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2014-06-30 23:24郝铁军闫舒
考试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性格集体意识

郝铁军+闫舒

民族性格是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民族文化特点的心理状态,对一个民族来说,它具有整体性、统一性、稳定性的特点,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民族心态和性格特征,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又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民族性格的形成是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历史、文化等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表现的因素进行探讨。

一、日本民族性格的主要特点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简单,大和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98%,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琉球人和阿伊努族。由于日本政府长期实行同化政策,现在的琉球人和阿伊努族人与大和族人已没有太大区别,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国家。民族的单一决定日本国民在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最终造就日本统一、稳定的民族性格。在以下方面,日本国民表现出显著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性格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烙印。

1.集团意识

“集团意识”即集体主义,是日本最具代表的国民性格。日本人的集体意识特别强,他们认为集体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个人只是集体内部的一个元素。在集体内部,他们能体会到人生意义,找到安全感,脱离集体将会让他们感觉无所适从,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日本人特别注重顺从集体意识、维护集体利益。这种对“集体”的认同,有时甚至到了让人无法理解的盲从地步。从二战时的“一亿玉碎”到今天企业内部重视集体的氛围,都是“集团意识”的体现。在日本,和集体唱反调、做出背离集体的行为的人会被其他人孤立,甚至受到“断绝来往”的惩罚,这种“惩罚”反过来又会使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进一步得到强化,使日本人更依附于集体,不敢越雷池半步。

2.看重别人态度的思维方式

日本人说话做事非常看重别人的态度,当他们决定做某件事时,首先会观察别人是怎么做的,自己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待自己,日本人一般不会做出和“大家”相背离的行为。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意见,也会避免“我是这样想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等直接的表达方法,而采用“恐怕是这样吧”、“我想这么考虑,你看如何呢”等婉转的措词,认为这种表达方式是适当而有礼貌的。在语言表达上,给对方留有考虑和判断的余地,在观察对方反应后,再提出主张。在经常拘泥于他人和社会的日本人的生活中,中性、暧昧的语言特别多,他们极力避免断然拒绝的会伤害对方的情况,而采用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

3.服从意识

由于日本社会中的“集团意识”和等级序列,下级服从上级、个人服从集体的服从意识已经深入每个日本人的骨髓之中。全世界的旅行社都知道日本团最好带,一是大家都守规矩,二是对导游的要求绝对服从。有人这样对比日本人和中国人的不同:一群东方人到了美国,因为陌生,领队的人通常会拿一面小旗子,这一点,中国人和日本人都是如此,但差别也在于此,领队的人拿着旗子,后面跟着一大群人的,是日本人;而领队的人拿着旗子,后面时常有人掉队的,是中国人。领队的人只看着前方的,是日本人,而领队的人边走边回头看后面有没有人的,是中国人。这虽然带有一点调侃的味道,却道出日本人在服从方面的执著。

民族性格可从不同角度归纳,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日本民族性格中比较典型、得到普遍认同的方面。当然,日本民族性格中还有忠诚、好学、勤奋、矛盾、尊敬强者、不同情弱者等很多方面,这里不一一细述。

二、影响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日本民族性格是如何形成的?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下面主要对影响日本民族性格形成的因素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个国家的地理环境在民族性格的形成中,虽然不是唯一因素,却是极为重要的因素。日本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灾害频发,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

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隔海相望,国土面积大约三十七万平方公里,期中山脉和山地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四,可开发利用的面积更少。日本除了淡水和森林资源外,石油、煤炭、金属等国家发展必需的重要资源极度匮乏。日本地质灾害频发,火山、地震和海啸为日本的三大自然灾害。日本火山有七十六座,其中活火山有五十多座。日本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百分之一,火山却占世界的十分之一。日本每年发生四千至一万次地震,期中有震感的地震约为一千五百余次,平均每天四次。大的地震经常引发海啸,其中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大海啸就造成八千多人死亡,一万多人失踪。

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培养了日本人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这样复杂的自然地理环境,日本人逐渐熟悉并接受大自然的种种灾难,慢慢培养出坚韧的毅力。面对灾难,只有大家团结一致、共赴难关,才能减轻各种灾害造成的伤害,实现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财产的目标,这是日本“集团意识”产生的原因。日本民族自称“大和”民族,“和”就是团结,起源于此。

2.日本“耻”文化的影响

“耻”文化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影响深远,很多学者认为耻文化就是日本文化的根源,它时刻影响每一个普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日本独特的耻文化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民族性格。

所谓“耻”,就是在遭到别人嘲笑或蔑视后自尊心受到伤害而产生的一种心里感觉。独特的“耻”文化根植于每个日本人的内心深处,相对于世界其他民族,日本人更敏感,更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日本人通常将别人的眼光作为处理日常人际关系的前提,在确定不会被别人另眼相待后才开始行动。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日本人的一言一行都会考虑别人的评价、态度,尽量避免遭到别人的嘲笑。如果不慎说错话、做错事,日本人就会感觉出丑,内心深处感到无比羞耻。正因为这种“耻”文化的存在,日本人在说话做事时会首先考虑别人怎么想,甚至从别人角度确定自己的行为方式。时间长了,大家都会形成一种默契,某件事大家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不刻意交流,大家心里就都清楚规则。可以看出,“耻”文化就是一种体谅他人的文化,“耻”文化的核心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在自己注意他人眼光的同时,自己也成为别人眼中的“他人”。

那么在意别人眼光的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却体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对待过去本犯下的罪行,很多日本人选择躲避,不愿意反省,这时完全不顾其他国家人民的感情。这是因为,日本的“耻”文化还有另一面,就是在超出自己所定的“他人”范围后,“耻”的感觉就会消失。日本有一句谚语:旅途中的耻,旅行结束的时候就完结了。这就容易让人理解了:为什么生活在“耻”文化下的日本人,却做出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令人不齿的事情。

3.宗教思想的影响

宗教是人类社会的精神产物,它们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神道教是日本的本土宗教,在日本社会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古代到现代,神道所追求的国家观与世界观经过长期的渲染浸润,已经内化进日本民族的思想与价值理念之中。神道教主要宣扬人的生命由神授予,人生在世便具有神赋予的使命,即为创立一种等级化的秩序而奋斗。秩序即意味着对权威的畏服,天皇则是世间至高无上的权威。这是现代日本人具有强烈服从意识的思想根源。

中国的儒教传入日本后,不断发展壮大并逐渐融入日本特色,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中日两国都信奉儒教,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中国侧重“仁”,而日本则强调“忠”。对天皇、上级、长辈、公司,必须绝对地、无条件地忠诚。在“忠”的思想的影响下,日本社会的“集团意识”和“等级序列”得到空前强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上级就是最高权威,上级交代的事不论对错、合理与否,都必须绝对服从。在日本公司,下级对上级总是毕恭毕敬、言听计从的。

除了以上因素外,历史进程、政治结构、哲学思想、价值观念等都会给民族性格的形成带来很大影响,篇幅所限,不一一细述。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格集体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我为集体献一计
猫的性格爪知道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警犬集体过生日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