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红
【摘 要】 目的探究胎儿内窘迫的观察与护理,寻找预防和护理胎儿宫内窘迫的有效措施。方法将1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监护组(12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监护组给予胎心监护,对照组行常规处理。观察两组的羊水性状、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结果监护组新生儿Apgar评分0-3分及4-7分者所占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10分者所占比例为88.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正常产率为51.67%高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做好产前、产时各种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危险率、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做好产前、产时各种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危险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胎儿;宫内窘迫;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B
胎儿宫内窘迫是妊娠后期和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因为胎儿在母体期间,母体宫内缺氧所导致综合症,该症分娩期多发,胎心异常、羊水异常、胎动异常是胎儿窘迫症的三大特征[1]。在胎儿宫内窘迫情况下,胎儿容易产生宫内窒息,胎兒心脏、大脑、肾脏极有可能受到消极影响,对胎儿的宫内发育造成极大危害。此外,胎儿宫内综合症很有可能给新生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构成发育威胁,致使新生儿智力发育异常情况产生,更甚至给新生儿带来生命危险,影响新生儿的存活率。所以,及时就医检查,开展积极护理和治疗,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对改善预后、实现优生优育存有重大意义。本文选取2016年8月-2013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且存有胎儿宫内窘迫症的1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①对象选取:选取2016年8月-2013年6月于我院产科分娩,且存有胎儿宫内窘迫症的1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②年龄分布:全180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年龄19-41岁分布不等,平均年龄为(25.3±2.9)岁。③孕周情况:全研究对象31-43周不等,平均孕周(37.8±3.2)周。其中共计早产情况18例,过期妊娠者1例。④分组情况:全180例研究对象按家属自愿原则分为监护组120例,对照组60例。监护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在年龄分布、孕周情况、社会因素等一般资料差异比较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统计分析全180例胎儿宫内窘迫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监护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胎心监护。观察研究对象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并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最终对所有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1.3胎心监护及阿氏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4分,为胎心监护出现无反应型及突变型病例,考虑患有重度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4-7分,为可疑型病例,考虑患有轻度窒息;新生儿Apgar评分7-9分,为反应型病例;满10分者为正常新生儿。
1.4统计学方法在本研究中,所涉及的数据均采用SPSS 12.5数据包进行处理分析,数据采用 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和t值检验,以P<0.05差异为存有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2.1胎儿监护结果反应型:128例占71.11%;可疑型:16例占8.89%;突变型:12例占6.67%;无反应型:24例占13.33%。
2.2新生儿窒息情况统计结果轻度窒息26例,重度窒息8例,死产0例;Ⅰ度羊水混浊13例,占总胎儿窘迫研究对象的7.22%,Ⅱ度27例,占总研究对象的15.0%,Ⅲ度21例,占总研究对象的11.67%。
2.3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结果
监护组Apgar评分0-3分0例,8-10分比例为83.33,对照组0-3分3例,8-10分为66.67%,监护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结果如表1。
2.4分娩方式监护组正常产62例,占51.67%,对照组22例,占36。67%,监护组正常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侧切胎吸及产钳助产率监护组有26例,占21.67%,对照组27例,占45%,监护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如表2。
3讨论
胎儿窘迫是妊娠后期和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出现宫内窘迫可能会影响新生儿的生存率[3]。导致新生儿出现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受损伤,因此积极的处理及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研究中监护组120例胎儿宫内窘迫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胎心监护干预措施,取得满意的效果。做好产前、产时各种检测,对胎儿宫内窘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加强护理,对改善预后,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危险率、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麻筱蓉.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与处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142-143.
[2] 杨茜.临产胎儿宫内窘迫诊断指标的观察[J].当代医学,2010,10(06):123-125.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1-120.