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娟
【摘 要】根据中等专业院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更新教学观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语文教学专业人才。通过对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学习,我们可以对中等专业院校中,语文学法更加深入的学习,将这种精神一直延续下去,针对中等专业院校语文教学,在课堂中,语文教学要学会实践,这就要看老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了,用培养中等专业人才作为理念的指导方法,通过一些较为新鲜的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教、学作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教师在对语文教学课程的最好设计。
【关键词】中等专业院校 语文教学法 教学设计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语文是关于汉语和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中华文化的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法是一门研究语文教学本质和规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语文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应用教育理论学科。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在中等专业院校执教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语文教学人才,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以下是本人关于中等专业院校语文教学法课程教学设计的一点浅见:
1. 整合教材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现行的教材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很难在有限的课时中全部讲完。因此教师要整合教材内容,将类似的部分放在一起串讲,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一部分不需要在课堂上讲解的内容,则作为课外作业布置给学生,由学生自习完成,教师只需要进行略讲,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即可。
笔者对教学中等专业院校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初读。这是让学们对全本书进行阅读,从整体上对教材结构进行整理,教师可以从教材当中着手,把教材的内容还有结构详细整理出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如果目录不明白,那就没办法继续做学问了,目录和提纲非常重要,教师对学生指导的时候,应该从目录开始。②细读。这可以理解为,读读每一个题目,还有每节课的前言,这样也会了解课程的内容,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一个思考列表,把一些内容盘罗在一起,在学生的脑海中有一个整体印象,这在语文教学中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 加大课前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中等专业院校的课程较多,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却很少,因此要加大课前预习任务,加快课堂进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上一节课的末尾就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正式上课时收集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解答,课后要布置课后练习和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
同时,多做课前预习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对学生从教后指导他们的学生进行自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大课前的预习,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样独立的思考方式会让学生能力慢慢地体现出来,学生在学习当中,慢慢的将知识融入在内容中,这样一来,学习也会有成就感,激发出学生的成就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些准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预习、阅读,学会了动脑、最后把学的内容理解透彻。这便会让学生有一种学习的快感。让学生懂的一些预习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最有效的方法。
3. 精心设计开场导入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场导入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序幕,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开场导入方式的方法有故事导入、多媒体教学、模拟课程内容情景等。开场方式要有目的性、针对性,紧扣教学目标和要点;要有直观性、启发性,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开场方式还要兼顾趣味性、艺术性,发挥教师的教学魅力;当然,导入方式也要简洁,不能喧宾夺主,占用了主要内容的授课时间。
对于开场导入方式,主要有以下方式:1. 抓住领题,明确重点。2. 直截了当,省时提效。3. 以旧带新,自然过渡。4. 设疑导入,提高学习兴趣。5. 创设情境,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6. 谜语导入,开拓思维 。
新课的导入有很多方法,除了上面叙述的以外,还有一些音乐、游戏、听故事、表演、画画等导入方法,但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求变,有灵活性。2. 求精,有概括性。3. 求巧,有趣味性。
4.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前,让学生充分预习,收集相关课程资料;上课伊始,用精彩的开场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交流学生的预习情况,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和评价;和学生共同学习书本内容,探讨如何实施课本所传授的教学知识;鼓励学生结合学习和讨论的心得,进行模拟教学,检验所学的知识、强化学习效果;课末,课堂情况进行总结,并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学生掌握为目的,不可呆板地按部就班。
总之,教师应牢牢把握中等专业院校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整合,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从而培养出合格的语文教学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劲松.试述新课程下的“教”与“学”[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44(11):112-114.
[2]吴剑平.新课程中教与学共同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5(13):102-104.
[3]谢荷青.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文化——从文化代理人的角色谈起[J].考试周刊,2011,51(16):119-1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