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晔玮 朱丽娜
【摘 要】 目的对比研究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胃穿孔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胃泌素(GAS)水平、肠鸣音的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疗效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腹腔镜修补术的胃穿孔患者,其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时间较短,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患者,腹腔镜修补术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开腹修补术;胃肠动力
【中图分类号】 R722.15+2【文献标识码】 A
胃穿孔的主要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手术方式是开腹修补术。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临床上使用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穿孔的案例也逐渐增多。大量临床资料表明,腹腔镜修补术的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开腹修补术[1]。为了比较胃穿孔两种治疗术式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现选取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胃穿孔患者共6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治疗后,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良好,其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穿孔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未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无上腹部手术史。观察组3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患者年龄27-58岁,平均年龄(45.3±1.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6-57岁,平均年龄(44.7±2.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修补术进行手术治疗,患者取头高脚低体位,全麻后建立气腹并在恰当位置插入脐部鞘管,在腹腔镜视野下清理腹腔积液及食物残渣等;快速确定穿孔部位,对穿孔部位病理切片做好检查,排除癌性穿孔后解除气腹,进行创口缝合。对照组患者取平躺体位,手术切口应位于患者的上腹部正中部位。兩组患者在术后均给予胃肠减压、抗炎等处理。
1.3观察指标术后24h、48h检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并跟踪统计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和术后住院恢复时间。
1.4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GAS的升高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出现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也相对较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详细见下表1与表2。
3讨论
胃穿孔是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在上消化道溃疡患者中,10%-20%的患者会发生胃穿孔[2]。患者出现胃穿孔时,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手段进行急救,治疗时机的延误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概率。在多种急救手术方法中,单纯修补术的手术风险较低,创伤面较小,在胃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不断应用发展,腹腔镜修补术在胃穿孔的临床治疗中已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开腹修补术而言,腹腔镜修补术具有如下优点:①腹腔镜修补术具有更开阔的手术视野,能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脏器情况,提高手术精确度;②腹腔镜修补术属微创手术,创口较小,更易愈合;③腹腔镜修补术对其他脏器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预防腹腔粘连;④腹腔镜修补术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速度较快,能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各项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充分说明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良好,术后恢复效果明显优于采取开腹修补术的患者。因此临床上在对胃穿孔患者进行手术时,可优先使用腹腔镜修补术,促进患者胃肠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汝平.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作[J].健康大视野,2013,21(9):442-443
[2] 王岐朋,南云广,赵金良.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吉林医学,2013,34(33):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