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静
摘 要:作为高校突出建设的重点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考虑高校资源的特殊原则,研究利用人力资源理论与具体实际结合的办法,建立高校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并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有效使用。本篇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内涵,讲述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原则,提出需要建立激励机制的策略,旨在构建有效的绩效机制,完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关键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认识到人才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以人为本的竞争模式下,必须在发展中留住人才,提高人才的创新素质。高校人力资源的内涵是深化人事改革、壮大优化培养队伍、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建立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势在必行,这是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综述
人力资源是高校教育的首要资源,也是高校管理方面的最活跃、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做好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会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结构优化以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只有充分调动起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学校目标的有力实现。高校管理效能高低与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校全员办学的积极性。激励机制的实施,可以培养教育工作者的自信心,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积极的、恰当的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理论
人们在发生行为时,为了达到一定目的需要通过特定的一些方式方法来进一步影响人的下意识的需求,这些方式一般情况下回对人有强烈的引导带动作用,或者是因为这些方式满足了人们的某方面的需要,而满足的带动作用间接促进了人们行为转变,从而达到了激励者的预期,这叫做激励。正确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需要考虑被激励对象和自身的需要,同时还有需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来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个人对于激励的需求形式和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在激励机制的具体实现过程中,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来定。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和高校运营发展状况相结合,并根据从业人员自身特点来制定具体激励的方案,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都应该存在,这样的结合更能够提高高校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工作和科研活动中也会提高科研创造的可塑性,对于实现高校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也有助于实现高校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人力管理激励机制原则
合理的激励机制也需要一些标准,同时标准的制定是要做到工作绩效和报酬对等,要有效调动高校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重要的是激励机制能够发掘人的潜在能力,为了更加有效的选用利用人才,同时能够培育人才和留住人才,去创造更加高质量的工作氛围。这里我们需要考虑到几个原则。首先是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尊重人的主观愿望,理解人的内在需求,关心人的长远发展,调动人的主动积极这些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激励机制旨在发现人的创造力,实现高校集体和个人的共赢,共同发展,旨在突破跳跳框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总是有束缚人、禁锢人的规则,而激励机制是为了让高校发展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认识到应该考虑到个人的需求,这里人的价值被放大,人的潜能的开发利用占主动地位。然后是公正公平原则,高校人员管理在实行激励机制时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该凭能力和作用来评价个人的位置,坚持规范的评价标准,因材施教,人尽其才。
二、实现高校人力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
(一)避免人浮于事,目标激励
高校的激励机制需要摒弃以往管理中人员配置冗杂的传统,因事设岗,不因没必要设置的岗位拖沓整体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在招聘岗位人员时,应该有具体的用人考试或者公开招聘方式,择优录取。同时高校管理者也应更具从业人员的发展需求配给个人对应的工作目标让其进步发展,在过程中加强引导和鼓励。
(二)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定期对从业的高校人员进行考核,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当然不同岗位工作人员考察方式和绩效统计也应该有所区别。根据从业人员的日常表现和综合能力给予恰当的奖惩,督促大家在工作中敢于争先,有所进步,有所创造。合格的、对于高校建设有突出贡献的应该突出表扬,立为标兵,以为榜样,给予适当的奖励;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视情况处理。工作绩效与从业者的薪酬是相挂钩的。
三、总结
在如此激烈的人才竞争条件下,高校要想求得发展就必须寄语优异人才在学校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不拘束,运用激励机制,同时注重公正公平。将人的发展和高校的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机会,提供环境,从业人员为学校的建设做出贡献,两者相辅相成,以人为本,建设高办学水平学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同时又能够留住更多人才,这样学校能够长远发展,体现教育机构传道、授业、解惑的崇高意义。
参考文献:
[1] 杨渝南.试析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 30(1):25-26.
[2] 付晶.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 2014, 12(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