学生附和的掌声)

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就说:“这个小朋友回答得真好,我们表扬他。”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跷起大拇指,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Good!Good!Very Good!”声音整齐而有节奏,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或者是说:“表扬某某”“某某,你真棒!”接着是“啪啪啪”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从课始到课尾“表扬声一片”,从而导致占用时间过多而冲击知识教学,给学生一种“硬插”的突兀感,形成一种为评价而评价的形式化的做法。

2.语言单调,言过其实

【案例B】

《找规律》,当学生说他发现的规律是画面上有一些三角形时,教师随即表扬:“你观察得真仔细!”课末,教师问学生:“今天有什么收获?”一生说:“我学会找规律了,还能有规律地画图形。”教师听后满意地说:“你真聪明,还会画图形呢?”(难道会画图形就是聪明吗?)

在课堂教学口头评价中,常常听到机械地重复一些套语,如:“你真棒!”“回答得真好!”……可以看出教师缺乏感情,甚至言过其实,给人一种虚假的感觉,缺乏对内容的实质性的评价。

3.一味表扬,忽视错误

【案例C】

一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

练习:

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师:第一幅图用表示可以吗?

生:可以。(全体)

师:那第二幅图形用表示呢?

生:不可以。(大部分)

师:为什么?

生:没有平均分。

师:同意吗?

生:同意。(这时教室的最后角落举起了一只小手)

师:你说,有什么意见?

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师:刚才大家不是都同意了吗?(脸色拉下来)其他同学哄堂大笑!这时,他的眼神顿时变得黯淡失色,生:不是可以用九分之一表示吗?下次我再也不要举手了!(嘴里嘀咕着)

试问,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又怎能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呢?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加辨析,盲目鼓励,看似是对学生发言的尊重,实则是一种极大的不尊重。

4.教师包揽,形式单一

【案例D】

师:把一张圆形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这张纸的。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这时,同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

师:其实这句话是错的。因为……

课堂评价往往由教师包揽,是教师的“专利”,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对于学生的回答,不管对错,都是教师说了算,教师一“言”定音,学生处在被动,甚至被忽略的地位,等待教师指说、评说,很少有自主调控的机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应对策略

1.对策之一:评价“一分为二”,给学生一个台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许多教师却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好像我们的学生只可以听赞扬的话,而不能接受负面的评价。难道负面的评价真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都要加以杜绝?——这是不是又走了一个评价的极端?下面的案例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案例E】

以下是季国栋老师在教学第五册《用字母表示数》时的实录片段:

师:a×a怎么简写?

生:a乘a。

师:这里的乘号可以简写成点。

生:也可以写成a2(学生大笑)。

师:你别慌,你先告诉我怎么写?

生:先写a,再在a的右上角写一个2。

师:写的怎么样?

生:小一点。

師:说的好,不仅告诉我们写的位置,还告诉我们写的大小。

生:你会读吗?

师:谁会?

生:a的平方。

学生在面对教师的评价时,最难以忘怀的往往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某一细节而作出评价,这种细节缘于教师平时的观察。季老师在评价方面给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在对学生表达不到位时,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发掘,发掘出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加以肯定。这样,我们就能在评价中为学生搭建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这就把我们常说的“让学生体面的坐下去!”落到实处。

2.对策之二:尊重多元智能,构建“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

在现象二中,如果学生的回答是教师预设的标准答案,教师就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相反,如果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就显得不高兴和不屑一顾。其实,教师提出的问题本身就是开放的,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我们不能轻易否定学生,而应进行“分层多维”的评价。

【案例F】

六年级《美丽的轴对称图形》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轴对称,你能不能自己找一找并动手画一画对称轴?

生1:

师:能用简单的平面图形组合成复杂的组合图形来表示对称,你的想象力真丰富!

生2:

师:中国的汉字有对称的现象,你很善于发现噢!

生3:

师:真好!数字当中也有对称的现象

上面的片段中教师给予学生的评价就是多元智能理论在课堂评价中的具体运用。这种积极而客观的评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对于生1,教师侧重的是对于学生空间智能的肯定;对于生2,教师侧重的是对于语文智能的肯定;对于生3,教师侧重的是对于学生数学智能的肯定。在看似平凡的口头语言的评价中,体现的却是评价标准的分层性。确立“分层多维”的评价标准,是课堂评价促进学生差异发展的重要

前提。

3.对策之三:尽量避免过“急”,使评价多一点“等待”

允许学生犯错的老师是善良的老师,也是高智慧的老师。我们课堂中的“即时评价”,应该是在尊重、宽容、等待中进行。在上面现象三的教学片段中,当孩子说:“可以用分数表示”时,我们老师急着否认了他的答案,这样不仅使学生颜面无存,而且使“学困生”的自卑感得以强化。其实,我们可以这样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给学生一个表白、辩解的机会,也许会有意外的收获。

【案例G】

师: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使别人相信呢?

生1: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师:哦,用量的方法,行。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用拼合的办法,就是剪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并放在一起,可以拼成一个平角。

师:用剪拼的办法,好办法,很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来。

生3:我觉得他们的办法可以是可以,但是第一种有误差,第二种拼起来有缝隙,我有一种推理的方法,比你们好多了(学生惊讶,老师疑惑)

师:那你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好方法?

生3:我是这样想的,沿任何三角形顶点画一条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因为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里的两个内角肯定是90度,这里有两个直角三角形,那么90度+90度=180度,也就是分成的4个小内角之和是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肯定是180度。

师:太棒了!超强的思维(全体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教师在碰到学生有不同意见甚至有反对的想法时,不是一棍子打死,让他说说自己的想法,生3的想法是笔者这几年教学中碰到的第一次,生3的思考方法比起用量的方法和剪拼的方法更有思维含量。如果说当这名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时,教师或学生加以反对,可能这种方法的推理在自己的教学中一辈子碰不到,更重要的是使这名学生回答后他的发现得到了肯定,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4.对策之四:延伸探索空间,应用“延迟评价”策略

现象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教学现象。反映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独揽了评价的大权,并且过早了地作出了评价与完整的阐述,剥夺了学生的探索空间。因此,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首先应认真倾听,不要过早地作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的评价策略,给学生思维的展开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案例H】

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是这样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

师:把一张圆形纸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这张纸的。这句话对吗?

学生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意见产生了较大的分歧,这时,同学生把目光集中到老师身上。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不同的意见,可以开个辩论会嘛!认为正确的同学为正方,认为错的同学为反方。請正反两方各推选代表,向对方阐述自己的理由。

吴老师为正方同学提供了一张圆形的纸片。正方代表把纸片对折,撕开,拿起一片理直气壮对反方说:“我们把一张圆形的纸片分成两份,这其中一份难道不是吗?”反方同学见状真的沉不住气了,吴老师又为他们提供了一张圆形的纸片。反方同学把纸片随意撕成大小不等的两片,拿出其中的小片,向正方同学示意:“像这样把一张圆形纸片分成两份,这一小片难道也占这张纸的吗?”

双方仍然僵持不下。师:认为对方正确的同学,可以站到对方的队伍中去。正方的同学陆续站到了反方那边,最后只剩下两名发言的代表坚持着自己的意见。师:你们不服,说出理由啊!正方:我们把圆片平均分成两份,难道不占吗?反方:你们是说平均分成两份,可题目中并没有说平均分啊,难道像这样随便的分成两份也算是吗?正方:……师:正方还有什么想说的吗?(正方代表无言以对)好,看来是否占关键要看是否把圆片“平均分”了!

案例中,吴老师对于学生两种对立的答案没有简单地评判谁是谁非,没有轻易地揭示正确答案,而是巧妙地组织了一场异彩纷呈的辩论会,堪称经典。这种渐进同化的知识感悟,远比实现了知识的直白评价要有效得多。学生在延迟评价所创设的时空里进行智慧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心灵的沟通,课堂成了内涵喷薄的个性舞台和情愫飞扬的人文天地。这样的课堂评价,已经超越了传统范畴,临近了生命发展的至高境界。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评价中还存在一些异化的现象。教师应该多学习、多分析、多研究、多实践,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建德市明镜小学)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正方反方纸片
有力的反驳
Goos–H¨anchen-like shift related to spin and valley polarization in ferromagnetic silicene∗
听话的纸片
寻找缺失的一角
纸片也能托住水
辩论会的启发
减肥秘方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讨厌体假日
一次精彩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