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
摘 要:随着中国继续巩固对外开放改革成果,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及改革转型持续深入,许多中小型企业面临市场萎缩、资金紧张、效率低下等难题,基于此扩大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实施“走出去”战略,可以有效地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压力,鼓励中小企业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分工,可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和境外竞争力,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247-02
一、概述
随着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跨国经营已经成为高度社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通过跨国经营能形成高效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大融合;使新技术有效发挥、资本合理流动。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许多中小企业面临市场疲软、生产经营困难,鼓励支持中国中小企业“走出去”,从事境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可有效缓解供需矛盾,提升中国经济实力。但是多年来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多缺陷,一直困扰着境外经营及投资。因而必须充分认识中国中小企业特点,正视其跨国经营现状与存在问题,实行政府、银行和企业相互配合,责任明确,以边际产业扩展等理论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境外经营法律法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践中总结,实践中发展,才有可能使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活动中发挥强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的主渠道,甚至成为国际经济社会的一只强大的力量。
二、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现状
(一)跨国经营特点
所谓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世界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贸易为目标,进行海外投资经营的一切活动[1],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在印度及远东进行掠夺贸易的殖民地公司[2]。其基本特征正如约翰·费耶维舍(JohnFayerweather)教授认为的“跨国经营要涉及两个或更多国家的经营活动”。跨国经营的主体是跨国公司,所谓的跨国公司正如列宁所言,就是从事对外直接投资,并在一个以上国家拥有或控制从事增值的企业,该企业无论是公营、私营还是混营,都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所有权结合在一起,并相互影响,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3]。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及涉外经济的探索发展,中国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也经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4]。自从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后,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才获得了一个大的发展。调查统计资料表明,截至2009年9月底,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非金融类中小企业1 023.1万户,超过企业的90%。在境外投资设立海外企业6 805家。这些企业吸纳就业劳动力1.2亿,提供78%的就业机会,实现工业总产值和利税已占全国的60%和40%,在出口总额中其贡献率达60%以上。从跨国经营项目来看,20世纪90年代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是贸易经营,当今已经发展到化工、家电、交通、医疗、服装、纺织、旅游等各行各业,经营形式包括资源开发、生产加工、工程承包及技术咨询等[5]。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发展势头强劲,出口年增长速度为17.4%,远远高于全球平均增幅。涌现出了许多开拓国际市场的典范,如海尔集团、东方集团、TCL集团等,不远的将来中小企业会成为外贸出口跨国经营主力军。
(二)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优势
1.速度快优势
中国的中小企业确定经营战略是以由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政府干预较少,高效灵活。之所以政府干预少,是由中小企业的性质决定的。一方面中小企业跨国经营规模小、资金有限、产品单一,政府干预热情不高,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产权明晰、体制灵活、经营自主,无需政府干预。从而使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决策速度快、成本低,具有很大的经济优势;其次是中小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创新管理模式上具有很大的速度优势。相对于国有大企业的机构臃肿、管理教条、市场迟钝,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上述两大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很好的销售业绩,这也是中国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优势所在[6]。
2.成本低优势
中国的中小企业无论是在产品开发上,还是在售后服务上,都能够动态利用和发挥各类比较优势,获得低成本,从而以更低的产品价格、更好的服务吸引消费者。这些企业一旦进行跨国经营,就会将传统的低成本优势进行优化,容易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如纺织、服装、玩具等出口上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3.政策宽松优势
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以来,市场需求疲弱。尤其占中国工业总产值60%以上的中小企业,面临困境不可忽视。为此国家出台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包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管理办法》、《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明确在专项资金支持、外汇留成、境外企业产品进口等方面,优先支持中小企业。大力改善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发展环境,在科技创新、质量认证、专利申报等方面继续完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服务体系,确保中国中小企业在激烈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市场份额。宽松政策优势利于提高中国中小企业境外经营高级生产要素(资本与技术)的生成能力。
三、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问题
(一)国际化战略缺失、政策法规滞后
目前能有效调整中国中小企业境外经营政策法规较少。已有政策法规颁布时间较早,在调整境外投资的手段和覆盖范围上都不适应当前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需要。于是相对于国外的百年企业,中国中小企业在规划人才培养、产品开发、销售战略等方面比较粗放随意,对跨国经营信心不足。由于国际化战略缺失、政策指导不够,法规修订滞后,导致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盲目,产业结构不合理,投资输入输出比例失调[7],税收征管混乱。
(二)国际化人才匮乏、国际商务知识不足
中国中小企业相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缺乏国际贸易与务实的专门人才,导致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对东道国的金融政策、外汇管理、劳务法规、税收等认识不足,难以制定防范经营风险措施,往往使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遭受经济损失和不平等的待遇。endprint
(三)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弱
中国中小企业规模小,信用度低,很难申请银行贷款。其工业资本和境内银行金融资本难以融通,导致中国中小企业通过各种工具在国际市场及股市等筹措资金困难。资金不足,致使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中困难重重。由于抗风险能力差,中小企业在制定对外经营策略时,往往回避不确定因素的长期目标,侧重短平快项目,虽然获得了短期收益,规避了风险,但由于缺乏长期目标,往往会失去把握未来市场的机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8]。
(四)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企业竞争力不足
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足10%,处于从属地位,且大部分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附加值低,往往会带来国际贸易如环保等一系列问题。中小企业无法形成规模经济,成本高,运行效率低,在跨国经营中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四、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一)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实施“走出去”的战略
政府要能放下架子抓协调,以服务姿态做好职能工作,积极营造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宽松环境;出台一系列中小企业的产业导向、外汇金融等优惠政策;加快和完善对外投资的法律规范;通过税收、就业等鼓励更多中小企业走出去;加强管理和引导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支持中小企业出国考察、产品参展、技术交流、质量认证、技术培训等;逐步完善中小企业对外经营资金运作、风险规避措施,确保中国中小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的公平环境。
(二)完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融资政策
信用度高的企业容易筹措资金,所以作为中小企业要依法建账,依法执行财会准则,依法开展经营及融资活动,树立良好信用观念。作为政府应在相关政策及金融立法上,加大对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目前各级政府设立的中小企业跨国经营专项基金,就是支持金融资金流向外向型中小企业举措。政府以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国有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信贷配置,支持中小企业证券市场融资,积极促进银行企业的深度合作。
(三)建设跨国经营法律体系
中国应制定一部《境外直接投资法》,规定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投资主体、审批程序、投资形式等;建立跨国经营管理机构或委员会,对海外企业宏观管理;优化境外投资地区和产业结构,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构建国际化人才战略
中小企业应预测跨国经营人才需求,制订人才培养计划,组建国际化人才管理团队,提高国际网络管理能力。人才战略核心是企业领导和企业自身素质建设,国际化经验是获得国际市场来源,是团队实践的历练,构建人才战略是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关键。
参考文献:
[1] 匡跃平.论现代化工企业的跨国经营[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4,(2):15.
[2] 跨国经营—MBA智库百科[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8%B7%A8%E5%9B%BD%E7%BB%8F%E8%90%A5.
[3] 跨国公司—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D5NOzeLogHGmS0ZuYBek1_KU3FRmLa95H1eIrCMkgJ3CTu_
tzNU4sdsB3A4hKkwV.
[4] 王志平.浅谈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山东纺织经济,2009,(1):14-15.
[5] 李爱敏.中国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必要性及战略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25-29.
[6] 董琳竹.中国中小型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10-11.
[7] 张静.中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网络财富,2010,(10):38.
[8] 张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7):12-13.
[责任编辑 王玉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