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文化》教材使用的几点体会

2014-06-30 23:19郭平丽
考试周刊 2014年35期
关键词:石刻金陵南京

郭平丽

摘 要: 《金陵文化》教材是由南京教研室编写的供南京市所有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由于所有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南京地方特色,教师怎样才能使教学更具有地方特色呢?文章认为,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找出教材中进行师生对话的“话题”;立足目标,凸显区域性;在活动中展示个人才艺,体现地方特色;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地方教材。

关键词: 地方教材 地方特色 《金陵文化》

《金陵文化》教材是由南京教研室编写的供南京市所有小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教材。说到这本教材,由于所有内容都具有浓厚的南京地方特色,因此对于南京师生来说,是很熟悉的。在使用这本教材时,我跟许多老师一样,都有很多疑问。这是一本乡土教材,编者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教材,了解南京,以南京为傲,最终激起孩子们立志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情感。这正是这本教材的“根”,怎样才能牢牢抓住根?《金陵文化》这本教材,一没有教参,二没有现成的教学资源可供老师上课时甄选,靠的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和对教材中“金陵文化”的挖掘。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教学更具有地方特色呢?下面我简单谈谈体会。

一、教师要充分解读教材,找出教材中进行师生对话的“话题”

每一位拿到这本教材的老师都说,这课怎么上呀?可供参考的没有,就几幅图和几小段文字,分几课时上,一头雾水,太难了。

其实,细细体味,它与《品德与社会》在教材的解读上还是有不少异曲同工之处的。新课标指出:“教材给我们呈现的是范例和话题,教材中的图和文字只起示范和开阔思路的作用,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收的对象和内容,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和人格建构的一种示范,也是师生对话的‘话题。”在《金陵文化》这本教材中,对于教材所呈现的一个个南京名胜、四季风光等,教师必须善于领会教材的“言外之意”——爱我南京,爱我家乡。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带领学生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地回顾生活情景。教师要充分对教材进行解读,找出每一课教材的“根”,紧扣“根”来教学。

以《南京的石刻艺术》为例,如果不好好解读教材,就会把教材从头到尾带学生走过场一样走一遍,看似上了一节跟南京的石刻有关的内容,其实学生的感受是不深的,下课以后,肯定没有留下多少痕迹。其实细细梳理,你就会发现,这一课是以认知为前提的,涵盖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历史的认知,以此激发情感。即:了解南京的石刻有哪些?这些石刻代表性的特点有哪些?了解这些石刻的历史,激起学生引起为豪的情感,从而树立保护石刻的意识。有了这条“线”,这个“根”,你就会找到跟学生进行对话的“话题”,越聊越起劲,越聊越深入,才会体现教材的地方特点。

找到了“根”,课就有了“魂”,无论你上哪一课,是《春满金陵》还是《夏日绿荫》,是《四通八达的南京交通》还是《杰出的政治人物》,40分钟下来,激发孩子们对南京的哪种“爱”了吗?有身为南京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了吗?如果没有,或者不够强烈,那么你讲了或孩子们记住了那么多关于南京的知识又有什么用呢?

要想让孩子“爱南京”,我们就要挖掘出南京的“可爱”之处,南京的可爱之处不仅在于美景,还有人文化,有历史的,更有现代都市生活的,这些在《春满金陵》、《夏日绿荫》等教材中都有体现;要想让孩子“爱南京”,我们就要展现南京令人自豪之处,如《四通八达的南京交通》、《南京的明城墙》,以及孙权、王安石、朱元璋、孙中山……这些杰出的政治人物都与南京有关,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虎踞龙盘,跃于金陵。让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伟人属于南京,伟人就在我们身边,我以南京为傲。让孩子“爱南京”,这也是一种公民教育,只有真正爱家乡,才会对家乡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饱含深情——当学生看到明城墙遭破坏,会发自内心地愤慨,看到政府保护明城墙的种种政策与举措,会衷心理解与拥护;看到栖霞寺的石刻遭到破坏会感到心疼;看到现代化的南京建设中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的名人和平民英雄,是钦佩而敬重的……

二、立足目标,凸显区域性

《金陵文化》首先应当是“金陵人”的文化,文化的“金陵人”;我们所打造的《金陵文化》的课堂,应当是师生对于金陵文化、南京精神的寻根之旅,指向的应当是作为南京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追本溯源,故能勾连古今,乃至寄望未来,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我们在使用这本教材时要围绕目标,凸显区域性。虽然这本教材中的内容都跟金陵——南京有关,这本教材仅供南京市区的孩子使用,但是,即使在同一个市级范围内,也要尽量体现“小范围”的特点。

比如,在《金秋红叶》这一课中,身处栖霞区的孩子比其他区县的孩子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对于红叶的所见所感肯定比其他地方的孩子更加深刻。因此,这个区域的老师就一定要利用好这个资源。

再比如,《南京的石刻艺术》一课中,教材中有提到栖霞寺的石刻、白马公园的石刻等,江宁区的孩子有一定的区域性资源,我们不一定非要把教材中提供的材料全用上。比如,麒麟门的学生熟知的麒麟铺马路两边的辟邪,有窦村的石刻和石匠,还有窦村的古井;再比如,江宁东善桥的孩子引以为豪的南唐二陵,等等。这些地方的老师在解读教材时,一定要注意利用这些资源,才能更加突出“地方特色”。

所谓的资源使用凸显“区域性”,是说有些资源,教材中已经提到,不同区域的老师选用时要有所侧重;有些教材中压根就没有提到的资源,教师就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区域资源进行整合。虽同处一个城市,使用同一本教材,但可以上出不同的韵味。这就是对教材的选取和重组。这种选取和重组,都是紧密联系各自区域的资源进行的。细密思量后,才发现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是具有“共性”的。要想使《金陵文化》教学更加具有特色,挖掘区域性资源必不可少。历史的、现代的一个都不能少。比如,说到南京的“水八仙”,八卦洲和江心洲的孩子具有优势:他们对芦蒿很熟悉。《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一课中,提到了方山大鼓、溧水民间龙灯、夫子庙灯会……身处郊区的孩子虽属南京人,不一定对这些都有了解,但是地方风俗还是能谈一谈的。老师在诠释这一课时,可以凸显“区域性”特色。endprint

三、在活动中展示个人才艺,体现地方特色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一站出来,你的身上就会有所处环境的影子。因此,如果在课堂上,有学生或者老师来一段具有地方特色的个人才艺表演,那么效果如何呢?前一段时间,我在江宁区级《金陵文化》的赛课现场,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年轻而端庄的姑娘,在一段南京美景的视频背景下,用芦笛吹奏出一曲动听的《莫愁啊,莫愁》,让人顿觉精神一振——她的身上就有南京文化的积淀。这种地方性凸显得太恰当了。

有了这样一次经历,我深深感受到,其实,在课堂上,有许多可以展示的机会。比如,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风民俗》一课时,一位南京夫子庙的老师现场来了一段剪纸表演。看着她虽不专业但同样精美的剪纸作品,我深深感受到——这不就是文化传承吗?

再比如,课堂上,老师来一段原汁原味的南京白话,既诙谐幽默,又体现了浓厚的地方特点。一次,一位老师在教学《四通八达的南京交通》时,把南京的交通发展现状编成了一首儿歌,然后在课堂上一边打着快板,一边用南京白话说这段儿歌。我们只要静静地听,不需要多说。我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在听了一位老师上了《春满金陵》以后,她居然现场来了一段国画表演,画的就是梅花山的梅花。我们在被她精湛的画艺所折服的同时,也感受到了金陵文化的魅力所在。

四、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灵活运用地方教材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落实,开放式教学形式已经成为必然。由于《金陵文化》这本教材属于地方教材,内容多来源于学生的身边,更应该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或情境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营造和谐、互动、探究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可以通过欣赏多媒体图片、播放视频等,丰富学生的感知经验,让学生体验活动的乐趣。课上,老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口,让学生由自己的生活说起,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这样师生交流就会显得比较自然。

另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充分体现出教材的地方特色。一节课上,学生可以站起来向大家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毕竟不多。一些学生不能充分表达想法。老师应该创造小组交流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畅所欲言。小范围内先交流,可以把那些共性的东西不拿到课堂上探讨,而那些亮点或精华部分反之可以放大。学生在小组内以轻松、自由的状态交流,或许获得的讯息会更加原生态,更加具有特色。

可以营造宽松氛围,师生间民主对话;设置同一话题,引导学生分享经验;四人小组,阅读资料,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游戏竞赛,在“乐”中学习新知;创设虚拟情境,带领学生游览南京教育基地、名胜古迹……多彩的课堂形式,会使课堂更具吸引力,使《金陵文化》更具有魅力。

南京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灿烂的文化。我们要充分利用这样一本堪称优美的读物,挖掘南京的特色,激起孩子们的情感。endprint

猜你喜欢
石刻金陵南京
南京比邻
中外石刻大不同
西狭颂摩崖石刻
“南京不会忘记”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张祜 题金陵渡》
南京·九间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