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建
【摘 要】 目的分析临床上治疗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36例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422例进行保守治疗,114例采用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536例患者,保守治疗422例(78.7%),手术治疗114例(21.3%),术后死亡12例(2.2%)。结论肠梗阻最常见的致病是不同原因导致肠粘连,最为常见的是腹部手术发生肠粘连,对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进行密切观察,采用保守治疗,再借助腹部彩超、腹部立位平片等进行动态观察情况下,保守治疗无效应立即采用手术治疗,才可降低并发症、死亡率。
【关键词】 肠梗阻;并发症;肠粘连
【中图分类号】 R574.2【文献标识码】 B
肠梗阻(intestinal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可因多种因素引起起病初,梗阻肠段先有解剖和功能性改变,继则发生体液和电解质的丢失肠壁循环障碍、坏死和继发感染,最后可致毒血症休克、死亡。当然如能及时诊断、积极治疗大多能逆转病情的发展,以致治愈。术后肠梗阻,尤其是早期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以及手术时机的掌握,对降低病发率及减少并发症尤为重要[1]。我院2002年2月—2011年9月收治不同类型的肠梗阻患者536例,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男252例,女284例;年龄1.5岁-79岁;平均年龄48.6岁,病发时间4h至8d不等。不同腹部手术发生粘连性肠梗阻330例,小肠肿瘤12例,结直肠癌38例;幼儿在玩耍过程中吞噬异物4例;中老年患者20例排泄不畅;肠套叠10例;肠扭转6例;腹内疝4例;腹外疝6例;柿石2例;动力性肠梗阻86例;血运性肠梗阻18例。
1.2临床病症表现及诊断患者主诉病情腹部胀痛感强烈,呕吐、腹胀、大便不畅通等不同类型的肠梗阻,病症侧重表现程度不同。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检验,便于确诊病情。
1.3治疗方法
1.3.1保守治疗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保守治疗422例,须严格遵医嘱进食,在对胃肠进行减压的同时,须维持体内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肠黏膜,加强营养补充及补液支持治疗,积极预防感染。
1.3.2手术治疗收治入院的患者均按常规术前进行准备。手术治疗的患者114例: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例,横结肠脾曲肿瘤2例,2列肝硬化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者,上述患者入院治疗时已出现肠坏死、肠穿孔,入院2h后立即进行剖腹探查,切除部分已坏死的小肠并进行结肠造瘘术;采用腹外疝手法还纳失败6例;保守治疗97例经密切观察,病症无任何显著改善,借助彩超对腹部进行辅助检查,入院2-5d后进行剖腹探查,术中均证实为肠梗阻。
2结果
收治的536例腸梗阻患者,仅死亡2列,死亡病因为血运性肠梗阻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入院后24h内死亡,经积极治疗534例肠梗阻患者病状消失,恢复排便排气正常420例(78.3%),无一例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114例肠梗阻患者选择手术治疗,102例痊愈(19.0%),12例发生死亡。术后并发症肠瘘6例,感染性休克并多脏器功能衰竭6例。总病死率2.6%(14/536)。
3讨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是普外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无菌性炎症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粘连性肠梗阻,在治疗方法与其他肠梗阻不同,如处理不妥,有可能引起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2]。肠梗阻无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限制,临床上确诊较为容易,结合患者既往病史,对照肠梗阻典型临床表现和体征,采用腹部透视基本上可以确诊,部分疑似患者借助腹部彩超或腹部立位平片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腹部CT检查,可对病情完全确诊。对病情进行确诊后,参照就诊时症状体征及检查报告,选用适宜的治疗方法。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常较难诊断,因为许多症状和体征与术后肠麻痹相似。如停止排便,腹痛,恶心呕吐,肠鸣音改变等。笔者认为:术后肠麻时间超过4d,并出现腹痛阵发性加重。胃管引流量持续增多,结合X片、CT甚至MRI检查出现肠梗阻的影像学资料,诊断及可成立[3]。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肠梗阻,是由不同致病因导致肠内容物运转不正常或发生障碍而产生的一组临床综合症。大多数肠梗阻患者由于肠胃功能较差,肠蠕动相对减少排气排便功能不正常,且会出现腹痛。对采用保守治疗肠梗阻的患者不见好转,经治疗后无任何改善,采取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借助腹部平片及彩超进行辅助检查,对部分疑似病情有新变化的患者,要及早采取手术,避免大量体液丢失,发生感染及肠坏死增加术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肖金坛.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J].医学临床研究,2007,(02):22.
[2] 唐富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治体会[J].医学临床研究,2008,(03):32-33.
[3] 刘永军,董健,翁皖.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56例诊断和处理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0,(1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