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立群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没错,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一一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挖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现将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抓重点词,激发兴趣,理解课文
从关键的词语中激发阅读兴趣,便于我们在课堂上就会顺利愉快完成了教学任务。比如,《飞夺泸定桥》一课,抓住课题中“飞夺”一词,这一关键词语概括了全文的内容,提示了课文的分段思路。教学时,我们要紧紧抓住“飞夺”这个关键词语在课堂上的
设计: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内容是围绕课题哪个关键词(“飞夺”)。
2.再让学生找出哪些段落写“飞”,哪些段落写“夺”,从而给课文分段。
3.分析“飞夺”的经过和原因。能精导一词,对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
这样抓住一个关键词来教,仅35分钟就教完了全文,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课文思路,又明确了课文中心,掌握了重点词语,真是一举多得。
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每一篇文章前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当
然仅这一点还远远不够,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运用形体语言。比如,《匆匆》首先师生谈话: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我的几张照片,大家有兴趣看看嗎?这是我儿时的照片,天真无邪的笑容中透着几分顽皮。这是我学生时代的照片,青春正如花般绽放着。我再回首来看这些照片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师又述:是啊!我多想抓住时间的脚步,留住青春岁月!于是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便引起了我的共鸣,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今天便跟大家一起去品味其中的滋味。(加重语调和情感叙述,然后板书课题)这样就会让学生在兴趣中自然走近课文中。总之,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节奏和情绪,力求让学生在兴趣中完成阅读任务。
总之,我们要改变传统阅读教学的方法和理念,要重视确立,学生就需要教师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及内容,在活动中让学生的创新思想自由地翱翔于知识的殿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溢水镇中心小学)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