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孟兵
【摘 要】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首先介绍了控制变量法的定义、特征和体现,并阐述了其关键点,然后结合实例,分析了该方法在欧姆定律和位移公式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控制变量法;欧姆定律
物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初中物理是学习物理的入门阶段,以基础知识为主,但由于学生很少接触,学习中还是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如何使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只得深思考虑。实验是物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原理都是通过假设、实验获得的,控制变量法是其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具有重大意义。
1 控制变量法
1.1定义
事物之间都是互相联系的,没有独立存在的事物,在研究自然界的对象时,往往受到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加大了研究困难。物理学上同样如此,在研究多变量问题时,为方便研究,常通过控制变量的途径,将多个变量转换成单个变量,进而只需改变一个变量,研究其所产生的影响。再对所有变量逐一研究,最后综合解决,此过程便是控制变量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在实验探索中应用较广。
1.2特征
在物理学中,有多种实验方法,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控制变量法必须是至少两个因素对某一物理量产生影响。为准确地研究出各个因素之间的规律,常采用控制变量法。如流经导体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和电阻都有关联,为做进一步研究,需将实验分为两部分。研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保持不变;而研究电阻和电流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
1.3体现
在刚接触物理时,控制变量法就有所体现。如声学一章,声音在空气和真空中的传播情况有所不同,为研究二者区别,往往选择真空罩中的闹铃实验。在实验中,闹铃及其位置,以及研究人员与闹铃的距离都是被控因素,最终得出: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在真空中不能传播。除此外,在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力与运动、欧姆定律等实验中,都会用到控制变量法。
2 控制变量法的关键
物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经常一个因素受很多物理量影响。此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是:先提出问题,再提出假设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分析论证后得出最终结论。控制变量法是验证猜想过程中的常用方法,其关键在于人为地控制一个或几个因素保持不变,一次只研究一个物理量变化时的现象。如研究电阻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可准备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依次将其串入接有小灯泡和电流表的电路中,观察灯泡的变化,并记录电流表读数的变化。显然,如此并不能得到电阻和横截面积之间的直接关系,因为它们的材料和长度都不同。所以,在研究电阻和横截面积之间的关系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不变。而研究电阻与其他两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同样如此。
3 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3.1欧姆定律中的控制变量法应用
3.1.1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此时应控制导体兩端的电压U为固定值,通过改变电阻R,观察电流的变化。使用统一电源,可在电压不变的基础上,实现电阻的变化,进而直接观察电流的变化,得出结论。但实验中若使用干电池,电池自身带有电阻,致使电阻变化时,电压也会随之变动,影响到实验的准确性。在变换阻值的过程中,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不动,电压就会有所变化,也就无法准确的测出影响电流的因素了。面对这一问题,教师应令学生实时观察电压表的读数,保持其处于不变的状态。
3.1.2研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此时应保持电阻值不变,通过对电压U的改变,观察电流I的变化。首先可直接改变电源两端的电压,使得导体电压随之而变,然后进行研究。或通过调动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电压,电阻器的作用主要就是实现定值电压的改变。
3.2研究位移与时间、速度的关系
S=vt,S为位移,v为速度,t为时间。可采用变量控制法,如在小球匀速滚动一段时间后,再看其位移。为做进一步研究,可对相同时间内不同速度滚动的位移加以对比。如小球先以5m/s的速度滚动了10秒,又以10m/s的速度滚动了10s。则第一次在10s内共滚动了50m,第二次则在相同时间内滚动了100m。可发现,当速度提升一倍后,位移也增加了一倍。即可得出,位移和速度成正比。在此实验过程中,时间和速度都是变量,而采用控制变量法,将时间控制保持不变,先研究位移与速度的关系。接下来便可控制速度不变,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位移与时间的关联。
4 结束语
初中物理有很多公式,在记忆时容易混淆,因此需通过观察实验进行理解记忆。作为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方法将众多复杂的因素简单化,逐一对每个因素进行研究,最终综合分析得出结果。此方法较为科学,将复杂简单化,因而有很多应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值得引进。
参考文献:
[1]卢东文.初中物理电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分析[J].神州,2013,22(7):159-161
[2]苏荣华.谈谈初中物理的控制变量法[J].中学物理,2012,20(9):121-122
[3]刘川疆.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J].读写算,2012,24(1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