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们逐渐意识到幼儿教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幼儿教育改革的成败,亦对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至关重要。判断教师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师的教育行为,一般而言,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指教师在实际教育中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言行举止,是教师教育方法、措施和手段的总和,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外在体现。而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则是消极的教育行为,它不仅影响幼儿的学习活动质量,而且也影响幼儿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心理健康的良好发展。在幼儿园场域中,通过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幼儿教师不当的教育行为颇多,如对幼儿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言语间接性辱骂幼儿、不公平地对待幼儿等,诸多不当教育行为是阻碍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和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呈现一个在幼儿园发生的真实案例,并对案例展开分析,在“呈现”、“分析”和“启示”等三个环节中阐述幼儿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
一、案例呈现
张老师组织小班幼儿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小明举起手问老师:“老师,我想上厕所,可以吗?”张老师回答说:“好的,快点回来啊。”小明高兴地离开了活动场地,但他并没有前往卫生间上厕所,而是来到了幼儿园大门附近的小树旁边,站在那儿小便,此时,在远处组织开展活动的张老师看到了小明的行为,她很生气的大喊道:“小明,你在干嘛?怎么在那儿上厕所?”喊声过后,班上所有同学的眼睛齐刷刷地朝向小明那儿,随后便是一片哄闹声和嘲笑声,接着,张老师严厉地训斥道:“小明,你到教室里面去罚站,等会我去找你。”于是,张老师继续组织活动,小明则呆在教室里面等老师。
户外活动结束后,张老师见到小明,未等小明解释,张老师的一堆说教性语言便充斥着他们的“交谈”过程,“哪有小朋友像你这样,站在外面小便。”“站在外面小便,既不文明,也不卫生。”“大家走过你小便的地方,会有一股难闻的味道。”……,最后张老师说道:“以后不准你在外面上厕所,如果再出现这种情况,我就罚你在角落里呆上两个小时。”在张老师的批评教育快结束时,一直低着头被老师批评教育的小明,唯唯诺诺地解释到:“老师,我看那颗小树很小,我在那里尿尿,是想给它施肥,之前,张老师您不是讲过,我们人拉出来的东西有肥料用途,我希望那小树快点长大。”听完小明的解释,张老师感觉自己错怪了小明,但只是简单地回应了一下:“好了,我知道了,给小树施肥的方法很多,下次不准你用尿尿的方式给树施肥。”于是,小明悻悻地回到了同伴当中去。
二、案例分析
不同的案例反映出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都存在差异,但是,现象背后的本质却大同小异,笔者基于对上述案例的分析,认为教师的不当教育行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漠视对幼儿的人格和权利的尊重。儿童是社会的一员,是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儿童自出生就具有人的尊严和价值,对人格和权利的诉求不亚于成人对其的诉求,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就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对幼儿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基本准则,与成人相比,不尊重人格和权利的行为对幼儿产生的伤害更大。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师在不明了的情况下,当场公开指责小明的“不良行为”,将小明的“不良行为”赤裸裸的暴露于所有的幼儿面前,将幼儿眼中习以为常的行为标定为不当行为,并主观武断的以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幼儿的行为。这种教育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严重伤害了小明的人格和尊严,未给予小明足够的尊重和表达解释的权利。然而,面对这种“合理”的伤害,小明只能缄默不语。
二是以不平等的方式与幼儿进行交谈。师幼之间的互动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活动的质量。由于老师与幼儿之间在认知、经验、信息、社会化程度等方面均存在“不对称”,因此,交谈中极易导致教师与幼儿处于不平等的地位。特别是当教育对象为幼儿时,师幼间的“不对称”关系尤为突出。然而和谐的师幼关系要打破客观“不对称”所造成的互动障碍,幼儿教师不仅要聆听幼儿心声、尊重幼儿的内心想法,更要以平等的方式与幼儿交谈,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幼儿的喜欢和赢得幼儿的信任,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在上述案例中,张老师完全控制了她与幼儿交谈的基调、方式、内容与形式。张老师在未耐心听取小明解释的情况下, 武断地评价小明的行为,并将自己所谓合理的价值观强加给小明,期待小明的行为符合她的价值规范和标准。对于这样的教育行为方式,张老师不仅丧失了一个很好的聆听幼儿内心想法的机会,还可能会因自身不当的教育行为,引起幼儿的困惑及对说教的反感。
三是忽视幼儿行为表现的背后原因。与社会化程度较高的成人一样,幼儿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原因和目的,只是,当成人无法理解幼儿的世界时,会认为幼儿的有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更加“匪夷所思”。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不能仅以幼儿的不良行为表面进行判断,行为只是一种外在表象,而表象背后“匪夷所思”的原因和目的更加值得关注。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是引导和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科学、有效的途径之一。在上述案例中,小明最后说出了他为什么要站在小树旁小便的原因时,张老师并没有为自己忽视了小明行为背后的原因而感到羞愧,甚至也没有抓住这个极佳的教育机会,开展与“我爱卫生”相关的主题活动,而是草草敷衍的回应了小明,这种无意的行为,对于小明来言,他感受到的或许是不被老师尊重,又或许是不被老师理解,无论是那种可能,因为张老师的不当教育行为,已撕裂了小明与张教师之间的情感。
三、案例启示
通过呈现“小明给小树施肥”案例,并对此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呈现”和“分析”中,笔者得到如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幼儿是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不同教师对“幼儿是什么样的一个群体”、“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应扮演什么角色”、“应注重促进幼儿朝向什么方向发展”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是存在差异的,无论教师持什么样的教育观和价值观,都应认识到教师所面对的幼儿是一群具有自主性的生命个体,他们对世界都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行为与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是相符合的。
平等有效的沟通是有效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条件。在与幼儿进行沟通时,教师不仅要在形式层面做到平等与尊重,如拉近与幼儿的空间距离,蹲下来与幼儿保持在同一水平高度进行沟通;而且,也要在内容方面实现主体间的平等与尊重,如不打断幼儿说话,教师所表达的内容是幼儿所能理解的,不因幼儿表达能力差就不认真聆听幼儿的说话等。反之,如果教师不能在沟通过程中做到平等有效的沟通,这不仅会影响到师幼间沟通的质量与教育效果,也将撕裂师幼之间的情感。
走向理解的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价值导向。与其它群体相比,师生间的“不对称”关系较为突出,在这种“不对称”关系的现状下,教师不仅通过创设适宜、安全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更要以各种方式表达出教师对幼儿行为和观点的支持,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意蕴着教师在与幼儿沟通中,要有“移情”的品质,能够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真正的、不打折扣的理解幼儿内心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