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杰
摘 要:针对学生识字的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识字;方法;能力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下面是我在识字教学中结合自己的实际所采用的一些粗浅的做法。
一、抓好识字的根基,拼音识字
1.加强课后拼音与汉字的练习
每天利用早读时间把近期学习的生字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组词读等多种练习形式强化学生的记忆。
2.鼓励学生阅读拼音读物
在学完汉语拼音后,引导学生读那些喜闻乐见的拼音读物。儿童在读注音的字词或故事过程中一目双行,很自然地对汉字边读边识,渐碰渐熟。
3.尝试拼音写话训练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学完汉语拼音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每天写一句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写。既加强了学生对汉语拼音识记和运用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趣味识字
1.故事情趣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结合学生爱听故事,喜欢看故事、童话的特点,讲一些与要学的生字有关的小故事或给学生介绍有关生字的小典故,让学生在其乐融融中学习有关汉字。
2.猜谜语识字
猜谜是一種学生较喜欢的活动,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
3.儿歌识字
儿歌有着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的特点,尤其是很多易混淆的字,在学生朗读儿歌的同时已牢牢扎根学生的心中,学生再也不会出错。
除上述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动作识字、配画识字、游戏识字等方法进行趣味识字,以提高识字能力。
三、根据构字特征,规律识字
1.熟字迁移
汉字中一些字可以通过以前认识的字加笔画或少笔画,或者熟字加偏旁、减偏旁、换偏旁掌握。
2.图文结合
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建立图、象形字、汉字之间的联系,帮助识记汉字。学生通过讨论,对号入座,再认读。既增加了兴趣,又了解了字义。
除了熟字迁移和图文结合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基本字带字、字理识字以及对比识字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四、注重体验,情境中识字
1.生活中识字
(1)培养学生多识生字的兴趣
生活中识字的素材很多,例如,刚入学时认识自己或同伴的姓名、学校名、广告宣传语等。
(2)养成在生活中复习巩固生字的习惯
文字来源于生活,同样也运用到生活中去。学生学完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生字后,让学生回家观察哪些地方出现过学过的汉字。这种观察找字的过程不仅巩固了学过的生字,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2.随文识字
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反复读文中,无意识记。这种情境交融的随文识字,学生在识字的同时理解课文,积累了语言,又培养了朗读能力,识用结合。
(作者单位 吉林省通化县振国学校)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