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帅 陈艳妹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现如今,各种媒体在雄厚科技力量的支撑下,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实力都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媒体在信息的采集、制作、发布等各方面都更注重价值取向和宣传效应。面对各种焦点新闻,各种媒介因为价值取向不同,所以报道方式不同。尤其在灾难事件报道过程中,作为主流媒介的央视,无论是价值取向还是具体做法,都和其他媒介有很多不同之处。本文结合央视对雅安地震的报道简要分析央视在灾难报道中的取和舍。
关键词: 电视媒体 价值取向 央视 灾难报道 雅安地震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媒体事业迅速腾飞。各家媒体都有各自的价值取向和报道方式,从而形成了各自的看点。可以说,作为昔日媒体领头羊的央视如今已经不再拥有绝对的权威,敢于和央视竞争,敢于和央视争收视率的媒体层出不穷。
央视拥有最丰富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承担解读政策与理论和宣传大政方针的职责,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一系列焦点新闻报道过程中,央视不但要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而且要本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宗旨。然而,各种媒体在报道各种焦点新闻时都具有独特的视角,有的为了哗众取宠,夺人眼球,有的成为官场的代言。尤其在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各种媒介的切入点都是不同的,作为主流媒介的央视,它一方面要承担宣传党和政府在灾难中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在报道灾情、引导舆情方面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
下面我结合央视在雅安地震报道中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具体的做法进行探讨,同时简要分析央视在面对其他媒介的竞争中有哪些改进,表现出哪些好的做法和不足之处及自身的取舍问题。
一、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价值取向分析
自1978年央视创办《新闻联播》以来,我们不难看出,央视扮演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角色,包括会议的召开、法律的颁布、政策的解读和舆情的引导和领导的出访等。这些都关乎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是否可行,方针政策落实是否有效,国家是否风调雨顺,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可以说央视的新闻价值取向方面既要体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意志,又要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
(一)对国内新闻报道以正面新闻报道为主,以负面新闻报道为辅,主要以宣扬国家良好形象,鼓励人民积极向上为主。
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央视要尽可能地避免报道灾难真实场面,减少灾难场景对人们脆弱心灵的创伤。报道中主要以怎样救灾为主,给予人积极的力量,而不是以灾难的残酷场景和老百姓的疾苦为主。
1.第一时间通报灾情,发布救灾指示。2013年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随即进行了报道。这是央视继汶川地震报道后又一次对灾难新闻的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滚动播出:各方救援力量,救援物资调集情况,解放军、武警已经开始向灾区开进,灾区陆续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等。
2.价值取向为民务实。央视对雅安地震灾难新闻报道中所坚持的价值取向,正好体现党和政府的价值取向。在地震后的黄金救援期,央视滚动播出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地震救灾的指示,包括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发出的指示命令。同时,央视对李克强总理不辞辛劳地深入灾区、查看灾情,慰问灾民也给予详细报道。这些新闻都在一定程度上安定了民心,尤其是对灾区人民的心理抚慰作用是巨大的。
3.灾情不可畏,民心要安定。在地震发生后的报道中,央视主要以救灾物资筹备情况、救灾人员集结情况和救灾部署情况给予大篇幅的报道。救灾物资主要包括民政部门储备的帐篷和棉衣棉被等。救灾力量的集结主要包括水利专家、地震专家、卫生防疫员等专业人员抵达灾区的情况,这些救灾力量的报道给人以正能量,让人们感受到人定胜天的伟大力量。
(二)在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坚持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取向。
1.打破常规,为民请命。央视对雅安地震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一种打破常规的直播方式。央视主播长啸打断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的官话、套话,让他直陈灾情,明确措施。作为地方领导,对上级领导的阿谀奉承,对灾情的竭力掩盖是人们痛恨的。在雅安地震报道中,很多网友对于体现领导英明的言辞和官腔口气汇报成绩的做法给予口诛笔伐。的确,救灾是十万火急的大事,灾难发生后,大家都等着听灾区最重要、最新的情况,作为灾民最贴近的父母官还不顾场合地打官腔、说废话,怎能不激起网民愤恨?作为手握救灾力量的领导,如果在灾难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时不作为,那么不但愧对自己的职务,而且愧对灾区人民。对于央视主播打断地方官员打官腔的做法,很多网友表达了支持,这是央视做得好的地方。这才真正符合人民的利益,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2.军民共患难,真实场景鼓舞人心。在雅安、庐山等重灾区,央视第一时间深入震中地带,对灾区的现场、对于灾民的死伤情况、对于灾民的生活工作情况都进行了详细报道。尤其在对灾后复课的报道,由于高考临近,灾区复课成了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这时,央视大量报道很多灾民和解放军共同搭建帐篷,学生尽快在简易敞篷复课的画面,显得既真实,又鼓舞人心。
3.不隐实情,赢得同情。在对于灾后居民救援和生活工作的报道中,央视的主要画面是炎热环境下帐篷里的伤员急等着运出救治,而又因人数众多而耽误。灾难后灾民的生活不容乐观,很多灾民分到的食物和水分量不够,出现争抢画面。有些灾民每天都靠方便面度日等,这些很急迫、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央视的报道很快就得到全国好心人士的大量捐助,灾民很快就得到妥善安置,这些都是为人民谋利的体现。
(三)灾难新闻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仔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特意关注救援过程,关注救援本身而忽视对应急预案的关注,忽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灾民的切身感受,忽视灾民在大灾大难后的脆弱心理。
1.会议频繁,指示不断。在央视的灾难新闻报道画面中,经常会看到救援人员开会作指示的场面,而且很详细地介绍领导怎么指示、怎么部署,对于灾区的具体情况却只有很小的报道篇幅。这体现了央视作为国家主流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利益代表,主要在于宣传党和政府领导人在公共场合的形象及党和政府对灾区的关心,达到稳定民心的作用。endprint
2.救援力量报道作秀多。央视对救援力量的报道,多有作秀的感觉。如武警爆破山石,武警抢修山路等都进行了定点拍摄,似乎提前架好机位,等待拍摄。这些作秀式的拍摄代表了央视的价值取向,不但降低了救灾效率,而且给人们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央视的话语代表党的话语,这些救援力量如武警、解放军都是在党和政府领导人的指示下才日夜兼程赶赴灾区,承担救援。这些足可见党和政府领导人对灾区的重视,所以在报道中对这些救援力量大量报道不足为奇。
3.救灾物资储备充足,是否足额发放给灾民成未知。央视对救援物资的报道,如民政部投入多少帐篷、投入多少食品、红十字会的捐款等,几乎是不间断地报道。然而,对于灾民是否足额领到物资的情况,灾区物资实际需求情况报道颇少。这样的报道其价值取向依然是代表了党和国家利益,一方面向国内民众展示救援物资的充足,稳定灾区的民心,一方面向外国传达出中国的救灾预警机制是比较完善的,证明我们有充足的物资补充灾区,临危不乱,而不是在灾难面前,束手无策,等待别国救援。
二、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具体做法分析
(一)多种报道方式相结合,让人耳目一新。
1.快速报道,直播连线,获取一手资料。央视在雅安地震发生后,采用了直播连线等多种报道方式,显示出了比以往更快的反应能力。灾难发生后,央视迅速投入力量,派记者赶赴灾区,记者的亲历亲为能为我们带来直播现场。这种报道方式以较快的速度向人民群众报道了震区情况,加上央视作为电视媒体的权威,其公信力对人们的引导力量是巨大的,这在极大程度上安抚了民心。
2.记者亲临灾区,见证灾难场景。央视尽量派记者尽早赶赴重灾区,把对重灾区情况的了解、灾民的死伤情况进行迅速准确的报道,以详尽的画面展示给观众。无论是在抢修生命通道的危险场面,还是余震不断的重灾区都能看到央视的记者,这是央视快速获取一手新闻的前提。从这些报道中不仅能体现央视记者深入一线,不畏艰险,而且能让人民群众了解到真实的灾区。
(二)以人为本,注重创新。
1.关注公众心理,抚平灾难创伤。央视在报道救灾时更成熟和理性,没有刻意描绘夸大灾难给大自然带来的悲惨凄凉,而是站在广大灾区民众的角度,冷静地报道灾难给人们带来的损失。自始至终,央视都作为人们的好伙伴,在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进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人民注入一针镇静剂,和灾区人民携手共建家园。
2.打破常规,推陈出新。随着电视技术的革新,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采用直播连线的方式,让指挥一线的人员为我们讲述救灾现状。这样的报道方式得到了大量观众的赞许,最让广大网友拍手称快的是央视主播打断雅安书记的官腔,这无疑显示出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敢于革新,敢于破除一成不变的机械报道,尝试人们喜闻乐见的报道方式。
3.直面挑战,勇于革新。在此次雅安地震的报道中各大卫视频道组集体发力,在突发灾难事件上第一次与央视正面交锋。汶川地震后,各省电视台都开播了各种形式的新闻频道,经常组织大型直播活动锻炼自己的直播团队。这次雅安强震各卫视频道都派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体现了电视媒体的应急能力,提升了地方各卫视品牌的形象。卫视品牌与央视的同场竞技,使央视在面对竞争的过程中增强了革新动力。
(三)灾难新闻报道中不可取的做法。
1.新闻编排重生者,轻死者。新闻编排没有以灾区为主,在新闻播报的顺序上避重就轻。雅安地震后第二个晚上,《新闻联播》头条是一个清华大学学者的项目启动仪式,而后才播报李克强总理主持救灾。这样的排版当然是不理性的,灾难怎么能让位于活动仪式呢?央视作为电视媒体中的权威,应该时刻彰显对人文的关怀,应该是人性化的媒体。如果失去对受灾居民的关爱,失去对巨大灾难的敬畏,媒体报道新闻的动机和标准就值得商榷。媒体记者在面对灾难时,应该肩负起责任和义务,把人们的关注、资源和帮助转向灾区,转向人们需要的地方。
2.违背新闻真实性,虚假报道防不胜防。央视一些栏目在报道雅安地震的过程中没有完全遵循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他们的报道给人一种作秀的感觉,看起来很假。记者的现场报道是需要记者亲临受灾现场,把灾区的情况真实反馈给人们。然而,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一线记者并不在现场,也不在灾区,而是在所谓的救灾指挥中心。当然,他们传回的资料也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第二手甚至是不具有真实性的资料。
三、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取舍分析
(一)着眼长远,取人民之所需。
1.关注救灾应急预案。救灾只是单纯的应对之策,其核心在于应急预案的制定、完善和落实。很多地方就是因为地方政府不作为,应急预案不完善,导致救灾迟迟推后,灾后重建一拖再拖。因此,在未来的灾难新闻报道中,央视应该重点关注各地方救灾应急预案制定、完善和落实情况。
2.关注人性,重塑人心。最可贵的是人心,人心齐泰山移。灾难发生后,人们的心理几近崩溃,要让灾区人民重新站立起来,媒体在报道中就必须处处彰显人性,注重重塑人们的心灵。
(二)立足灾区,舍官场之弊病。
1.错误的政绩观要舍弃。真实反映民情民意才是政绩。某些地方父母官认为把灾情说小,说好能为自己赢得政绩,这是错误的。为灾区人民造福,真实反映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才能为自己赢得政绩。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就应该为老百姓谋福利,时刻关心群众疾苦,真实反映群众心声。
2.高身段要舍弃。媒体记者在灾难新闻报道中一定要做到亲力亲为,把自己当成灾区的一员,真实地体会灾民的疾苦。将灾区第一手资料真实报道给广大受众,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和支援。
四、结语
央视在灾难新闻报道中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取人民的利益,舍官场的弊病。央视作为主流媒介,是我国电视媒体的权威,它的特殊地位使它在国内外各种新闻报道中都特别引人关注。尤其在灾难新闻报道这一新领域,央视的有益探索会给其他媒介做榜样。随着媒体事业的迅速发展,敢于和央视竞争的媒体不断崛起,央视在各个领域面临的竞争将是前所未有的。因此,央视要在竞争中寻求突破,保持其领头羊的身份就必须做好取舍,从自身入手,大胆革新,闯出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新华通讯社.半月谈[J].吉林日报印务中心,2013.4.25.
[2]玲珑玉.浅析中央电视台关于雅安地震的报道[Z].新浪博客,3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