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与学生的素质能力培养

2014-06-30 09:36张洪英黄小华
文学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应用写作项目式素质

张洪英+黄小华

内容摘要: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高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高职院校运用项目式教学法进行应用写作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三种素质和培养学生学习、决策、沟通、实践操作、创新五种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 应用写作 项目式 素质 能力

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实践性和目的性很强的教学方法,它满足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目标的需要。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采用项目式教学法,能更好地做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

一.高职院校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对学生的素质培养

项目式教学法的特点决定了完成项目者必须具备三种基本素质。就教师而言,教师具有较高的学历,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和特殊训练,一般而言具有较高的品质。所以,本论题忽略运用项目式的教师素质探讨,着重探讨在项目式背景下学生的三种素质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同从事某项活动的人紧密联系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道德品质、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总和。职业道德既是对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人行动的标准,又是某种职业对社会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就项目教学法视野下的应用写作而言,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放在首要位置。我们在应用写作项目式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正直、善良、诚实的品质,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心、进取心和事业心等基本内容的职业道德。为此,教师要创设正、负面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正义之心、善良之情、诚信之本来完成设定的项目任务。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协作精神,是指为实现既定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所体现出来的精气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现代社会培养应用能力强的高技术人才,为社会造就一批合格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生力军。为此,教师在项目式应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懂得“整体的力量来自部分”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懂得与人合作、与人配合的协作精神。在具体实施项目式应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试图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将任务“切割”给小组,各个小组成员共同配合、团结协作完成任务。比如,搞社会调查,既要学生分头搞好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又要集体分析调研结果,共同撰写调研报告等,这就需要人与人分工合作。长此以往,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式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适应竞争的社会,高职学生必须具备竞争意识,必须学会竞争。因此,培育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势必成为教师们的一种责任,也是高职院校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式应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竞争意识融入应用写作教学:在各组任务分配、性别搭配、能力配备、成绩优劣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既定目标,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培养受教者的竞争意识。通过竞争意识的教育使学生懂得:竞争的本质体现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宽广的胸襟,成功的竞争需要依靠团队成员的协作,“独木难成林”,踽踽独行的强者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不能取得真正成功。

二.高职院校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要进行应用写作项目化教学, 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三种基本素质,而且要培养学生学习、决策、沟通、实践操作、创新五种基本能力。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通过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而掌握科学知识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学习能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学”,只有懂得“会学”,才能实现“学会”,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目前,95.3%的用人单位认为能力比文凭更重要,这为高职院校实现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应用写作中,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应做到如下几点:一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写作材料让学生阅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解力强的学生,写出来的东西就会有深度、有力度。二要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优秀的范文,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在写作训练中,要求学生模仿有内涵、高质量的文章,有利于快速提高写作能力。三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针对不同情境,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写作素材,教育学生如何抓住问题的实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四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评价就是对某种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这就要求教师要教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以上四各方面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锤炼学习本领,以适应未来变化万千的职场。

2.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

自我决策能力,是指一个人能独立思考问题并将自己处事的思想指导实际行动的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在项目式应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决策能力。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品质。只有充满自信,学生才会坦然去完成既定任务,即使自己的能力不能达到既定目标,也不会觉得任务高不可攀望而却步。二是培养学生果断处事的能力。在应用写作的项目式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些突击性强的项目任务,训练学生果断决策、迅速完成写作任务的能力。三是培养独立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自我决策能力的必不可少的环节,独立意味着学生对能力的肯定和自信。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自完成任务,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决策自己的前途等。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指通过一定途径了解他人所具有的能力。毛泽东将这种能力形象地称为“找船过河”。这种想找船过河的办法就是一种沟通能力的体现。在应用写作的项目式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结对子”、找合作团队。第二,鼓励学生多说话。在讨论的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鼓励学生说心里话,缩短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第三,让学生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应用写作的项目式教学中,教师不可以包办代替,让学生主动与学生或者老师探讨问题。总之,沟通能力是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生活没有沟通,人与人之间就会有距离;找工作没有沟通,工作岗位也许失之交臂、与己无缘;职场没有沟通,就不会有精诚合作。endprint

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是指人们将理论转化实践所必备的一种能力。在应用写作项目式教学中,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写作质量。所以,教师既要重视写作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重视学生写作技能的训练,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前提,有了好奇心,学生就会进一步探索。比如在应用写作中,我们试图让学生为某公司总裁拟一份聘用合同,当学生有这个当秘书的愿望和好奇心,就驱使学生动手写。二要激发学生实践的主动性。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备条件,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活动,激励和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三要鼓励学生反复训练。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提倡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反复实践,找出规律和方法。学生通过应用写作的实践活动不断探索新知识,不断产生创新的欲望和动机,真正成为应用写作的爱好者。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应用写作教学中,项目式教学法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是从选材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项目任务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鉴别材料,通过对材料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甄别,进而抓住事物的本质,选择出有价值的写作材料。二是从行文表达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通过训练学生组织材料和安排结构的能力,启发学生力求写出格式规范、内容新颖、语言得体。三是从联系实际方面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握社会时事、行业状况,强化学生的时势意识,从而提升应用写作社会责任感,写出符合现实要求和满足指令需要的应用文。

参考文献

[1]包冬梅:《新形势下项目教学法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职业教育研究》,2012年第11期。

[2]谢承力:《在应用写作训练中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园地》2010年第11期。

[3]郑其绪:《课堂教育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8期。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教育委员会市级教改课题,立项项目“项目式教学在高职应用写作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12031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写作项目式素质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大学英语模块化、项目式、专业实践型教学改革思考
基于交互式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写作教学探讨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式教学在高职数控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广告摄影课程中“项目式”教学法的研究与应用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应用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写作教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