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咏体悟吸精髓,含英咀华品文味

2014-07-05 19:44王芹
新课程·小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品味赏析

王芹

在语文教学中,要尝试长文短教、深文浅教,紧扣文本精心选取关键词语,进行理解、揣摩、品味、赏析,从而达到把握课文意蕴,形成语文能力的目的。

一、响鼓重锤,让词语丰厚起来

“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领”,就是文章的中心词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抓住了它,就抓住了理解和把握全文的“金钥匙”。

【案例1】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教学片段

师: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指名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壮”?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生交流:“群情沸騰”“礼炮轰鸣”反映人民禁烟的强烈愿望,林则徐“一声令下”,说明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坚强决心。

师抓住上面这些词语先让学生试读,再指名读,评价,指点,最后齐读,进行诵读,读出气势,显示出“壮”来。

二、比较分析,让词语灵动起来

课文中的有些重点词语,粗略看去,似乎明白易懂,但深入细思,却觉意味深长。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此类词语的深入挖掘。

【案例2】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片段

师:我觉得有一个字特别能体现出作者看得很认真。

生:应该是“冒”字。

师:说说你的体会。

生:因为他都能看见荷花是从几片荷叶中“冒”出来的。

师:荷花从几片荷叶中“冒”出来,都看出来了。这“冒”是什么意思啊?

生:我觉得应该是从水底钻出来。

师:对呀。那他为什么不用“钻”呢?

生:“钻”它是要有力气的,“冒”它是很轻松就出来了。

学生提出“冒”是“钻”的意思,我顺势反问为什么不用“钻”呢,引起学生的内心冲突,强化了认知矛盾。

三、故意出错,让词语准确起来

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特别丰富,同一个词语在同一个句子中位置不一样,这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就不一样。

【案例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石榴》教学片段

出示“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黄中带红,青中带黄,最后变成一半红一半黄。”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这句话,老师把它打在屏幕上,请一位同学对着屏幕读一下。

生读。

师:屏幕中的句子有问题吗?

生:书上先写青中带黄,后写黄中带红,屏幕上的正好相反。

师:换一下顺序不行吗?

生:不行,倒过来就不符合石榴成长事实了。

在抓住词语理解石榴的颜色特点时,教师先故意出示一个错误的句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并进行比较、分析、理解,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

四、自主合作,让词语活泼起来

对于词语的理解,词语教学更需要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体会。

【案例4】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片段

检查过词语的朗读之后,学生同桌互学,在书本上指认12种动物,找特点。

师:你最喜欢哪种动物,你是怎么把它认出来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们学过《美丽的丹顶鹤》这篇课文,丹顶鹤就是仙鹤,所以可以按照课文来记。

师:你还记得课文是怎么描写丹顶鹤的外貌的吗?

生:记得。

师:同学们也都记得吗?

生点头。

师:那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好吗?

师出示一幅仙鹤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记住仙鹤的样子。

教师在课堂上是主导,应该起到引导而不是代替的作用,学生如果可以凭借自己或者与同伴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何不适当放手,让学生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呢?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第二实验小学)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品味赏析
书画作品赏析
品课 品味
品味桂峰
此声彼声来品味 仔细聆听有不同
拒绝撞包的好品味
品味四季
品味“翻译六步法”
步辇图赏析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