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霄 魏占杰 袁振兴
摘 要: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创造性的核心能力,没有批判性思维就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创新。分析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以提高创新性能力。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创新;途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62-02
按照思维的功能划分,可分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两类。批判性思维更加侧重于对认知对象的实际情况,辨明是非。而创造性思维更加偏重于构建新理论,形成新思想。两者虽然显著不同,但两者又相互作用。创新往往依赖于对已有成果的批判,批判是创造的前提,创造又是批判的内在要求。因此,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创造力,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按照恩尼斯的观点,批判性思维是指“为决定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在接受知识时需要对知识的实质、价值、真实性、准确性等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析、评估和推理的技能做出抽象思维,高效的筛选、吸收、整理并长期储存信息,使学生从一个简单的知识接收器变为信息的加工厂,从而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生产出知识产品以及进一步的创新产品。
二、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认知能力的提高
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人们对事物的构成、性能与他物的关系、发展的动力、发展方向以及基本规律的把握能力。它是人们成功的完成活动最重要的心理条件。创新是以知识为基础的,而知识的获取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学习时,如果具备批判性思维,就会明晰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因果关系,就不会对知识只是一味地接受,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知识为我所用,不盲从权威和轻易接受他人观点。通过批判地学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将掌握的知识、信息及理论等融会贯通,并转化为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后现代教育学认为,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条知识不能质疑,也没有任何一条知识能够作为日后知识增长的不可动摇的基础。知识的增长并不是新知叠旧知的发展过程,而是对原有知识不断修正的扬弃的过程。对原有知识的掌握不是创新,创新是对原有知识的批判和反驳,并进而提出新的假设,否则就只能是人云亦云的盲从。
只有批判地考察自己和他人的思维,才可能形成新观点、新思想,我们的思维才可能形成创新性。创新思维过程是由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创新思维能力包括了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最终目的是寻求可靠的知识和真理,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一种反思性能力,强调打破思维定式,挑战权威,不墨守陈规,大胆质疑前人的科学假说,进行主动、持续和细致的理性探究,这些都有助于创造性地提出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高
对原有知识的审查、分析和评价有助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形成创新思想或观点。思想指导行动,理性的、反思性的思考,才会形成创新性的思维,从而指导行动。实践中的创新成功与否有赖于创新思想或观念的合理性及与现实的契合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训练还应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提高,在实践中锻炼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也是提高其实践能力的过程。
三、通过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
(一)通过元认知训练,指导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根据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学生对自身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是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并自觉地进行监察、控制和调节。其实质是学生对认知活动的思索,是学生对认知活动过程的自我反省和调控,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智力、思维的发展。
元认知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元认知的训练,学生在认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自己思维的过程和产品,养成检查自己思维过程与成果的惯例。应明确意识到自己在思考什么,过程中哪些问题需要并值得解决。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对所学知识进行“超越”,学生在充足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他如何“扬弃”地对待已有知识,他的思维方式,其洞察、创新能力等等决定着它的创造力的发挥。只有批判的“破”,才有创造性的“立”。
(二)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方式下,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使得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被压抑,学生只是被动地服从。因此,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大胆的怀疑和批判,这要求教师消除权威意识,放下绝对的尊严,同学生共同打破常规,探讨问题。从单纯地传授知识变为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师生在平等的场景下交流。同时,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都参与其中,每个学生都是参与者,不同的观点和方案都可以在课堂上碰撞,通过案例教学,我们关注的是批判性思维过程,而不是事实。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形成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通过社会实践将批判性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
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改变世界,世界才能进步。思维方式只有运用于社会实践才是其真正意义所在。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只有根植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得以升华。学生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实践,提高其批判现实的能力,进而提高了认识世界的能力和培养发现问题以及创新思想的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来自于解决实践问题,最终要落实到指导实践。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将批判性思维转化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云峰,金顺尧.伦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及其相互关系[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8,(5).
[2] 黄朝阳.加强批判性思维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研究,2010,(5).
[3] Rober H.Ennis.Critical Thinking:A Streamlined Conception [J].Teaching Philosophy,1991,(1).
[4] 朱新秤.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高教探索,2002,(2).
[责任编辑 陈丹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