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加东
【教学提示】
《早》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作者是著名作家吴伯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学习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鲁迅图片:
同學们,请看屏幕,知道他是谁吗?能说说你对他的了解。
是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毕生追求真理,英勇战斗。对敌人,他横眉冷对;对人民,他满腔热忱。他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
出示:早。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的又是什么呢?
同学们,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我们应该关注一些问题:第一,《早》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第二,文章是怎么写的?第三,文章为什么要用“早”作为题目?
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文章,那么,文中的生字你们是不是都认识了呢?
出示:酿 朴 墨 寿 哪 默 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里有两个生字的读音是一样的,请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字形的差异。
出示:墨 默
下面这几个字,字形比较接近,你们比较一下它们的差异,然后组词。
出示:瓣 辩 辨 辫
这是两条绿线内的生字,谁来带领大家读一读。
出示:匾 砚
你们已经预习过了,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第一个问题:
出示:《早》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理解
1.出示图片
同学们,这就是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三味书屋。请你们一边观察图片,一边阅读介绍三味书屋陈设的内容。
2.那么,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呢?就让我们跟着吴伯箫爷爷一起走进三味书屋。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的第2、3、4三个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描写三味书屋陈设的词句。
3.你们发现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呢?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时,还写了什么?
同学们,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是以方位为顺序来介绍三味书屋的。文中表示方位的词语依次是:南墙上→东北正中→画前面→东北角上。
作者在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时,还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一部分,想一想,你觉得这一部分与课题“早”有什么联系?
其实,三味书屋是鲁迅接受启蒙教育的地方,从这里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鲁迅从小就接受了启蒙教育。这就为我们揭示文章题目“早”的第一层内涵:那就是鲁迅接受启蒙教育之早。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一部分作者还点示了自己所闻到的清香,并写出了由此引发的联想,很自然地过渡到下文,使上下文巧妙地勾连了起来。
4.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5~8自然段,想一想,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交流:
出示:开得最早的梅花→鲁迅书桌上的“早”字→“早”字的来历→从中获得的启示。
(1)请同学们细细品读描写梅花的段落,说说自己的体会。
开得旺盛:蜡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
色泽之美: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
形态之美: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
格调高雅:蜡梅花“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
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要把梅花的美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出示文字,播放音乐。
(2)品读了梅花之美之后,我们来品读鲁迅书桌上的“早”。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那样,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鲁迅他立志很早,他从小就严格要求自己,与其说鲁迅把一个小小的“早”字轻轻地刻在了书桌上,不如说鲁迅是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埋藏在心里,以此来鞭策自己要时时早,事事早。
学了“早”字的来历之后,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呢?
是的,作者之所以要写梅花,而且把梅花的清香、颜色、花瓣写得那么美,其目的就是借花喻人,颂扬鲁迅先生的品格就如蜡梅花一样高尚纯洁。
同学们,借花喻人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写作特色。课文在开始不久就写到了“清香”,设置悬念,引发联想,作者明白了清香的来源,紧接着就落实到所见的梅花,并极力赞美梅花的美、早,进而联想到鲁迅书桌上的“早”字,体现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可贵精神,从而将梅花与鲁迅一生的品格勾连起来,使得物、人、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弄明白了这个问题后,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的题目,并联系全文内容想一想,文章为什么要用“早”作题目?
其实,我们联系课文的内容可以不难看出文章用“早”作题目是最恰当不过的了。其一,我们可以从三味书屋的陈设中感受到鲁迅接受启蒙教育之早;其二,我们可以从梅花开得最早及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中体会到鲁迅立志之早;其三,我们还可以从“早”中获得启迪,要学梅花,学鲁迅,珍惜时间,时时早,事事早。总而言之,文章通过“早”,将梅花与鲁迅的品格自然而然地联系并融合起来。用“早”为题,简单而又耐人寻味。
四、总结延伸
同学们,鲁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这句话就是鲁迅自己对“时时早,事事早”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同学们,文章已经学完了,但我们认识鲁迅才刚刚开始。鲁迅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希望同学们能去读一读鲁迅的作品,进一步走近鲁迅,感受鲁迅的人格魅力。
五、作业
1.小练笔:学习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熟悉的处所。
2.选做题(任选一题完成)
(1)搜集鲁迅先生的名言及其他的一些小故事。
(2)阅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希望小学)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