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实训基地规划管理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2014-06-30 00:48刘杏南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6期
关键词:基地实训技能

【摘 要】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的重要基地,是高职教育取得成果的必备条件,在建设前缺乏前瞻和远见,规划建设过程中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先进性,导致校内实训基地效能低下、设备利用率低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实际使用情况通过分析实训基地管理运行效益、维护成本、成本控制等问题,改革探索并创新校企合作、共建、共管的发展模式提升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的规划管理,提升高职院校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场所,高职教育强调的是技能性和职业性,其关键就是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要基础条件之一,这已是高职教育界的一种共识。实训基地分为校内和校外。所谓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学校从专业发展出发,与相关行业的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习和实训场所。但由于实际合作和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因素,校外实训基地在开发和使用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每个院校都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然而校内实训基地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起多大的影响作用,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校内实训课题和基本训练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校内实训基地虽然可以按照车间式布局,部分模拟工厂式生产,但主要以基础性、规范性、通用性技能培训为主,需要将岗位能力分解为一个个实训项目或实训单元,对学生进行岗位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在校内完成模拟企业的综合性技能训练。校外顶岗实习是校内实训的延伸和提升,是全面提高岗位综合素质的平台,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主要是掌握岗位技能、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提高工作实战技能。高职学生在到企业顶岗实习前,在校内就应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关键技能,在“仿真”的职业氛围条件下训练其应该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国内各省市知名的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了解到,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和使用中存在一定的缺陷,进而影响到实训的效果和实训的目的,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我所在的学校目前的现状,本人认为目前校内实训基地在建设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校企合作基地建设学校与企业各自出发点不一致

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人才,希望通过合作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企业的支持,也解决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与实践教学能力相脱节的问题,希望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学校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的目的和动机具有广泛性和长远性,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目的一般是希望借助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或通过与学校的合作优先录用新员工、甚至是获得廉价劳动力等方面的因素。从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生产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看,往往存在着合作双方的地位不对等状态,具有合作伙伴随机性、合作内容表层性及合作形式单一性的特点。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希望以最少的合作成本得到企业尽可能多的支持。运行机制方面,高职院校以教学活动为中心,除高年级学生外,学生不可能有较长时间到企业实习。教师在科研方面为企业服务难以满足或解决企业所实际面临的技术难题大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还存在资源结构性矛盾、基地整体利用率低、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高职院校为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其实训基地的功能定位往往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其投入的设施设备建设一旦完成定型,再要求其根据社会岗位的变动而随时变动其功能定位并更换配套实训设施将是比较困难。目前,社会对职业技能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以及变换迅速等时代特点,社会对从业人员不仅要求具备静态的专业技术,还要求具有适应岗位动态变化的能力。

二、校内实训基地需要具备实际生产性

高职院校应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要依据实际行业的需求设置专业,实训基地的布局要具有合理性为建立生产性的真实工作环境,必须进行充分深入的行业及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工作和生产环境构成及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技能需求在校内基地建设中可以分步骤、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当然在建议过程中要有全局观念,注意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防止各专业自成体系。

根据行业及其相关企业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明确各岗位所需技能。对实训基地功能和架构进行规划,合理确定实训基地的组成和布局:努力营造生产性工作环境。让学生从中按照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更好地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实训基地的设备配置和内容安排要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实训基地的设备应适合高职教育的特点,设备的使用既要有助于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还要兼顾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设备的特点。因此应以实用的生产型设备为主,操作相对简单的教学设备为辅,再酌情配置代表行业先进技术的设备,同时设备使用必须安全、方便、可靠、实用。实训基地应能开展专业群相关专业多课程的单独或综合实训,实训内容应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实训的过程就是在企业岗位工作的过程,通过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以及今后工作所必须的职业综合能力。实训基地的发展要兼顾地方性和开放性实训基地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服务的任务。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实训基地应面向企业、社会开展维修服务和培训服务,根据企业需要开展员工岗前培训和在岗人员技术培训:承接客户订单。为学生创造真刀真枪的实训环境在实训基地建设中,实训内容和实训基地的运转应都具有开放性实训内容的开放性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的技能目标,实训项目实现多样化,为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训练空间。

实训基地建设要突破只限于感性认识和动作技能的旧模式,要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要让“高职教育校内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相关行业的企业的实际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而实际情况是校内实训大多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来进行的。由于是通过电脑仿真软件,一些现实中的因素或一些突发因素,仿真软件在开发时往往是难以估计到,从而造成一定的失真性。此外仿真软件是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但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很多的干扰因素,如政府的干预、相关企业间的竞争等在仿真软件在开发和使用上都无法体现出来,具体操作软件时,就很难形成“实战”感。

要达到“逼真”和有“实战”感,只有采取“走出去”的办法,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在生产作业的过程中,了解业务内容,掌握操作业务,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双师型”的指导教师的培养和技能提升

师资问题是实训基地建设的核心问题,实训基地的指导老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进行实训指导、科研、管理等工作,因此对指导老师的要求比较高,通常指导老师应是“双师型”或“双师素质”型的教师。

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很多教师都是直接从普通高等学校走进高职教育学校。他们从高等院校毕业后,就直接走到教师的讲台上,同样存在着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的弱点,因此“双师型”的指导教师严重不足,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高职院校当务之急。

解决“双师型”教师的问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高职院校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职院校可以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采用轮训的方式,坚持每年派部分老师到企业里锻炼,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一支既掌握理论,又拥有实践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才可以打造成功。对于缺少经验丰富的实训指导教师,我们可以采取了“双元型”的办法,即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积极同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业务主管来校指导实训。

四、容易出现“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高职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在制定学生培养方案时,在学时比例方面,实践实训教学占总的教学过程比例已超过一半。因此为了达标,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实践课的份量。但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设施、设备、教学软件、教学资料等硬性配套条件跟不上,或者缺少相关的指导教师,导致实践课程的开出率很低。即使某些实践课程有开出,但仍存在着“走过场”的形式主义。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平台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高职院校应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补充,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平台。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中,高职院校应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规模和设备,使其与人才培养的规格相一致;高职院校要强调各项实训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实训的知识含量;高职院校应加强“双师型”指导教师的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当然,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和补充校内实训基地的项目,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成为生产行业第一线急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Z],2011.08.31

[2]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推荐预审标准(试行)[S],2007

[3]王召鹏,徐通泉.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

[4]丁金昌,童卫军.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J ] .中国高教研究,2008(2)

[5]王秀平.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作者简介:

刘杏南(1981~),男,广东人,毕业于哈尔滨理工大学,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设备处。

猜你喜欢
基地实训技能
高级技能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的基地我的连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